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厦门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 《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 《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移/泊  衣/霓羽衣  级而上/金不昧

    B.幕/恐  石/熠熠烁  招摇骗/一楼房

    C./过  灯/拨离间 勇挑重/惊受怕

    D./浪  烤/一而上 目神迷/箭在

  • 3、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荫、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

  •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jìn野(kuàng猎(shǒu) 不知所cuò

    B. 日(诚(qián) 农yàn)   息万变(shùn

    C. 望(tiào)   动()   落(zhuì)   纷至来(

    D. 时(shà) 劫nán)   目神迷(xuà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小题。

    1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还是一位特殊的__,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这主要体现在__中。《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__封。其中主要是写给长子__的家信。

    2根据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作品的阅读理解,请概述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七块红烧肉

    董改正

    ①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

    ②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③“姆妈,我来挑一截路。”

    ④“不要的,我行。”

    ⑤顺着山道走下去,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河道时,乘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的薄膜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摇晃着。

    ⑥“姆妈,让我来。”我到母亲身边。

    ⑦“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⑧岸上红砖房的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发出一连串的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五校。

    ⑨很快就报完名,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跟我的同学们请求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究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那边。收拾完,她正要把我托付给同学们,他们忽然呼啦一声全飞走了。

    ⑩“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

    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

    “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雨衣,走进细雨之中。远方,山色已经苍茫。我看见她不停地回望,但终究消失在了远方。

    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个炸酱,一个红烧肉,一共一块五毛五。

    “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

    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肉块儿。为她吃掉了三块红烧肉,我开心得流泪。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第一次吃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

    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埂上背课文,遇到了上次撑船的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儿拽,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拽下来,也把她的眼泪和哭声拽了出来。她是哭着走回去的。”

    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你有一个好妈妈。”

    我沿着河埂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

    (选自《读者》)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从这句话可看出我家经济不好,比较贫穷。

    B.撑船的女人不收钱送我们到河对岸,可以看出撑船的女人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C.第⑨自然段“母亲帮我铺好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这句话中母亲的泪是挑担辛苦之泪。

    D.自然段“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这句话用环境描写表现了母亲送别我之后,我的孤单寂寞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自然段“收拾完,她正要把我托付给同学们,他们忽然呼啦一声全飞走了”,这句话中的“飞”字,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同学们不愿带我睡觉的心理。

    B.文章第⑤自然段划线句以动衬静,写出了我们沉默时异常寂静的环境,也写出了母亲独自挑担的艰辛和疲惫。

    C.本文通过生动细致地描写,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我对妈妈的关心。

    D.自然段撑船的女人说“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其实那红烧牛肉根本就不好吃,这只是为了在“我”面前表扬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才故意这样说。

    3通读全文,本文写了妈妈哪几件事情?

    4请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记述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返回时,因出现特殊情况,科考队不得不滞留在极地度过一段漫长的极夜时光。这难熬的时光让队员们几乎要发疯。这时,队长让每个队员朗读各自的日记,于是阳光下的美好景物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伴随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人在碰到困难、心情灰暗的时候,多么需要沐浴温暖的“阳光”啊!这“阳光”可能是浓浓的亲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种信念、理想,还可以是一则名言、一句劝慰、一株小草、一个眼神……这“阳光”成为鼓舞人们战胜挫折、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

    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吗?请以《拥有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出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