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A.倡优畜之
B.太上不辱先
C.衣赭衣
D.且勇者不必死节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3、(题文)下列有关贺词、对联和诗句的使用,全都得体的一项是( )
①杏林之光(赞教师) ②鱼跃龙门(贺升学)
③敬颂钧安(祝平辈) ④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挽联)
⑤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勉辞) ⑥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贺友情)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视频通话,可以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语音和图像信号,实现人们打电话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 施蛰存先生先后出版的《唐诗百话》《花间新集》《词学名词释义》等著作,正是他积数十年之功,厚积薄发的成果。
C. 大城市的居室、办公楼、饭店或娱乐场所的污染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然而许多人对此并不很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D. 多年前,发达国家就在联合国做出承诺——富国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0.7%来援助穷国,但富国一味空谈,口惠而实不至,一直未兑现这一承诺。
5、下列诗词中,不是出自林黛玉之手的选项是( )
A.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B.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C.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D.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E.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窗卷朱楼罢晚妆。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条“低头族专用通道”亮相西安街头。消息引起热议,有人质疑此举是鼓励人们走路玩手机,有安全风险。
笔者认为,“低头族专用通道”是纵容不是警示。“低头族专用道路”的设立,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喜欢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的人自然会“点赞”。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手机低头族”改掉这种不良习惯,而不是为他们设立一个专用道路。这无疑是在浪费城市里有限的道路资源。更可怕之处在于,我们用这种所谓的人性化措施,助长了违规出行的坏习惯。
日前我回还没有针对“低头族”的重罚。笔者建议,对奔走于马路上的“低头族”,我们应当像对待酒驾一样保持高压态势,该顶格处罚的就要顶格处罚,不能无视甚至纵容。在此基础上,有关方面也应该加大对“低头族”现实危害的宣传,要通过一些事故案例引导公众自觉远离开车走路“低头看屏幕”。总之,要想方设法警示“低头族”,让“低头族”从此抬起头来,而不是纵容他们,为他们提供“方便”。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二:
日前,浙江温州交警对斑马线上的“低头族”胡女士开具罚单一事,引发社会广泛讨论。这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19年元旦实施后,温州交警对在斑马线上看手机的行人开具的首张罚单。该条例第二十八条(三)规定,对于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棋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嬉戏等,影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通行等不文明行为要重点整治,违反该规定的会受到警告或十元罚款。
不提倡行为是否就要处罚,或是怎么处罚,仍是个需要精细处理、充分讨论的问题。目前看,对于难以淮确纳入执法体系的行为,可能仍以警告或宣传较为有效,温州在相关规定中的“警告”与“十元罚款”也是比较实际的做法。这种警告,既包括交警的警告,社会层面来理解,也包括典论宣传或是在信号指示灯处有所警告,同时也要考虑赋予机动车警告的能力。有些地方为了控刹噪音污染,将鸣笛纳入违章行为。乱鸣笛固然不文明,但很多时候鸣筋起着警示作用,对于“低头族”等行人来说仍是必要的,一刀切恐怕并不合适。对此,一些地方不妨妥善考虑。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三: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7万行人,死于路面交通事故,而行人走路时玩手机分散注意力被认为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园之一。分析具体的案例,既有害人的也有害己的。据报道,南京一名男子在经过火车道口时,由于专注玩手机,连火车的鸣笛声都没听到,导致火车被逼停18分钟;而中山市一个男子一边玩手机,一边闯红灯,与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相撞,导致摩托车乘客身亡。
近年来,一直有关于立法规范“低头族”的呼声。地方立法的空间相对有限,有的时候可能还达不到舆论希望的“沉重痛感”,但要看到,这代表着一个趋势。只要“低头族”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对“低头族”普遍立法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现在,法律已经明确禁止“开车玩手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有不少人建议,把开车玩手机的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同样是玩手机,行人“低头族”恐怕也很难置身法外。
(摘编自《北青报》)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低头族专用通道”,不是警示而是纵容,浪费城市里有限的道路资源,助长了违规出行的坏习惯。
B. 温州交警对在斑马线上看手机的行人开具首张罚单,材料二对这种警告或十元罚款的做法并不认同。
C. 全世界每年有很多行人死于路面交通事故,玩手机分散注意力被认为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D. 虽说地方立法的空间相对有限,但材料三依然建议对于行人“低头族”也应给以法律的处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都认为行人“低头族”已经是社会的普遍问题,尤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很大。
B. 材料一、三都认为不能对行人“低头族”纵容,而材料二认为需要再充分考虑,精细处理。
C. 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的特点,通过阅读多家报纸,读者不仅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还能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D. 行人“低头族”害人害己,因此必须要突破地方立法的空间的限制,用法律约束行人“低头族”会成为一种必然。
