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桃园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仅仅根据自己眼前的需要而任意主宰其他生物的命运,在这个主宰和统治的过程中,偶尔除了不知趣的农夫被他的马踢了一脚或被细小的病毒把一部分人击倒在地外,人类总是在胜利。

    B.在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七台河市队选手范可新以2分16秒024的成绩获得冠军,打破了原世界纪录。

    C.19日1时30分起,人们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各类学校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合作,而且国内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

  • 2、下面语段中,填入“( )”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战歌却嫌凄婉,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 )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

    A.句号 B.叹号 C.逗号 D.省略号

  • 3、下列对《无衣》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章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章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章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恰逢。

    B.可乐也      信:诚,确实。

    C.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多,这里指“热闹”。

    D.感慨之矣       系:附着。

  •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沐阳二年   宰:治理

    B.说当时某狱   决:打开

    C.代为筐箧   治:备办

    D.母闲居   奉:侍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漳的前世今生

    彭程

    在鄂西北南漳县,我走入了汉语成语的一处源头。

    历史文化名城襄阳辖下的这个地方,是楚国的发源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西周王室封熊绎为楚子,都城荆山丹阳,据考证地点就在今天的县城外不远。几代之后,随着部族实力加强,开始不断开疆拓土,逐步灭掉了周边的多个诸侯国,数百年间,从受封之初一处极其狭小的区域,出荆山,越汉水,崛起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泱泱大国。一直到楚文王迁都郢之前,楚国八百年的时光,有三百五十年是以此地作为中心,十七代国君都在这个“荆棘围而城之”的简陋之处,教民稼穑,筹谋攻伐。如果以人生作为譬喻,这一时期的楚国历史,仿佛一个人从幼年成长为青年。

    这一处楚国立国的封邑,当年是穷边僻壤,自然环境恶劣。《左传·昭公十二年》中这样记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作为后世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筚路蓝缕”最初却是楚国先民艰辛而坚韧的生存境况的写照。

    战国群雄逐鹿,楚国最终还是被更为强大的秦国翦灭。一条流经县境的百里长渠,见证了秦楚之间的争逐征战。南漳之行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武安镇谢家台,这里就是长渠的渠首。长渠又称白起渠,以当时秦国最高军事首领白起的名字命名,他率大军攻打百里之外的楚国鄢郢,久攻不下,便在此处的蛮河河段上筑坝挖渠,引水破鄢。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

    时光移易,曾经戕害无数生灵的军事工程,在此后世代中变成了一条效益良好的灌渠,造福流域内一代代的百姓。干戈化为玉帛,历史又一次显现了其吊诡之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就是整修恢复白起渠,让自晚清以来逐渐荒废的古渠重新焕发了活力。就在几年前,它还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时值仲夏,南方炽热的阳光喷洒下来,汗流浃背。停下脚步稍作歇息,手扶在身边墙垛粗糙坚硬的条石上,目光投向一河之隔的对面山峰。青翠蓊郁的坡面仿佛一面巨大的屏风,又在下方幽深清澈的河水中投下倒影,绿意沉沉,望上去心中似乎骤然被注入了一丝清凉。

    这个地方,是一个叫作春秋寨的古寨。崇山峻岭,地势险峻,让南漳拥有多达上千座古山寨,集防御与居住功能为一体。春秋寨据称最早筑建于楚国时代,现存遗址为明清时当地山民为躲避战乱重建,主体结构保存尚好,有一百五十多间石头房屋,城门、碉楼、祠堂、居室、瞭望台等依次排列,清晰可辨。寨子依鲤鱼山山脊走势迂回而建,呈条形布局,长约一公里,一面临山,三面被茅坪河环绕,从高处寨墙垛口探头俯瞰,但见断崖陡立,绝壁如削,令人胆寒。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如此逼仄的空间中,却有两间石屋被作为学堂,大约分别相当于初级班和提高班,教老幼寨民乡亲识字习文,通书达礼。可见在至为艰苦的境遇中,文化和伦理在人们心中也一直占据着极其崇高的位置。

    隔着一道茅坪河,对面山巅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关公塑像。相传三国时关羽曾经在这里苦读《春秋》,春秋寨名由此得来。这个中国民间最为知名的战神的名字,将我的思绪向后推进了数百年,历史的眉目更为清晰。

