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3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大事。这反映了北京是: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旅游中心
D.全国的商业中心
2、“它是一个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几乎与日本面积相当”,这段文字是对下列哪一个湖泊的描述 ( )
A.贝加尔湖
B.咸海
C.里海
D.青海湖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垦殖殆尽 B.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C.耕作技术、耕作方法落后 D.垦荒种地,破坏植被
4、读图判断,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②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③地表破碎,沟壑纵横④黄土高原是火山灰堆积形成的⑤窑洞、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独特的“黄土风情”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5、宿迁夏至这天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昼最长,夜最短。
6、阿根廷领土居世界第八位,全国人口仅4000多万。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牧场—潘帕斯大草原有87%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牛的数量却比人口数量多出1.5倍,所以阿根廷也被称为“骑在牛背上的国家”。根据联合国的研究,温室效应气体当中,有高达百分之十八的比率,都是因为牛羊放屁打嗝排出甲烷所造成。阿根廷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专门“集气”的牛背包(如下图),专门收集牛放屁所释放出来的甲烷,希望可以藉此减轻地球暖化的大危机。结合阿根廷位置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阿根廷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温带
B.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C.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D.位于南美洲的南部
【2】阿根廷发展“牧牛”业主要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气候优越,草场广布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港口优良,海运便利
D.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3】阿根廷牛“背包”若全球推广,其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科技效益
D.环境效益
7、位于黑龙江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A. 哈尔滨 B. 黑河 C. 佳木斯 D. 绥芬河
8、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是
A. 上海市 B. 江苏省南部 C. 浙江省北部 D. 广东省
9、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量条件好
B. 位于内陆,降水较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C. 位于内陆,无海洋运输
D. 与俄罗斯和朝鲜相邻,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10、“到巴西旅游,我终身难忘!”李明从巴西回来逢人便说。他为什么对这次旅游记忆如此深刻难忘呢?下面是他的回答,其中有一句完全是编造的,请找出来( )
A.在巴西我见到了混血儿
B.2月下旬我赶上了盛大的狂欢节
C.在圣保罗街头我见到了比哈尔滨规模还大的冰雕艺术
D.和巴西孩子一起踢足球,使我球技大增
11、“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近几年,北京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你认为北京市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
①改煤为电,集中供暖,减少污染
②迁出污染大的企业,并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③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向雄安新区转移非首都职能产业
④为了方便快捷,减少污染,提倡出行多开私家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便利的海陆交通
C. 水资源充足 D. 较好的工业基础
13、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 最高山峰是黄岗山
C. 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D. 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14、倡导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费的低碳生活,建设美丽家园是当代中学生的义务,下列习惯不可取的是( )
A. 充分利用每一页纸
B. 上学不用私家车接送
C.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随手关灯,少用空调
15、东北三省的地形以()为主
A. 平原,山地 B. 山地,丘陵 C. 平原,丘陵 D. 平原,高原
16、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 北京之夏,以炎热干燥为特征
C.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 D. 北京濒临渤海
17、有关我们学校所在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学校所在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暖温带
B.我们学校所在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C.我们学校所在地的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
D.我们学校所在地的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8、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会消失的地方。乞力马扎罗山成为“末日旅游”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当地黑种人数量减少
B.过度开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
C.该地区工业发达,酸雨危害严重
D.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赤道雪峰景观消失
19、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名称是
A. 南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大洋洲
20、下图为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
21、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 自然特征 | 农业类型 | 气候类型 | 所属四大地理区域 |
东南丘陵 | 湿热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南方地区 |
塔里木盆地 | _____ | _______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___________ |
22、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了“________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23、巴西和美国东面濒临_____洋,他们之间政治经济商谈为________。
24、________位于南美洲东部,是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25、我国大陆海岸漫长曲折,北起辽宁省的____口,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____口,全长1.8万多千米。
26、沈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许多小岛,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人口________多万(2010年)。
28、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29、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______业基地和______基地之一。
30、贵州省的简称是________或________ 。
31、读图回答问题:
(1)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________海。
(2)北京众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从北京经天津一直延伸到上海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铁路。
(3)北京的经度大约是________(写出东、西经),纬度大约是________(写出南、北纬)。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2)图中丁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该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牧区和____农业区。
(3)下列文化活动属于乙区域的是______。
A、赛龙舟 B、赏冰灯 C、献哈达 D、那达慕大会
(4)干旱是丙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列内容与此无关的是(_____)
A、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 D、平原广布,多水田
(5)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_____)
A、甲—发展淡水养殖业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D、丁—发展苹果、柑橘等果树产业为主
33、俄罗斯和印度都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迅速。结合下图材料回答问题。
(1)俄罗斯冬季寒冷漫长,而印度冬季气温偏高,从纬度位置方面看,两国冬季气候差异较大的原因_____。
(2)印度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山地、______、_______。俄罗斯地形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高原、山地。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工业发展有利条件是______;因此,两国工业布局的共同点是________。
(4)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海港是_____;印度最大的海港孟买濒临的海洋是________。
(5)俄罗斯南部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铁路名称是_____。
3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给人留下的 印象,既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也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大漠。
材料二 西北地区示意图
(1)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图中的 A_____高原。来到这里,可能看到的最具地域特色的景观是_____。
(2)小理想看“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大漠,建议他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C_____盆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_____资源运送到东部地区。
(3)图中从 A 到 B 到 C,植被类型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_____,主要原因是降水从东向西逐渐_____(增多/减少)。
(4)小理暑假来到新疆吐鲁番,品尝了当地的瓜果,感觉特别甜。这里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这里夏季昼夜_____,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5)“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体现西北地区富有特色的_____。
A.旱作农业 B.水田农业 C.灌溉农业
35、下图示意“福建省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观景台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其海拔不高于_______米。
(2)A、B两观景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米。A、B需仰望飞瀑的是_______,该地欣赏瀑布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
(3)小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①②两河段中,漂流更惊险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