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便要还家(要求) B. 咸来问讯(全,都)
C. 水尤清冽(格外) D. 矫首昂视(举)
2、下列关于《诗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五经”之一。
B.《诗经》中的诗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C.《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凡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中国作家,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惜我们的真情与真力。②文学也需要发扬新学风、新精神,提升作家自身素养。③时下,相当多的作品浅薄、粗俗、水分多,这与作家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不够有直接关系。④文学创作不是一般性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行为,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水平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
A.“浅薄”“粗俗”都是形容词,“相当多”和“水分多”都是偏正短语。
B.句子①是一个单句,“中国作家”做句子的主语。
C.句子④中画浪线部分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句子②有语病,应该把“发扬”改为“提升”。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溯洄(shuò) 挑剔(tì) 气氛(fēn)
B. 羁绊(pàn) 磷火(lín) 糜子(méi) 羊肚(dǔ)
C. 撺掇(cuān) 悄怆(qiāo) 脸颊(xiá) 斡旋(wò)
D. 亢奋(kànɡ) 冗杂(rǒnɡ) 戛然(jiá) 欺侮(wǔ)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白露未唏。(《菜葭》)
(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3)小红与小董是大学时代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面对即将大学毕业后的分别,小红每天情绪都很低落,小董不愿好朋友难过,于是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小红。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但仍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根据所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编辑部想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一张封面画。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从下边A、B两图中选择一幅,并简述理由。
【2】小宇和小丽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形象展开了讨论。请你帮助小丽将应答补充完整,有理有据地说服小宇。
我感觉小时候的保尔・柯察金是个坏孩子,非常顽皮,非常坏,结果被瓦西里神父开除了。
我觉得不是这样,________。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说是一个坏孩子呢?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老鞋匠
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
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了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了点级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__________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作文
重读一本老书,就会发现新的感受;再游一次名胜,就会发现别样的景致;回望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就会发现被忽略的幸福……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也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不平凡。
请以“发现 "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将标题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勿出现真实的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