    襄阳这一带,是公元三世纪三国时代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而南漳可以说是三国故事的源头。在县城外不远的玉溪山下,一个地方叫作水镜庄,名士司马徽当年就在此隐居和讲学。他向前来拜访的刘备举荐了自己的弟子诸葛亮和庞统,称许两人为“伏龙”和“凤雏”。得到良材辅佐,刘备羽翼日渐丰满,终于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一。如今的水镜庄遗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背倚一面数仞高的陡壁,浓荫匝地,流水潺潺,清幽绝尘。庭院内分布着荐贤堂、水镜祠、三国故事碑廊等汉代建筑风格的景点,附会着史书里的种种记载。

    我们一行是在高铁南漳站开通的第三天,从北京乘车来到这里的。从燕赵北地到荆楚南国,仅仅用了五个小时,这是三国时代的人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几天中不间断的行走,让有关变化的感受变得具体而寻常。头一天,在春秋寨所在地的东巩镇,我们参观了一个占地约三百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眼望不到头的温室大棚中,一截截大小尺寸相同的椴木菌棒,被整齐地排列好,层层叠叠摞放在一个个木架上,鳞次栉比,横平竖直,仿佛一垄垄的庄稼。距此不远,是这家菌业公司的加工车间,所生产的干制香菇、干制黑木耳、食用菌酱等,大部分都外销东南亚。主人端出烘烤的香菇请大家品尝,拈起一颗投进嘴里,酥脆可口,香味浓郁醇厚。

    如果不是听人介绍,我们无法想象,眼前秀丽恬静的田园景色,曾经千疮百孔,创痕累累。这里煤炭资源丰富,采矿曾经长期作为镇上的支柱产业。很多年中,裸露的矿坑仿佛是一张张漆黑的大口,吞噬了周边的山林农田。近年来,生态环保理念的大力践行,催生了食用菌种植等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好处,以真切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颠扑不灭的理念。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左传》的记载交代楚国立国的历史,是为了表现楚国虽环境恶劣,但历史悠久、百姓坚韧,同时解释了“汉语成语的一处源头”。

    B.白起渠由战争工具变成造福百姓的灌渠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叙述隐含作者对南漳摆脱过去艰辛、创造美好生活的欣喜。

    C.春秋寨虽逼仄仍建有学堂,寨名由关羽在此读《春秋》而来,这表明南漳是个在困苦中仍尊崇文化伦理、文化香火绵延不绝的地方。

    D.文章对春秋寨和水镜庄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展现了这两处遗址或险峻雄奇或清幽深沉的自然风貌,凸显了它们深厚的历史底蕴。

    【2】文中第二段画线部分体现了哪些语言特色?请加以分析。

    【3】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中“前世”“今生”各自的含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月亮是美丽的象征,在古典诗词中诗人用“月”创造了丰富优美的审美意境。曹操《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皎洁的月亮来比喻贤才,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____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沧海》中曹操看着海边景色,触景生情,豪情壮志溢满胸膛,在结尾表达情绪逐渐高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应邀为自居易演奏完毕后,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她整理琵琶、衣饰,然后自述身世,从而引起作者共鸣。

    (3)苏轼《赤壁赋》中开篇交代人物、地点、事件的一句是“_______”;结尾写苏轼与客人们醉态的一句是“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自己身居闹市而不感到喧闹的原因。

    (2)李白《蜀道难》的结尾奉劝友人即使到达“锦城”也不可久居,紧接着用“ _______________”三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现在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句子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千秋岁引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②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③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D.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感真挚感人,言近意远,空灵婉丽。风格与雄浑壮阔、沉郁悲壮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不同。

    【2】有人认为此词反映了作者积极人生中的另一面,杨慎也曾在《词品》中评论道:“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请据此分析本词丰富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义,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

    B.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古代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中的“三代”亦为此意。

    D.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辞官回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可以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D.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故而建议修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很多新闻媒体就文明习惯养成纷纷推出公益广告:“公勺公筷,文明用餐”“拒食野味,走向文明”“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尊重他人合法隐私”等等。对此,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有的说:“原先的习惯,很难改啊!”有的说:“文明习惯要从小培养,我年龄大了,有些文明习惯我不太应啊!”还有人说:“讲究文明习惯一阵风,过后就烟消云了。”这些不同声音也有一定市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以高中生身份给本市精神文明网“文明习惯大家谈”栏目写一篇文章,倡导大家“养成文明习惯,人人行动起来”,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