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轻盈(yíng) 喧哗(xuān) 驿道(yì)
B. 矗立(zhù) 映照(yìng) 闸口(zhá)
C. 苍劲(jìng) 犹豫(yù) 翡翠(fěi)
D. 眺望(tiào) 擦拭(shì) 硕大(shu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的文字本身,是没有温度和情感的,可作家将文字组织起来,当文字变成文学的时候,它就有非凡的______了,能与人的心灵世界沟通,_______着尘世的我们。
A.简单 气息 安抚
B.单纯 气韵 安抚
C.简单 气韵 安慰
D.单纯 气息 安慰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 飘逸(yì) 亵渎(dú) 金戈铁马(gē)
B.愧赧(nǎn) 纶巾(guān) 逞能(chěng) 前仆后继(pú)
C.勾当(gōu) 恁地(nèn) 遁词(dùn) 自惭形秽(huì)
D.豢养(huàn) 停滞(zhì) 诓骗(kuāng) 仓皇逃窜(cuàn)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D.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5、古诗阅读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①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②聊代醉。
与友人过山寺
戴叔伦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谈诗访灵彻③,入社愧陶公④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注释)①帝里:京城长安。②茗:茶。③灵彻:诗僧,戴叔伦友人。④陶公:指陶渊明。
两首诗都写到了“茶”这个意象,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6、有才能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慧眼识人的人却不多。这正如《马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这个工人(朱赫来)穿着一双短筒黄皮靴,腿略微有点弯屈,坚定地朝前走着。
在他后面约三步远,是一个穿灰军装的彼特留拉匪兵,腰带上挂着两盒子弹,刺刀尖几乎抵着前面那个人的后背。毛茸茸的皮帽下面,一双眯缝着的眼睛警惕地盯着被捕者的后脑勺。
保尔马上认出了走在前面的是朱赫来。他的两只脚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再也椰不动了。
“怪不得他没回家呢!”
朱赫来越走越近了。保尔的心猛烈地跳动着各种想法一个接一个地涌上心头,简直理不出个头绪来。时间太紧迫了,一时拿不定主意。只有一点是清楚的:朱赫来这下子完了!
他瞧着他们走过来,心里乱腾腾的,不知道怎样办才好。
怎么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接下来保尔怎么做呢?这次行动给保尔带来了怎样的灾祸?请简要叙述。
8、苦乐年华
路遥
①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像他这样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可是他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馍。现在这一点吃食只是不至于把人饿死罢了。如果整天坐在教室里还勉强能撑得住,可这年头“开门办学”,学生们除过一群一伙东跑西颠学工学农外,在学校里也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②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这一段时间是孙少平最难熬的。每当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山地里送的时候,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
③但是对孙少平来说,这些也许都还能忍受。他现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已经十七岁了,胸腔里跳动着一颗敏感而羞怯的心。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享受饭菜。这不仅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活得有尊严。他并不奢望有城里学生那样优越的条件,只是希望能像大部分乡里来的学生一样就心满意足了。
④可是这绝对不可能。家里能让他这样一个大后生不挣工分白吃饭,让他到县城来上高中,就实在不容易了。少平知道,家里的光景现在已经临近崩溃。
⑤唉,尽管上这学是如此艰难,但孙少平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现在已经从山乡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⑥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他在这其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许许多多新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无疑都在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影响。
⑦除了这种漫无目的地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先他没在意,一本炼钢铁的书,可是里面却不说炼钢炼铁,说的全是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故事,他突然对这本奇怪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想看看这本书到底究竟是怎么回事。
⑧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⑨天黑严以后,他还没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打麦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漂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村庄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青春的胸膛。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二章,有删改)
【1】概括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简析第②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孙少平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的具体内容。
【4】根据你读书的体验,说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孙少平震撼的原因。
9、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叙述有条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要完整,有真情实感。(3)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