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B. 钱学森有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肃然起敬。
C.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如梦如幻般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D. 青岛在国人心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帆船之都,奥帆中心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参观游览。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shěnɡ) 晦暗(huì) 缄默(jiān) 销声匿迹(nì)
B.行辈(hánɡ) 斡旋(wò) 龟裂(jūn ) 大彻大悟(chè)
C.亢奋(kànɡ) 翩然(biān) 喧嚷(rǎnɡ) 戛然而止(jiá)
D.连翘(qiào) 褶皱(zhě) 陨石(yǔn) 草长莺飞(zhǎnɡ)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 忽然,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就把这手指头咬了一口……
C. 他听着这津津有味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D. 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中,画线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3】结合整首诗,想一想: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睢》)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表现花草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傅雷经常给儿子翻译音乐家资料,下列不属于被他翻译的音乐家是(_____)
A.肖邦 B.莫扎特 C.贝多芬 D.舒伯特
(2)保尔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这里的“钢铁”是指________;“这样炼成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散文阅读
母亲的《心经》
林怀民
母亲出身新竹富家,留学东京。“下嫁”南部乡村后,下田持家,克勤克俭。母亲是个完美主义者,持家务求一尘不染,写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她对我们耳提面命的要求。这项要求还包括德行和操守的无瑕。20世纪50年代,父亲应召从政,宦海数十载,两袖清风。父亲的清廉没有母亲 的支持是办不到的。
母亲十分开朗,身体健康之时,她辛勤工作,除非病倒,绝不午睡。父亲中风翌日,母亲大早起来,开始她数年如一日的晨间疾行——每天沿着磺溪走45分钟,风雨无阻。她说,她不要因为生病给孩子们增添负担。
有一天早上,她出门走路,没多久就赶回来告诉崇民,有人准备砍伐溪旁的一片小树林。她要崇民立刻打电话给当时推动树木户籍制度的台北市文化局局长龙应台。在那个紧张的上午,崇民向躺在诊疗椅上的患者说了声抱歉,就跑去打电话。龙应台正在开会,接到电话,会不开了,冲去救树。之后每次行经那个地点,母亲都会指着那片树林,说那是她跟龙应台救的。
2001年,父亲往生。母亲终于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自在旅行。她答应我,以后“云门”外出巡演,她都随行。翌年,舞团到上海演出《红楼梦》,母亲第一次到内地,特别喜欢杭州,说她还要再去。回到上海,吃饭时饭粒由嘴角漏出来,母亲不自知。返台后检查,医生诊断是轻度中风。然而,她的左手左脚逐渐瘫痪,复检才查出是脑瘤。
母亲积极勇敢,全力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不断向医生和护士表示歉意,说给大家添加麻烦了。放射线疗程完毕,她以无比的毅力努力康复,用3周的时间恢复了行走能力。医生说这是多年仅见的典范。然而,肿瘤无法控制,母亲的手脚又瘫了。母亲接受化疗,按捺着挫败感,扶着助走器继续挣扎行走。
“云门”出国巡演,每个城市都使我感到悲凉,那都是母亲计划到访的地方。我每天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欧洲的春天繁花似锦,樱花满树,花瓣飘满了整个公园。她说:“拍照片回来给我看。”我带回的两卷照片,母亲一一念出花名,只有一种她记不起来,立刻要我查书告诉她。
第二天,母亲颤抖地在每张照片背面写下花名。“生了这场病,头脑都坏了。”母亲说,“不写清楚,以后通通记不得。”病发时,医生预估她的生命还剩4到6个月,母亲却撑了22个月。卧病期间,她优雅安宁,沉静地面对病痛和死亡。一次下腔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后,医生宣告病危,她也只是轻轻吐出一个字:痛。只有眼角偶尔闪现的泪珠, 了她的苦楚。
坐上轮椅的母亲坚持读报、读书,读着读着,便歪头睡着了。2004年春天,母亲决定抄写《心经》。她叫我们扶她坐到可以望见窗外绿林的书桌前,用右手抬起左手,压到宣纸上,然后右手执笔蘸墨书写。
手颤得厉害,悬在纸上良久才能落笔写出一个笔画,用尽心力才能完成一个字,十几分钟便颓然搁笔。有些日子,母亲起不了床,手指从被褥里伸出来,在空中 画字。只要能够起身,母亲必定执意坐到桌前。我们兄弟工作完毕回家,总先检视案上的宣纸,发现经文未续,便知母亲情况不好;读到工整的字迹,就欢欣鼓舞。然而,母亲终于无法再坐到窗前了。
那年秋天,母亲安详往生。我把她的书法框裱起来,日日端详,如见母亲。记起那窗前的春光,记起她的辛苦、她的奋斗和坚持。
《心经》未了,横轴留白,仿佛在印证“诸法空相”。那是母亲给我们的最后教诲。
【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心全意 泄露 颤抖 B. 一心一意 泄露 颤动
C. 一心一意 流露 颤抖 D. 全心全意 流露 颤动
【3】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次下腔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后,医生宣告病危,她也只是轻轻吐出一个字:痛。
【5】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中的“心经”包含哪两层含义。
9、请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相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全文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