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选项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抉择 寒噤 告诫 振耳欲聋
B.沙砾 狡辩 稀疏 轻歌慢舞
C.缅怀 浮燥 致密 名副其实
D.演绎 矗立 争讼 人情世故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B.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这位设计师出色的工作和独特的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D.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英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狩猎(shòu) 羊肚手巾(dù)
B. 亢奋(kàng) 蓦然(mò) 冗杂(rǒng) 海枯石烂(kū)
C. 斡旋(wò) 幽悄(qiǎo) 龟裂(guī) 风雪载途(zài)
D. 翩然(piān) 悬殊(chú) 山麓(lù) 戛然而止(jiá)
4、依次填入模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_____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__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不论 而且 也 不但 B.不但 而且 也 不论
C.不但 也 不论 而且 D.不论 也 不但 而且
5、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峡口①送友人
(唐)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③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③翻:同“反”,反而。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
6、古诗文默写。请默写《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______)。
(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
7、走近名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语段选自《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_____”的艺术家。文中的“你”是作者的长子______。
8、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我与父亲的夏日联考
①少了臭氧层防护罩,太阳窃笑,夏暑发威,火烤台北盆地,行人如蝼蚁,纷纷走避,就怕烫脚。
②想起父亲,特别怕热,夏天赤膊,仍汗如雨下。但联考这天,(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路远迢迢,搭公交车给我送午饭。
③那是个高中需要联考的年代。而更早的年代,父亲在军旅生涯中患了中风,身体右侧无力,走路一瘸一拐,这才提前退役。我对父亲的记忆,多半从那时候开始。
④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⑤我在考场,中午急忙交了卷,就往校门口跑,只为寻找中风的父亲。但我其实没怎么寻,就已经看见他在走廊的尽头,翘首等待我的出现。
⑥父亲一等我跑到身边,马上说:“我找到了一个凉快的位子。”我加快脚步,他拖着无力的右脚在后面赶,就怕好不容易找好的位子给人占了。
⑦一到位子,他马上摊开报纸铺好,让我坐下,免得裙子沾尘。然后打开饭盒,放好水果,又从水壶中倒了一杯水,再拿起扇子帮我扇凉。父亲一向不多话。等我差不多吃完了,他才说:“刚刚进校门,遇见邻居,他说要带儿子去吹冷气的餐厅吃饭。你看……唉……”
⑧他指的是住在巷子底的邻居,邻居也是当兵退役的,之后不久就考取医师执照,进入中产阶级行列。邻居是看了艾亲手拎便当,汗涔涔地赶路,才得意扬扬地抛下这句话的。我知道父亲对我有说不出口的抱歉,但我脑海里绕不开的是父亲拐着腿被挤缩在公交车的角落,仍紧紧握着便当的身影。公交车上没有冷气,父亲要塞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考场,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⑨我继续安静地吃着父亲切好的水果,感觉这顿饭是他亲手做出的最丰盛的午餐,在有冷气的餐厅吃饭根本比它不上。在那个紧挨教室的墙角,我们席地而坐。前方的几株花树上,蔷薇开得正好、阳光把枝叶的影子拖移到墙边,散落在我身上,香甜甜的味道荡在空中。我从心底泛起一片清凉。
⑩高中三年过去,又到了大学联考。这次要赶赴陌生的台北应试,父亲决定全天陪我应考。天微微亮,我们赶早挤进客运巴士,走到最里边,虽然他右侧手脚不便,但会用唯一有力的左手抓住车顶垂下的手环,再用身体护着我,让我稍稍紧倚座椅,得以换脚休息,因为从桃园到台北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⑪一路塞塞停停,七点钟才抵达台北车站。我们随着鱼贯的人群下车,父亲让我先行,他殿后。当时忠孝东路挤满上班上学的人,而我刚刚下车,司机还没等父亲中风的脚站稳,就开足马力急驰离开。瞬间父亲应声倒地,待我回身看时,他正困难地挣扎着爬起。那时年少的我因害怕别人射来的异样的目光而并未上前搀扶,甚至像个陌生人一样,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隐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⑫父亲起身后,蹒跚步向我,我们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往考场前进。
⑬有些事,当下错过,便永远也弥补不回来。他无助地倒在人来人往的街头,(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成了我多年来心底最深的痛。
⑭考上了大学后,晚上也会有课。每天夜里十一点多回到桃园车站,无论刮风下雨,下车一定看见父帝在等我。从车站走到家要经过小山坡,步行十多分钟,他不放心。昏黄的路灯,将他穿汗衫的斑驳的身影拉长又缩短,缩短再拉长……
⑮后来父亲病重,无法行走,全身瘫痪卧床。我一边忙于工作,一边照顾父亲,常常苦于被现实羁绊,无法随侍在侧。十年后,父亲离世。
⑯之后有好多年,我常梦到他,(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在一个个的夏日,陪我赴一场又一场的联考。梦中的他,笑容安静,神情祥和。我会小声地对他说:“怕热就别再穿那件正式的衬衫了。慢慢走,有我在,跌倒了也不用害怕……”
⑰至今,舍不得父亲的梦还在,我知道父亲也一直舍不得我。他始终用一颗很温柔的心待我,就像高中和大学联考酌陪伴。
⑱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选文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2】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⑨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4】赏析选文第⑪段中加点的词语。
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隐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5】对父亲衣着的描写在选文中多次出现。结合上下文,分析A、B、C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
(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
(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
【6】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气的酷热。
B.第⑧段是插叙,交代邻居家境、父亲给“我”送便当不容易,都为表现“我”的孝顺。
C.结尾以“记忆很深,夏日炎炎”收束全文,突出中心,照应前文,令人深深地回味。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真实,表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深挚情感。
9、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