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基隆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B.“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C.经过22年的建造,有“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6日在中国贵州正式启用。

    D.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对于期刊编辑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承担责任。

  •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鱼虾而友麋鹿

    A.吾从而 B.先破秦入咸阳者

    C.众不能堪,抶而 D.阙秦以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阿里云全球计划扎根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覆盖全球17个区域,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众多人才,让中国科技获得高速发展。

    B. 《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作品,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时横空出世,让大众眼前一亮。

    C. 2015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个历史上乡村教师队伍支持计划,300万乡村教师因此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D. 铁路部门一个个温暖民心的好政策接连出台,一项项惠及百姓的措施接连到位,极大地增加了百姓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驻村规划师(zā)进乡野,发掘出乡村的(bǐng)赋潜力,为乡村量身定制了一份通向美好明天的长远规划,以润物无声的“陪伴式乡建”,开阔了村民眼界,提升了村民素养。

    B.锚定航天强国目标,(bì)画航天盖图,我们要以航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引领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标准、可持续、为人民增福(zhǐ)的航天事业。

    C.不要只羡慕人光鲜后的甜,而无视人背后努力时的苦:世界上哪有一(cù)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zu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把握良机。

    D.北京冬奥赛场上,我国运动员奋(jí)扬帆,与世界最高水平运动员切(cuō)技艺,展现了自信、奋发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竞技对手的高度尊重,受到了场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

  •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然而让人__________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__________。有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__________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回应着:“好,好,明天就用快递邮寄出去。”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以汤的味道去__________孩子的成长岁月。

    A.叹为观止 如痴如醉 央求 浸润

    B.叹为观止 魂牵梦萦 哀求 浸透

    C.啧啧称奇 魂牵梦萦 央求 浸润

    D.啧啧称奇 如痴如醉 哀求 浸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半堵墙

    戴志刚

    ①半堵墙,像一个参透世事的高僧,静坐在临澧县佘市镇这个叫黑胡子冲阴冷潮湿的角落,任世人揣测,不语自威。准确地说,已不能说是墙了,只是一截残垣断壁。旧时的青砖,老式勾缝广灰,墙基下还留着一段红砂岩门斗。这些都是典型的前清大户人家建筑标志,沧桑的岁月像一位大师,仅仅用这寥寥几笔痕迹轮廓,便足以让前往的人们想象复原这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②是的,只有半堵墙,历史还没有残忍到毁尸灭迹的地步,好歹还留下了这点仅存的证据。正是在这半堵墙外延和上升的空间里,便是被毛泽东誉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之称的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丁玲女士的“血疤”故居,那支能抵“三千毛瑟精兵”的“纤笔”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书写一生的传奇。

    ③丁玲本姓蒋,其家族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传奇色彩。传说蒋家是李自成后代,当年闯王被清兵追杀至湖南安福县一村庄,仓惶中令爱将李过以藏宝图为襁褓将自己的小儿子寄托给当地没有儿子的蒋家,自此蒋家暴富。至清道光年间已是富甲全国的三个半财主之一,上京城有专用官道和专用驿馆,财富显赫可见一斑。姑且不去考证丁玲是否为李自成后人,但她的骨子里确有闯王当年的反叛与霸气。丁玲母亲佘曼贞当时也是一个奇女子,结婚生了丁玲后,还到常德女子师范速成学校读书,和同班同学向警予结拜姐妹,成为心腹之交,后来两人一起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可以说,丁玲能有后来云涌风起的一生和著作等身的作品,与其母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你可以想象得到,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小脚女人能带着年幼的女儿,义无反顾地到处求学,那份果敢,那份勇气,以及当时给当地造成的轰动,都应该是原子弹氢弹级别的。丁玲应该庆幸有这样伟大的母亲。  

    ④但是此时,这半堵墙才是主角,是我们膜拜的对象,尽管它如此瘦弱地蜷缩在旁边那栋带着不锈钢门窗二层小楼的山墙外。铅华洗尽,它的瘦还是掩不住曾经坚强的风骨,它的弱也藏不住过去的光鲜和显赫。它是文学的维纳斯,它的残缺,正是它的美。这堵墙只是当年蒋家大屋场二百多间房屋中最普通的一堵边墙,你可以想象它当年所连接部分的辉煌,那种雕龙画凤的雍荣华贵,那种廊柱石狮的威严震慑,你甚至还可以感受那时尚还学步的小丁玲吃力地翻过那一道道又高又宽门槛时呼出的气息。是否,丁玲的母亲,是受够了当时这深宅大院里的道道关卡,厌倦了无数堵高墙所形成的闭仄萎蘼,在无数次抗争之后,终于带着不谙世事的丁玲,化为两只自由快乐的小鸟,飞向了广阔的世界,飞向了梦想花开的彼岸。

