1、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2、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本酒店为入住客人提供免费停车位,不承担遗失和损坏等民事责任。
C.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对手,再次蝉联冠军。
D.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宜宾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核舟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此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
C. 奥地利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听到日本抗议中国捕获英军无人潜航器的消息,我们面面相觑:关他什么事?
C.我最讨厌某些人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率真、干练的气质。
D.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①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这里的比尔即比尔·盖茨,保尔则是____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最初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②保尔与________________因为阶级立场不同而分手,他们再次相遇时保尔曾这样说她:“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一代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代文阅读
上里古镇
①来四川成都周边寻觅古镇很多次,那些光听名字就充满魅力、令人遐思无边的古镇,就如川菜的“味道”那般浓郁,麻辣、鲜香且气质独特。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其中,而号称夏无酷暑的上里,便成了我们初夏时节寻访古镇的首选。
②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的北部,距离城市也就二十多公里,却因其独特的地貌而与城市气候大相径庭。上里古镇是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要塞,去往古镇的公路便是沿着古代的栈道而修建的。山路在峡谷中穿行,城市中的喧嚣与烦躁便被山野的风吹散开来。然而到达之后才发现,尽得山水灵气的上里依然保持着往昔的古朴。作为进古镇的必经之路的,是清代时候建造的“立交桥”。桥面平整,两端为引桥,可上下通行,作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这里承载着上里的岁月沧桑。古镇街市的尽头,是上里“五家口”中“银子”最多的韩家。韩氏是官宦相并发展的家族,地位显赫,因而韩家大院建筑风格不同于普通的川西南建筑,是仿北京官府宅邸而建的三台三院。韩家大院内历经百余年,耗费整整三代匠人心血的“镶嵌式雕刻”堪称一绝,展现了古镇传统文化的深厚。
③漫步古镇,上里的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上里镇同时还被水包围着。镇边缘东、南、西三面都由河流、水溪围绕,几乎家家户户临水而居,水便是上里的“魂”。缘于水的滋养,生命方能不朽。有水便有桥,上里的桥除了进镇的“立交桥”外,最有名的就是清朝时建造的拱桥——二仙桥。其形如半圆的月亮,伫立满布青苔的河边,往事旧梦在此浮沉,不免一丝惆怅涌上心头。
④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溢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作为中国古老商道之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上里对文化的传承乃至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眼前的一景一物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荣光。
⑤ 岁月流转,时光洗涤过的上里,风采依旧。溪边体态婀娜、似一缕清风缓步而来的当地姑娘,石墩木椅上坐着的气定神闲、与世无争的老人,镇头茶楼里不时传出的喧哗麻将声、嬉闹声,无不让人感受到了古镇绵延着的生活气息。村口大院门前的空地上,常年有师生写生作画,在此可将古桥、古屋、古树、古街一切尽收眼底。习画的孩童似乎在执笔沉思,这样“活色生香”的古镇该如何落笔绘景。其实当古镇的溪水在心田流淌,上里早已深深地刻画在了曼妙无比的自然画布之上。这美丽的古道驿站,果真没有令我们失望。(有删改)
【1】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古镇的?请分条概括。
【2】文中画线句“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是否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3】最后一段写“师生写生作画“的内容是否多余?为什么?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的北部,距城市二十多公里,气候特点与城市气候大致相似。
B. 古镇的边缘东、南、西三面都由河流、水溪围绕,家家户户临水而居,水便是上里的“魂”。
C. 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经残旧失去了光艳色泽,但依然无法掩饰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D. 第段中的“堪称一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演讲艺术家戴尔·卡耐基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密苏里州自己的农场里,他曾种下几棵树。起初,树长得很快。有一年,下了一场冰雹,树的每一根细小的树枝,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些树枝越来越重,但小树枝始终不肯低下头。终于,它们因承受不了重压而被折断,那几棵树也因此被毁。
卡耐基感叹:它们不像北方的树那样聪明。因为在加拿大,他曾见过长达好几百英里的常青树林,从来没有看见一棵柏树或是一株松树被冰或冰雹压垮。
常青树林启示我们:弯下自己的枝条,顺应环境,是为更好地生长!
请根据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