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怀化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水()  蛮héng)  白羊) 怒不可è

    B. 皱(zhě黑() 两) 挑拨离jiān

    C. 日()  潮)   默(jiān寡孤独(guān

    D. 石(yǔn) 寒jìn实(dūn)   级而上(shè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石青糁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嘉年华绚丽的舞台效果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叹为观止

    B.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是向独裁者宣战的誓言,是中国文人良心和气节的呈现,今天读来仍是如雷贯耳,震耳欲聋!

    C.科普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深入的科学研究是科普的基础;科普的过程也会对科研提供反思,从而积极推进科研工作进步。

    D.如今,广州迎春花市已由民俗活动升级为城市文化品牌,“广州式过年”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炭翁赶车卖炭,挣扎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卖炭翁难言的艰苦生活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催人泪下。

    C.“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写出了卖炭翁的诸多无奈、悲愤、绝望。

    D.“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说明,表现出卖炭翁的苍老和生活的艰辛。

    2解释加点的词。

    (1)卖炭得钱何所 (2)系向牛头充炭

    3赏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不识字烟波钓叟。(《沉醉东风·渔夫》)

    (4)________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犊头》)

    (5)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老布尔什维克党人_______等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并逐步成长为一名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书的他先后____次战胜死神。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之后,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成功创作了一部关于科托夫斯基的英勇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是《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唐亚华

    ①最近,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对于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成了他们的首要问题。记者发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每天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学习。

    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正如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所写的:“为了让我夜间的想象灿烂开放,我必须把各种感官都动员起来。闻到书架的木头味,包书皮革的麝香味,记事本发黄纸页的酸味等等。这样我才能够入睡。”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才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仪式感”,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奢侈。

    ③古人讲“焚香沐浴为读书”,但我更认同“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说法。真正用功之人学习是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还要来个“小轩窗正梳妆”,我觉得这是在逃避学习。

    ④当然,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持续学习一个小时而不“搭理”手机,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有些备战考研的人,为了保持复习状态,故意不带手机,或者干脆停掉流量。

    ⑤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而且,习惯往往是工作所迫,与罗曼蒂克式的“仪式感”完全搭不上边。比如为了写论文,若非作者藏书够多,否则只能去图书馆。

    ⑥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让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他们追求个性化,少了带领家庭走出贫困的道德压力,更注重自我感受。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们多数人考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除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恐怕没有心情去改善外在形象。无疑,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学习“仪式感”的条件。

    ⑦但我还是想说,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能利用的不过是碎片时间,哪有时间容你慢悠悠地扑粉化妆营造一个“仪式感”呢?

    (《中国青年报》2017年2月26日,有删改)

    1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2第②段划线句中,“或许”二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

    3作者认为真正的读书人是如何读书的?请概括说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题目:会心

    会心是一种领悟,有时候突然明白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会心是一种默契,有时候会和同伴不约而同的说出同一句话,表达同一种观点……会心是一生中最值得珍惜和眷恋的情愫。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

    (2)材料:

    这次注意,是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是一种细致用心做事的习惯……凡事不能老想着“下次注意”,因为,你的下一次总会用完。

    请以“这次注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