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要相对完整地记叙新闻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B. 汪曾祺,江苏省高邮人,著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C. 《蝉》的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作品《昆虫故事》,又称《昆虫记》,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D. 茅盾,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这曲子,旋律急促,气势恢弘,当到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3、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这十二封信以中学生为对象,未曾指定受信人的姓名,所以中学生都可以阅读这十二封信。
C.《名人传》中,作者介绍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以及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虽然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但都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徒 两栖 褶皱 海枯石滥
B.悬殊 农谚 刨刮 黄发垂髫
C.烘烤 山麓 煤碳 鸟语花香
D.次弟 簌簌 孕育 草长莺飞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①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下诏尊称孔于为“宣父”。②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前四句作者以“大鹏”自比,写出了“大鹏”什么样的形象?“大鹏”形象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诗歌、小说中经常出现“大鹏”的形象,请列举一个。
【2】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5)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7、名著阅读《傅雷家书》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傅雷给儿子的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什么方面。
8、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而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息。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中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9、请以“遇见 ”为题(先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