    ⑤半堵墙,代表的是一个历史的符号。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疯狂的年代,被打倒的丁玲身陷囹圄,已无力保护她这座贴着封建标签的出生老宅。于是,在一阵阵破“四旧”的怒吼中,那些精致的挑檐飞角,那些庄重的高墙画栋,还有一代女中文豪幼年的梦境,都如五千年里那些来来去去的事和人一样灰飞烟灭,只留下这个让人臆想的符号,如断臂维纳斯,任前来膜拜之人肆意神马。悲怆也罢,惋惜也好,历史已无可更改。于是,半堵墙就成了一块碑,一块无字的丰碑,当年的蒋家大院和与它相关联的人,在潮起潮落的历史长河里,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⑥半堵墙,承载了太多的丰润和厚重。那些墙内曾经风云一时的人们,早已化为冢内枯骨。那些墙内曾经纸醉金迷的生活,也早变成了岁月幻影。只有这半堵墙,以一种风雨不朽宠辱不惊的姿态,伴随着它曾极尽呵护过的丁玲女士笔下那些如沙菲女士、张裕民、程仁等艺术形象,在时间的打磨里愈来愈珍贵,越来越永恒。实际上,很多看上去没有生命的东西,其实越具有永恒的生命,人与自然风物相比,终究是渺小的,也是短暂的。比如这半堵墙,历尽几个朝代更替,历尽数度沧桑风雨,尽管惨遭浩劫十去其九,残存的身段里却依然保留了骨子里高贵、沉稳的特质,让你不得不叹服,不得不仰慕。于是,人便寻找另外永恒的方式,比如丁玲,就用她曼妙的文字、聪颖的智慧和绚烂的传奇,获得了生命永远的延续。  

    ⑦经典无须完美,半堵墙已足够惊艳百年。有些东西,要求得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就是像这半堵墙,你想让它回复当年盛世时的风韵韶华,其实你已折断了自己的思想翅膀。

    1联系上下文,请解释“它是文学的维纳斯,它的残缺,正是它的美”一句的含义。

    2文章第段并没有写到“半堵墙”,作者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3在作者的眼中,“半堵墙”具有深刻的内涵,请具体分析。

    4请联系全文,分析作者借“半堵墙”所表达的思考与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在《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观点。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表现急流瀑布飞奔而下,冲击山崖,发出雷鸣般响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比喻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2)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的“______”与“今之众人”的“______”进行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天气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蜀道附近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在豪迈之中,又有些微不满之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对比写自己与同学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以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当年的衣着之差以及自安心态。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水十分秀美,如“____________”一句就写出了春冬之时江水青碧的颜色。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范山人归泰山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生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运用铺叙手法描绘范山人抱白鹤回泰山的景致,不仅赞叹人鹤的形象之美,还寓有诗人求仙学道之意。

    B.颔联写诗人看着范山人抱白鹤离去,与自己的距离由近在咫尺了然在目到渐行渐远,直至远远看到他行至崖间。

    C.颈联紧承颔联写范山人虽越行越远,但诗人登上高处的天门攀上近处的日观峰,对范山人的身影依然目有所及。

    D.尾联写人鹤皆去,伫立送行的诗人面对眼前一幅云朵遮白鹤、人影望不及的远景,不禁油然而生惆怅迷惘之情。

    【2】整首诗以范山人的行踪为主线,涉及景致色彩鲜明,诗人以此刻画出范山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目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之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徐幅不视。故进往京师,颇乏。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①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然进奇,虽得待诏,变轗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淡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选自毛失舒《戴文进传》,有刪改)

    (注)①煌煌:辉煌光亮的样子。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工之   妒忌 B.故进住京师,颇乏   穷苦

    C.肖状精奇,倍常工   通“值”,价值 D.然进奇  数字

    2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似赤足朝延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B.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C.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D.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似赤足朝延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突出了戴进虽坎坷穷乏,却学画有成,名髙一时,字行间不无钦敬之情。

    B.本文所择二事,事小旨远,遗言政治生命的沦落,一言艺术生命的勃发,一沉一浮,一辱一荣.粗线条地勾勒了画家的形象。

    C.弃锻学画一节,生动揭示了戴进学画的原因,并体现了他的豪情。

    D.作者描写宣宗鉴赏戴进的画,目的是体现宣宗是一个借画识才的贤明君主。

    4把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2)彼惟煌煌楚耽,安知工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位加油站工作人员说:我工资不高,但我勤俭持家,孝顺长辈,呵护小孩,我们小家过得幸福美满;这谈不上对祖国有多大贡献,但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热爱我们的祖国,就像热爱我们的母亲一样。

    材料二:

    1937年7月28日,南开大学、南开中学遭日军轰炸,正在江西某空军基地紧张备战的张锡祜得知消息后,给父亲张伯苓(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写信道:“去年十月间大人于四川致儿之手谕,其中有引《孝经》句‘阵中无勇非孝也’……望大人读此之后不以儿之生死为念!”12天后,张锡祜以身殉国。得知噩耗,张伯苓怔了许久后说:“吾早以此子许国,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讲话稿用于班会上交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