【3】根据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请你对行人“低头族”的现象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7、将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须一饮三百杯。
(2)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委婉地劝谏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2)苏轼《赤壁赋》一文,作者先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洞箫之声,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洞箫之声的悲凉。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9、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除了年龄和学问因素外,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实还是以身份的贵贱作为择师标准。
(5)《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音词,不仅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韵律感,更有助于营造秋季凄凉的氛围,表达诗人内心的悲苦。
(6)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__________________,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5)花谢花飞花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絮轻沾扑绣帘。(《红楼梦·葬花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桃树①
杜甫
小径升堂旧②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③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④。
【注】①此诗为公元764年杜甫再回成都草堂时所作。这年,北寇平,蜀乱息,吐蕃退,②旧:原。③信:信手。④车书正一家:《礼记·中庸》中记载“今天下车同轨(统一的轨辙),书统文(统一的文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交代桃树的生长环境,后描写桃树枝繁叶茂的景象,照应了题目。
B.颈联由桃树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燕”“鸦”,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图景。
C.尾联流露了作者对“群盗”危害的痛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珍爱之情。
D.诗歌前三联描写草堂景物,虚实结合;最后一联则慨叹时事,卒章显志。
【2】请赏析颔联中“馈”和“舒”两字的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之冯,字乐三,大兴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河西务。课赢,贮公帑无所私。以外艰去。崇祯二年起故官,进员外郎。坐罣误,谪浙江布政司理问。稍迁行人司副,历刑部郎中,浙江驿传佥事,青州参议。盗劫沂水民,株连甚众。之冯捕得真盗,大狱尽解。擒治乐安土豪李中行,权贵为请,不听。进副使,赍表入都,寄家属济南。济南破,妻冯匿姑及子于他所,而自沉于井。姑李闻之,为绝粒而死。柩还,之冯庐墓侧三年。自妻死不再娶,亦不置妾媵,一室萧然。十六年正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司饷主事张硕抱以克饷激变,群缚硕抱。之冯出抚谕,贷商民赀给散,而密捕诛首恶七人,劾硕抱下吏。军情帖然。明年三月,李自成陷大同。之冯集将吏于城楼,设高皇帝位,歃血誓死守,悬赏格励将士。而人心已散,监视中官杜勋且与总兵王承胤争先纳款矣,见之冯叩头,请以城下贼。之冯大骂曰:“勋,尔帝所倚信,特遣尔,以封疆属尔,尔至即通贼,何面目见帝!”勋不答,笑而去。俄贼且至,勋蟒袍鸣驺,郊迎三十里之外,将士皆散。之冯登城太息,见大炮,语左右:“为我发之!”默无应者。自起爇火,则炮孔丁塞,或从后掣其肘。之冯抚膺叹曰不意人心至此仰天大哭贼至城下承胤开门入之讹言贼不杀人且免徭赋则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左右欲拥之冯出走,之冯叱之,乃南向叩头,草遗表,劝帝收人心,厉士节,自缢而死。贼弃尸濠中,濠旁犬日食人尸,独之冯无损也。福王时,赠之冯兵部尚书,谥忠壮。
(选自《明史·朱之冯传》,有删改)
(注)福王:朱由崧,明神宗孙,思宗堂兄。明亡后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史称弘光帝。1645年清兵渡江,他逃至芜湖被俘,次年被杀于北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冯抚膺叹曰/不意人/心至此/仰天大哭/贼至城下/承胤开门入之/讹言贼不杀人/且免徭赋/则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B.之冯抚膺叹曰/不意人/心至此/仰天大哭/贼至城下/承胤开门入之/讹言贼不杀/人且免徭赋/则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C.之冯抚膺叹曰/不意人心至此/仰天大哭/贼至城下/承胤开门入之/讹言贼不杀人/且免徭赋/则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D.之冯抚膺叹曰/不意人心至此/仰天大哭/贼至城下/承胤开门入之/讹言贼不杀/人且免徭赋/则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艰,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以别于母丧或承重祖母之丧的“内艰”而言。
B.姑,指丈夫的姊妹。文中冯氏在将小姑和儿子藏起来后,自己投井而死。
C.巡抚,指任巡抚之职,取巡察安抚之义。明代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
D.高皇帝,指开国皇帝的一种谥号,也简称为高帝。这里指明太祖朱元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之冯德行高尚,为官清正廉洁。河西务税务有盈余,他都归入国库,绝不中饱私囊。土豪李中行为非作歹,权贵为之说情,他不加理会,仍然依法惩处。
B.朱之冯深于感情,妻死不再续娶。济南被攻破后,妻子冯氏投井而死,他自此不再娶妻,亦不纳妾,过着孤身一人、萧条冷清的生活。
C.朱之冯处变不惊,妥善应对兵变。官员克扣饷银导致哗变,他出面颁发安抚的公告,一面借贷发放军饷,一面捕杀乱兵首领,同时弹劾张硕抱,将其下狱审讯。
D.朱之冯忠于朝廷,最终以身殉国。为挽回人心,他不惜向下属杜勋、王承胤下跪,但无济于事。贼寇入城后,他放弃逃生的机会,写好遗表后自缢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祯二年起故官,进员外郎。坐罣误,谪浙江布政司理问。
(2)俄贼且至,勋蟒袍鸣驺,郊迎三十里之外,将士皆散。
14、借鉴《归园田居(其一)》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描绘田园风景的写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要体现季节特色,不少于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