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大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力拉崩倒之声 方位词,中间   B. 又何焉   参与

    C. 令吴广之次所旁   暗中   D. 立有   一会儿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靸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是一个丰盈饱满的时代,太多的诱惑横在眼前,      。一个富贵享乐的人,      。一个安贫乐道的人,      。一物一风流,一人一性情,每个人落在红尘,都有一份自我的追求。

    ①醒者会更醒 ②让醉者会更醉 

    ③他却有种满足的快乐 ④他却常常感到空虚落寞

    ⑤看似拥有了世间许多的华丽 ⑥所得到的只有一些微薄的片断

    A. ②①⑤③④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②①⑤④⑥③   D. ②①④⑥⑤③

     

  • 4、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A.细(nì)          (xiāo)烟       (niǎo)水

    B.(juē)着嘴     (diǎn)       脱缰(jiāng)

    C.(líng)角        (lǒu)       (wéi)眉

    D.(sǔn)指头     (zhǔ)咐       白洋(diàn)

  •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苏州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合称,两者又俗称为说书。评话是历史社会的个人注解,有点   ;弹词是人情世故的公共关系,好像小鱼吃大鱼。其中之美,高手表现得   。游刃有余,评话话到云深处;   ,弹词弹出书峰青。

    A.小题大作  炉火纯青  得意忘形   B.大材小用  淋漓尽致  得意忘形

    C.小题大作  淋漓尽致  得意洋洋   D.大材小用  炉火纯青  得意洋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与农民共富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议题,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难富起来的群体是农民。没有乡村振兴,不可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没有农民的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亦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走向共同富裕大局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促使农民稳步走向共同富裕。

    首先,应将乡村振兴全面融入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政策体系并全方位推进。就像深度贫困地区与绝对贫困人口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一样,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短板弱项仍集中在农民农村。因此,乡村振兴应当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在巩固脱贫攻坚基础上实现全方位跃升,应当按照城乡统筹、优先乡村的取向将乡村振兴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政府、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同时发力的大格局,并遵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原则全面推进。

    其次,应继续用精准扶贫的理念指导乡村振兴并精准施策。乡村振兴是在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实现农村发展全方位升华的国家战略行动。脱贫攻坚成功实践的经验表明,乡村振兴也不能例外。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与乡土文化差异也很大,乡村振兴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行稳致远。因此,在目标明确和宏观政策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当前特别需要找到适合各地的实践路径,拿出更有效率的行动方案,以持续不断地缩小城乡差距,不断促进并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发展。

    再次,要抓住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要从重硬件投入转向软硬件投入并重,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普遍存在着缺教师、缺医生、缺农业技术人员、缺经营能手、缺乡村治理能人的现象。这种局面不仅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个别地区在摘掉贫困帽子后还可能因外援人员减少而停滞甚至返贫。可见,乡村振兴的关键正在从物转变成人,培养本乡本土人才并激发其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只有培养成百上千万有用的乡土人才,同时引导城镇人才下乡,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是要从重经济建设转向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必须有相应的产业支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乡村社会建设显得同等重要。因为社会建设如果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将陷入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态,物质丰裕不可能自动带来精神丰盈,进而会出现内生动力弱化、乡风文明衰退、凝聚力衰减,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乡村振兴中应当提升对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特别是要促使乡村治理、社会服务与乡风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才是符合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同富裕要求。

    三是要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2035年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实际上已经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清晰的预期,但还需要尽早确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间表与路线图,特别是需要尽快扫除阻碍城乡之间人员、货物、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壁垒,真正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一体繁荣,稳步迈向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

    总之,中国制度的确定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忽略乡村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更不会让农民掉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只要形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格局,运用好精准施策的武器,亿万农民一定能够伴随乡村振兴而步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境界。

    (摘编自郑功成《以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共富》)

    材料二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加快整个农食系统向高效、高值和绿色方向转型,围绕县域发展的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市场化改革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几十年,我国用有限的水土资源保障全球将近18%人口的粮食供应。国家层面上的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市场化改革为提升农业生产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未来30年,实现“口粮绝对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自主可控”仍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及人均收入的增长,需要农业在全面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整个农食系统朝向高效、高值和绿色方向转型。在继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聚焦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区位条件、紧扣县域发展规律,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食系统的转型。

    为实现农民增收和全民共同富裕,未来农业发展需加强农业内部分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缩小工农、城乡劳动生产力差异,县域发展是支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创造非农就业,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除加快城镇化发展以外,农业内部也需要按规模和产品实现专业化分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不仅通过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为加快城镇化提供条件,也将通过整合城乡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资源为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提供条件。

    为提升农业韧性、实现低碳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结构转型,加强发展基于自然的、结合科技发展的生产解决方案,县域经济发展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需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不仅需要精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有效的实施主体和大量实践经验。在农业永续发展方面,县域的实践经验将对改善生态环境、服务“双碳”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国民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食物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盛誉黄凯南《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县域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短板弱项仍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与绝对贫困人口。

