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地区分布较广的土壤类型是 ( )
A.黄土地
B.紫色土
C.黑土地
D.水稻土
2、贝贝暑假想去陕西西安旅游,他以下的心愿能实现的是( )
A.参观敦煌莫高窟 B.看看国家图书馆 C.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D.参观中山陵
3、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调水,以适应 、 各地的发展需要( )
A.东北 西北 B.东北 华北 C.新疆 甘肃 D.华北 西北
4、撒哈拉以南非洲种植的热带经济作物有( )
A.咖啡、可可
B.椰子、香蕉
C.油棕
D.以上都是
5、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简称“南繁”)是冬季“育种的天堂”。下图为海南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我国其它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相比,海南省突出特点是
①距香港、澳门最近
②海洋国土最辽阔
③纬度最低
④少数民族最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与海口相比,“南繁”基地建在三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B.冬季气温更高,日照更充足
C.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D.农业技术更高,经验更丰富
6、(题文)2018年4月10日9:30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将会见与会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完成下题。
若查找出席论坛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所在国家的位置,应选择( )
A. 世界河流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气候图 D. 世界政区图
7、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广阔,土质肥沃,当地土壤是( )
A. 红土 B. 黄土 C. 黑土 D. 紫土
8、(题文)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 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C. 千沟万壑——黄土高原 D. 林海雪原——塔里木盆地
9、下图中的福娃迎迎是一只活泼可爱的藏羚羊,关于其生活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寒”
10、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西向东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C点位于A点的( )
A.正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A、B、C三点中,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判断
【3】此时南半球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近几年来,台商投资的热点已经向以下哪个地区转移(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 B. 珠江三角洲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东北地区
13、下列地图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 亚洲地图 B. 中国交通图 C. 江苏地图 D. 东台市地图
14、西北地区是我国( )
A. 海拔最高的地区 B. 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C. 种植业为主的地区 D. 季节性河流最多的地区
15、小华假期与父母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由东向西去敦煌莫高窟、吐鲁番等地,他看到植被的变化是:
A.草原——森林——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森林 D.荒漠——草原——森林
16、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的经济合作模式中的“现代化服务业”是指( )地区。
A.环渤海地区
B.香港和澳门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7、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其中香港对深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提供水源 ②提供煤、铁资源 ③提供信息 ④提供资金和管理经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畜牧品种是( )。
A. 藏羚羊 B. 牦牛 C. 骆驼 D. 三河马
19、读图,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20、“天山南北好牧场…”,歌曲赞美了新疆天山的好牧场,适合发展畜牧业,除此之外,天山还可重点发展( )
A. 种植业 B. 伐木业 C. 旅游业 D. 冶炼业
21、(1)香港位于____口东侧,由新界、____岛、____半岛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香港交通便利,广九铁路线在广州与____线相接。
(3)澳门位于____三角洲南端北与珠海 经济特区连接,博彩旅游 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 .本区有________ 、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牲畜中有“高原之舟”之称的________ .
23、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最高的山叫_______,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是_______。
24、西北地区地面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沈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6、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28、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海。
29、年降水量最多,物产最丰富的盆地是_____,跨经度最多的高原是_____,昆仑山 脉以南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
30、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端牢中国饭碗离不开河南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我国人口众多2023年度1-10月,我国已累计进口粮食12993.2万吨,同比增长7.3%。是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图1为河南省简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2为冬小麦生长条件简介。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位于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____(填“沿海”或“内陆”),古称“中原”。
(2)河南省地形以____为主,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处于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
(3)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
(4)说一说怎样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32、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四周大部分被_________省环绕,东部毗邻_________市,位于_________平原的西北角。
(2)北京市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分别为_________山和_________山脉,地势由_________向_________倾斜。
(3)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3、读“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
(2)②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请简述该省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____。
(3)③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
(4)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C是我国濒临的___海。
(5)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优势是_____。
(6)2015年12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图中⑥处)开幕,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的代表在乌镇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_)
34、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众多国家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中心。
(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______。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资源丰富 D.临海,交通便利
(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_,其中南北干线中:最长的是______,穿越省会城市最多的是______。
(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对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______作用。
(6)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是______,南翼的中心城市是______。
(7)读下图,北京地铁主要向东部和南部延伸至河北的原因是(_____)
A.北部、西部地形崎岖 B.东部、南部占用耕地少
C.东南部靠近沿海地区 D.北部、西部盐碱地广布
35、阅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18千米,正式开通。格拉段地质复杂,沿途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其中,约600千米位于多年冻土地段,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青藏铁路成为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1)青藏铁路通车后车厢是密封的,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解释这样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铁路建成后,从西藏运出的货物,下列不可能的是 ( )
A.哈密瓜
B.青稞酒
C.牦牛制革
D.藏药
(3)该铁路某些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青藏铁路修建工程中,面临哪些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铁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听当地人说,当地的农作物穗大粒饱,产量高。请你帮小明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