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听到日本抗议中国捕获英军无人潜航器的消息,我们面面相觑:关他什么事?
C.我最讨厌某些人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率真、干练的气质。
D.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告诫/机械 斡旋/漩涡 绚丽/目眩神迷 佁然不动/怡然自乐
B.赋予/干预 抉择/演绎 襁褓/强词夺理 沓无消息/纷至沓来
C.脑畔/羁绊 嘹望/缭绕 行辈/行将就木 拾级而上/俯拾皆是
D.驰骋/聘请 枯燥/浮躁 褶皱/熠熠烁烁 不修边幅/名副其实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颂”,即指“歌颂”,是当时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以颂扬朝廷政绩。
B. 《核舟记》选自魏学洢所编的《虞初新志》。
C. “黄发垂髫”一语中,“黄发”喻指的是小孩。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是“秦、津、人、邻、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特点是“________”,作者的心境是“________”。(各用诗中一字概括)
【2】诗的颔联现已化为哪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7、依据下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后面的问题。
保尔给这些新来的人派了活。有一个高个子男人,穿着皮领子的铁感制服大表,戴着羔皮帽。正跟旁边的一个青年妇女说话。那青年妇女戴着一顶海狗皮帽,顶上还有个绒球。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 的小说 。
(2)选段中的青年妇女是谁?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3】选文中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
【4】下句中加点词加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9、写作展示。
(1)命题作文
请以“别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半命题作文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缕怡人的清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仿佛又听到了那些动人的话语……
请补全题目“又是 飘香时”,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