    B.社会建设如果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如内生动力弱化、乡风文明衰退、凝聚力衰减等,将导致乡村振兴陷入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态。

    C.未来30年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工作是加快整个农食系统向高效、高值和绿色方向转型。

    D.促进县域发展将对加强农业内部分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缩小工农、城乡劳动生产力差异起到关键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乡村振兴应当依靠政府、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同时发力。

    B.引导城镇人才下乡与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为加快城镇化提供条件,都是谈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C.找到适合各地的实践路径,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与县域经济发展要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并不矛盾。

    D.农业现代化需要整个农食系统转型,但“口粮绝对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自主可控”仍是重要基础和保障。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乡村振兴”的一项是(       

    A.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认为,在农村自主发展的条件下,要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再分配职能,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农民在权利和福利层面与市民等值。

    B.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认为,世界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东北地区要依托有利条件,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先导区,具体而言,即是要发展全域有机农业。

    C.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吴江认为,破解东北人才困境的关键需要提升我们现代治理能力,从人才管理到人才治理,仅一字之差,却是人才战略实施根本反映。

    D.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认为,推进东北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是生态资源再定价进入到生态经济新阶段的重要手段。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的《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典故,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生死都要相报的忠心。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其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品格。

  • 8、补出下列句中的空白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用_________总结所描绘的壮美湘江秋景图。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用晋国曾不守信用、忘恩负义的史实提醒秦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文中易水饯别时,荆轲慷慨悲歌:“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荀子的《劝学》一文中,阐明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一文中,通过描绘江上微风习习和水面的平静,表现作者优哉游哉,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

    (3)李白等《蜀道难》中,写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艰难曲折的天路的诗句是“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橡,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边疆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2)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濂说明自己穿着破旧的衣袍,处在华服锦绣的同学之中,毫不艳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问题。

    (中吕) 普天乐·翠荷残

    滕宾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1该散曲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散曲中的“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曲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用贤,字汝师,常熟人。父承谦,广东参议。用贤举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万历初,授检讨。张居正父丧夺情,用贤抗疏曰:“臣窃怪居正能以君臣之义效忠于数年,不能以父子之情少尽于一日。臣又窃怪居正之勋望积以数年,而陛下忽败之一旦。莫若如先朝杨溥、李贤故事,听其暂还守制,刻期赴阙。庶父子音容乖暌阻绝于十有九年者,得区区稍伸其痛于临穴凭棺之一恸也。国家设台谏以司法纪、任纠绳,乃今哓哓为辅臣请留,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创异论。臣愚窃惧士气之日靡,国是之日淆也。”疏入,与中行同杖除名。用贤体素肥,肉溃落如掌,其妻腊而藏之。用贤有女许御史吴之彦子镇。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之彦大喜。居正死之明年,用贤复故官,进右赞善。江东之、李植辈争向之,物望皆属焉。而用贤性刚,负气傲物,数訾议大臣得失,申时行、许国等忌之。寻充经筵讲官。再迁右庶子,改南京祭酒。荐举人王之士、邓元锡、刘元卿,清修积学。又请建储,宥言官李沂罪。居三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以吏部郎中赵南星荐,改北部。寻以本官兼教习庶吉士。用贤长身耸肩,议论风发,有经济大略。苏、松、嘉、湖诸府,财赋敌天下半,民生坐困。用贤官庶子时,与进士袁黄商榷数十昼夜,条十四事上之。申时行、王锡爵以为吴人不当言吴事,调旨切责,寝不行。家居四年卒。天启初,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B.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C.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D.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情,同丁忧,朝廷于大臣丧制未终时,召出任职;或者不必弃官去职,素服治事。

    B.抗疏,为中国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之时所采取的一种直言不讳的进谏方式。

    C.台谏,指台官和谏官,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等为谏官。

    D.建储,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世袭制的封建社会里,确立皇族的人为皇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用贤为官刚正,建言不惧权要。对于张居正“夺情”一事,他极力反对台谏的背公议而徇私情的态度,认为皇帝应该让张居正回家服丧以尽孝心。

    B.赵用贤很有威望,得到众人信赖。在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他便官复原职了;江东之、李植等人竞相追随他,纷纷保举他,此时众人都希望归向于他。

    C.赵用贤慧眼独具,擅长举荐人才。在晋升右庶子、改任南京祭酒之后,他所举荐的王之士、邓元锡、刘元卿三人既有很好的操行,又兼具才华与学问。

    D.赵用贤关心民生,建议被斥未行。他和袁黄为吴地人的生计十几个昼夜筹谋良策,最后虽然所谋之计遭到罢斥未能施行,却也可见他的一片为民之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若如先朝杨溥、李贤故事,听其暂还守制,刻期赴阙。

    (2)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新冠肺炎已在全球肆虐长达半年之久。截至5月17日,全球累计确诊470余万人,累计死亡30余万人。应对新冠疫情,全球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积极防控,另一种主张“群体免疫”。

    你赞同哪一种呢?请写一篇论辩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