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缓慢而不懈怠。
B. 即使是海枯石烂,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日本军屠杀南京城的滔天罪行。
C. 有的司机明明是酒后驾车,被交警拦下后还强词夺理,不服从管制。
D. 宜春的明月山吸引着全国的游客纷至沓来,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shěng) 羁绊(jī) 蓦然(mù) 船橹(lǔ)
B. 行辈(háng) 斡旋(wò) 闭塞(sè) 恬静(tián)
C. 撺掇(duō) 亢奋(kàng) 晦暗(huì) 糜子(mǐ)
D. 凫水(fú) 连翘(qiào) 褶皱(zhě) 幽悄(qiāo)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大雁归来》一文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写出了大雁的高傲与娇气。
D.《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徒 两栖 褶皱 海枯石滥
B.悬殊 农谚 刨刮 黄发垂髫
C.烘烤 山麓 煤碳 鸟语花香
D.次弟 簌簌 孕育 草长莺飞
5、古代诗歌阅读后面小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_____________(题材),作者在颈联中巧妙的借用浮云和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的表达效果。
【3】发挥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7、走进名著。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文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别)伟大文学家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即便地球要“流浪” 不该让太阳“背锅”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乍看上去似乎又蹭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点,电影里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想要地球存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带着地球“流浪”。
不过现实恐怕要让科幻迷失望了。过去30年的卫星测量显示:太阳的能量输出并没有增加。换句话说,即便将来有一天地球要去“流浪”,也不能让太阳“背锅”。
在过去超过45亿年的时间里,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的确一直是天气、气候和地球生命背后的驱动力。按照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的说法,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最基本的能量源,也是空间天气扰动的主要源头。太阳辐射变化影响着大气运动,也带来地球冷暖变化、四季轮替。
不过,最近地球上观测到的气候变暖,却不能归因于太阳活动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在今年世界气象日致辞中就提到,地球上的冰雪融化和海洋升温,是由大气中的长寿命温室气体驱动的。
具体来看,2017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百万分之405.5,并在继续上升。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总辐射强迫气候增温效应增加了41%。在过去的10年中,二氧化碳在增加的辐射强迫中约占82%。
按照佩蒂瑞·塔拉斯的说法,如果延续目前温室气体浓度增长的趋势,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可能上升3℃至5℃,远高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控制在2℃以下,并尽可能接近1.5℃。
3月21日,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联合编写的《中英合作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气候风险指标研究》报告发布,其中提到,如果各国继续推行现行政策会使世界处于高排放路径,会导致2100年全球升温5℃,“最坏情况”为升温7℃。
这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风险。佩蒂瑞·塔拉斯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大多数陆地和海洋区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大多数人居地区出现极端高温的现象将增加,一些地区将出现更多强降水,而有些地区将有更大的干旱和降水不足的可能性。
相比于《流浪地球》里的太阳膨胀巨变,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华说,全球变暖并不仅会带来高温热浪,还有干旱、严寒、暴雪、超级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当原有的自然规律被打破后,“老天爷”就时常“不按常理出牌”了。
那时,无论在地方日常层面还是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气候变化都可能导致极端高温现象的增加以及新的温度纪录。正因为气候变化,一年中热浪将出现得更早、结束得更晚,并日益频繁和剧烈。
刘雅鸣说,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挑战,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的基础能力、预报的核心技术能力、信息的有效覆盖能力、风险的科学防范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虽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正如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研究员申彦波所说,环绕太阳的还有其他的行星,如木星、金星、火星、水星、土星等,它们也都有来自太阳提供充足的能量,之所以没有生命的繁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大气层。
还是要先“扫好门前雪”!地球真要“流浪”,外面的大气也得带着跑,人类的生命才能够继续延续。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选项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如果延续目前温室气体浓度增长的趋势,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就会上升3℃至5℃
B. 如果各国继续推行现行政策会使世界处于高排放路径,未来全球将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C. 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总辐射强迫气候增温效应增加了41%。在过去的10年中,二氧化碳在增加的辐射强迫中占82%。
D. 高温热浪、干旱、严寒、暴雪、超级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都是由全球变暖带来的。
【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某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地球上的冰雪融化和海洋升温是由大气造成的,那为什么又说“地球如果要‘流浪’,大气也得带着跑”。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帮助某同学解惑。
9、请以“这就是经典”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①从书籍的推介、评价、感受等方面组文。内容充实,调理明晰;
②写楷体字,卷面整洁。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