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一个行人突然横穿马路,一辆快速行驶的小汽车戛然而止。
B. 从此,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C. 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D. 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这曲子,旋律急促,气势恢弘,当到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为“永州八记”其中一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文章开头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B.《北冥有鱼》一文中借用《齐谐》中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
C.孔子曾评价《关雎·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分别体现了主人公的“乐”和“哀”。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近体诗,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写诗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通过一系列的景象:“烟、雨、____、____”等组合在一起,点明了暮春时节。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契合《南乡子》词中“远客”的心境?( )
A.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郑风·子衿》)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驿外断桥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2)默写《关雎》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⑴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是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女神》。
B.《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文中“鹏”的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C.《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钱塘湖春行》。
D.《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中的《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文字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_(人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
8、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进去,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⑤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⑥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⑦“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⑧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⑨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⑩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⑪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⑫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⑬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⑭ “豆可中吃呢?”
⑮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⑯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⑰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⑱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里……满被红霞罩住了”,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字如何理解?
【2】【2】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3】【3】文中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形象,请以“我喜欢________ ,因为他________。”的句式点评。
【4】【4】这部分介绍了归航偷豆的经历,作者在结尾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真的是那夜的豆好吃吗?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的理解。
9、作文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却排遣不掉那“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企慕惆怅;有人说,疫情下保持距离才安全,可总有英雄选择逆行而上;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而你却不知道……距离可以是教室里两张书桌之间的一条过道,也可以是近来你和妈妈之间的别扭争吵,还可以是一张机票串联起来的时空……
在你的成长中,有哪些关于“距离”的故事和心情、经历与感悟呢?请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