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黄南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原则。

    B.中学生群体中,总会出现挑拨离间的学生,他们的存在影响学生的团结。

    C.其实,读书和学习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

    D.张三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B.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C.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完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D.人民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个个如下山猛虎,锐不可当,一举歼敌无数。

  • 3、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坏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与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 4、下列句子中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人就像在身边,抒发的情感是悲伤深沉的。

     

    B.《关雎》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女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C.《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侧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及游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正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D.《核舟记》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漂泊于安徽龙山登高之作。唐宋时,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

    1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重阳习俗?

    2赏析“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_____________》。

    (2)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是在_____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社戏(节选)

    王英琦

    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

    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小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

    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民国”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

    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荒村鄙邑”,夹杂在这拨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的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

    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但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来了兴致,凑上去想看仔细。这一细看不打紧,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呵!”

    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

    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

    说话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这些不经饿的面条青菜能挡什么事?能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么?

    我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

    “妈,你看!”儿子蓦地打断我的沉思。顺着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走上前去一照眼,竟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

    “这孩子多大了?”

    “六个月了。”

    “你又演戏,又拖着个奶孩子,太辛苦了。”

    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赡养儿子。

    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俺这孩儿这几天受凉了,老吐老拉……”她边说边打扫身上。我帮她抱孩子的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

    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又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

    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她正要答谢,我忙止住了她。她要说的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

    (有删改)

    【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豫剧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说自己“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做戏的人”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4】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你从作者的“明白”和“懂得”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请你选取一件让你感动的事情来写,可以是你亲眼看见的,也可以是从新闻报道中知道的。

    作文提示:(1)请你对这件事做详细的记叙和描写,体现“我”的真情实感。(2)不得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