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皑皑(ái)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gá)
C.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应允许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和个性特长有所调整,某些方面可以高于或低于课程标准的目标。
②以适应学情和教情,实现个性化、有差异的发展。
③学生学语文和教师教语文的目标,须依据国家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④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以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来逐渐达成大目标。
⑤除了明确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A. ⑤④②③①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①②⑤④ D. ⑤④①②③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②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③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④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⑤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⑤④②③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①③②④
4、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D.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诗佛”之称。
B.“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辛苦的劳动者与骄横的统治者形成鲜明对比。
C.“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卖炭翁早起驾车、踏雪碾冰的艰辛。
D.这首诗以卖炭翁的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深刻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本质。
【2】请任选角度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
6、默写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祥子最大梦想是_ __。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 _而被卖掉。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瀑布(节选)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里还在这下游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梳理作者写景视角的变化
选文中,作者对壶口瀑布的描写,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__________,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龙槽,明“壶口”之来历:再___________河面,看巨瀑之源头;接下来_________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最后视线收回脚下,描写河底巨石。
【3】选文描写的壶口瀑布有着怎样的特点?
【4】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9、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一,补全题目再作文。
作文(1) 二三事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