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佛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湎怀   萦绕   招摇撞骗   自园其说

    B. 恐怖   屠杀   格物至知   风口浪尖

    C. 奠定   绚丽   光明正大   阳奉阴纬

    D. 污蔑   湛蓝   卑鄙无耻   孺子可教

  •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冠而多髯者   峨 :高。

    B.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

    C.未果,病终   寻:不久。

    D.寡孤独   矜:同“鳏”,老而无夫。

  •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的“记”和《答谢中书书》的“书”都是文体。

    B.鲁迅的《社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D.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襁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要孩。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首联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与天相接、气势雄浑的景象。

    B. 颔联中的一“蒸”一“撼”,表现了湖的广阔、澎湃。

    C. 颈联“欲济无舟楫”一语双关切入主题,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从政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D. 尾联中的“徒”,突出作者对垂钓者的极为羡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写景佳句,以动写静,视听结合,写出了洞庭湖的浩荡。

    B. 诗中巧用“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引荐的心情。

    C. 这首投赠诗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

    D. 全诗写得气势雄伟,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这段文字出自作品《______》,文段中“我”是______。这部作品是一本 ______的书,对于教育孩子,文中的“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是第一位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它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渡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 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人体生物能发电。

    B.本文采用逻辑说明顺序,主要介绍了三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C.本文第四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利用人体产生的重力势能可以发电。

    D.“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中的“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有很大成效。

    B.人体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量直接转换为电能。

    D.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化学能量。

    3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人体生物电池有哪些优势。

    (链接材料)美国宾厄姆顿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一款新型生物电池这款生物电池是可穿戴设备(又称柔性设备)的一种,它的核心技术在于采用微生物作为储电材料,表现形式是纺织物(即衣服采用的纤维等)。与传统电池类比,这里的微生物就相当于现在电池里采用的锂离子;这里的纺织物即现有的电池芯;而人体内排出的汗水就是充电的能源。

    为什么人体内的汗水是充电的电源呢?这主要因为研究人员采用微生物细胞作为储电材料。微生物细胞内的酶所带来的酶促反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就决定着电力的稳定供应问题,当这样的材料穿在人身上时,人体体表的汗水和分泌物中的有机物成分十分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电池会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爱是付出,爱是给予,爱是奉献……

    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爱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爱像春雨一样滋润万物……爱的点点滴滴汇成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四处洋溢着爱的雨露,因为有爱我们欢乐,因为有爱我们幸福……

    请以“让爱永驻心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透露个人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