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河池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字昌黎,世称“韩昌黎”。

    B. 《庄子》是道家经典书籍,《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

    C.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D.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前提。

    C.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重。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文段阅读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选自《徐志摩诗集》)

    阅读上面的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④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时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傅雷家书》语段回答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种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这样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理智,偏于冷静,就是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

    ①上述两段文字中傅雷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概括选文第二段中傅雷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锣鼓声处是故乡》,完成后面小题

    锣鼓声处是故乡

    陈志光

    ①几次回乡,当目光还没有翻越村前那高高的水渠,捕捉到家乡的轮廓之时,总是在很远处先听到阵阵熟悉的锣鼓声,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顷刻间,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下意识判断,锣鼓声处,定是故乡。

    ②家乡的锣鼓原始质朴而又热情奔放,虽然没有安塞腰鼓的气势恢宏,也没有山东大鼓的曲调高昂,但是经过一代代锣鼓师傅的千锤百炼,也很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锣鼓声回响在瓦屋错落的村巷里,飘满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穿梭在葳蕤苍翠的树林间,也常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

    ③在家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锣鼓队,他们游走在村巷屋弄之间,主要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锣鼓队规模不大,只有七人,由四位锣鼓手和三位唢呐手组成;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即大锣、小锣、大鼓和镲钯。队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只要演奏功底深厚,配合默契娴熟,往往能协奏出清新悦耳、美妙动听的锣鼓乐。家乡的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时而如蜻蜓

    点水,音律轻柔;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节奏明快;时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时而高歌猛进,荡气回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清越嘹亮的唢呐声,把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得人心潮跌宕,难以自制。尤其在喜结连理、金榜题名等大喜之日,还伴有梆子、二胡朝演奏和戏曲演唱,锣鼓艺术和戏曲艺术无缝对接,浑然一体,使得春庆气氛更加热烈,文化的韵味更加浓厚。

    ④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在元宵节的龙灯会上,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龙灯游到哪,锣鼓响到哪,节奏欢快,铿锵有力,使中国龙更加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特别是在舞龙比赛的时候,锣鼓不仅是指挥手的声音信号,更是鼓舞士气的进军号角。只要咚咚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龙者全身的细胞能量就会被激活,他们踏着鼓点,奋勇争先,激情的锣鼓击打得他们斗志昂物、汗水四溅。巨龙时而盘旋,时而翻转,时而蛟龙出海,时而腾云驾雾……随着锣鼓声像雨点般愈加密集,舞龙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节目表演和观众情绪一并被推向高潮……四周锣鼓钙声、鞭炮声、欢呼声、叫好声一片,场面雷动,热闹无比。

    ⑤多少年来,家乡的锣鼓就一直没有停息过,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锣声,我要么驻足凝神,沉浸其中;要么朝着锣鼓声飞奔而去,以飨眼耳。

    【1】文中拿家乡的锣鼓与安塞腰鼓、山东大鼓作对比,作用是什么?

    【2】家乡的锣鼓的用武之地主要有哪些?

    【3】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段提及“锣鼓声处,定是故乡”,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了家乡的锣鼓。

    B.“也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一句中“漂泊异乡的游子”也包括作者自己。

    C.家乡的锣鼓队规模只有七人,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失望。

    D.“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元宵节的龙灯会,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你不冷漠,世界就温暖了。

    这张图片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③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⑤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