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全是褒义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 一文不名 博闻强记 伶牙俐齿
B.身临其境 百步穿杨 道貌岸然 一表人才
C.铁面无私 执法如山 两袖清风 一尘不染
D.扶危济困 任人唯贤 六亲不认 半途而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碎片化阅读早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与其把人们从手机、电脑前拉回到严肃的深度阅读,倒不如让读者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提高阅读质量。
B. 太原市建立商品住房预售许可审批与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相挂钩,严格控制悖离土地成本、开发建设成本的高价位商品住房入市。
C. 我省拟对不按照旅游规划开发建设、造成旅游资源严重破坏或者长期闲置的,依法予以制裁或者收回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
D. 连日来,海外舆论持续高度关注中国机构改革,普遍认为此次机构改革力度和范围都非常广,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老百姓的要求。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涯霜雪霁寒宵(jì)
B. 夷歌数处起渔樵(jiáo)
C. 五更鼓角声悲壮(gēng)
D. 人事音书漫寂寥(liáo)
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江左”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比知我们现在看地图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
B.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古代文章中,一般而言,“江”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
D. “逐鹿中原”中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C.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 洎牧以谗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修车老汉
韦名
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得血肉模糊。
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的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的,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一些尴尬: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瘪了。
那天,我本来起床就晚,正匆匆赶路,骑行到桥上时,忽感脚下变重。下车一看,轮胎泄气了。
我有些沮丧,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气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女士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
“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
“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
“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拿话损老汉——报上常讲,有些人晚上在马路上撒钉子,白天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
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
“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儿。
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
“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可否地应了个单音字。
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
“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儿,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这个老汉,特别像我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有些狡黠。
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儿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
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没多久,我再次中招光顾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
老汉修好车站起身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
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
清晨一切都还睡意矇眬,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个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
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
“你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
“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
“别再这样了!”哎!赶路要紧,而且,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车子好久没中招了。也许老汉的丑事被我撞破,良心发现,不再撒钉子了,他的生意也似乎冷清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老汉了,桥下的修车摊也不见了。直到有一天,我在晚报上看到一则报道: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撒在桥面用来扎自行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怀揣着那份报纸和深深的歉意,我骑车出门,来到修车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那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和微驼的腰背。
我仿佛又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路边修车档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侧面反映了“修车老汉”身份的卑微和生活的贫困艰辛。
B.“修车老汉”对“我”简单的回应“嗯!”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表现出他的不善言辞、大度平和。
C.“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等描述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D.小说中的“我”是一位主观臆断,对“修车老汉”有误解、有偏见,心理阴暗的普通职员形象。
【2】“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小说中这句对老汉的特写反复出现,请赏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小说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希望贤才越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屈尊驾车来问候自己,并且设想了大家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馨场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当地人民忘记了战败的耻辱,在侵略者的祠堂前祭祀赛社的场景。
(3)古代文章善用朴素的比喻来说明学习之道,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用来论证“学习应该注重积累”的观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八个字凝练传神地塑造了曹操文武双全、雄心勃勃的形象。
(2)《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杜甫面对国家动荡不安而报国无门的哀伤。
(3)古诗词中常以成双入对之物反衬作者或抒情主人公孤寂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们的追求各有不同,而他致力于自我完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写出山峰高耸连绵,崖壁险峻陡峭,从而揭示蜀道之难。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信任,为国建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了楚怀王荒唐,群小嫉恨,时俗取巧的污浊、绝望之境。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歌行
(1)《短歌行》中诗人感叹年华已逝,借酒解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歌行》中,诗人用“朝露”作比,感叹留华易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诗人运用设问形式回答了什么可以解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6)《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7)《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寄郑起侍郎注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①此诗写于北宋干德(963~968)初,杨徽之被贬为外官之时。②寒食,指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故寒食、清明常并举。宋时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常外出春游,踏春赏花、荡秋千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鲜明地点出了时间,交代了赋诗的对象,暗示了诗人与郑起的亲密关系。
B.首联以“郊原”“山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叠词“寂寂”奠定了诗歌情感基调。
C.颔联寓情于景,写出了色调淡雅、风物凄清之景,与前面的“寂寂山城”相呼应。
D.尾联写诗人回望故乡,然而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强化了本诗所表达的思乡主旨。
【2】“酒”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本诗写到“天寒酒薄难成醉”,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句子,请结合全诗比较二者借“酒”来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尝监西京税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谓曰:“子有清识雅度,文约而理尽,卿相才也。”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海诸女乎?”
皇城逻卒吴清诬奏富民杀人,鞠治无状,有司须清辨,内侍主者不遣。尧俞言:“陛下惜清,恐不复闻外事矣。臣以为不若使付外,暴其是非而行赏罚焉,则事之上闻者皆实,乃所以广视听也。纵而不问,则谗者肆行,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内侍李允恭、朱晦屈法任其子,赵继宠越次管当天章阁,蔡世宁掌内藏,而以珠私示内人。尧俞以为嬖宠恩幸过失,当防之于渐,悉劾之。
前宰相蔡确坐诗诽傍,贬新州,宰执、侍从以下,罢者七八人,御史府为之一空。尧俞曰:“确之党,其尤者固宜逐,其余可以一切置之。”且言:“以陛下盛德,而乃于此不能平?愿听之如蚊虻之过耳,无使有纤微之忤,以奸太和之气。事至,以无心应之,圣人所以养至诚而御遐福也。”.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无回隐,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初,自谏官补郡,众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马光尝谓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畏焉。”雍曰:“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B.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C.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D. 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移文尧俞/使偿久之/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也指表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所取的与本名有意义关系的另一个名字,以表示其德行。
B. 未冠:尚未加冠。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未满二十岁则称为“未冠”。
C. 仁宗:中国古代王朝君主的尊号,此处指宋仁宗赵祯。
D. 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尧俞年少时很好学,许多人都十分赞赏他,认为他有卿相之才。
B. 傅尧俞清正廉明,皇城士兵吴清诬告他人杀人,他审讯后发觉不实,就要求有关官员请吴清过去解释。
C. 傅尧俞正直敢言,对内侍李允恭、朱晦、赵继宠等的违法行为都进行弹劾。
D. 傅尧俞为人忠厚,心无城府,在皇帝面前讨论政事时,没有一丝一毫的回避隐瞒。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②纵而不问,则谗者肆行,民无所措手足,尚欲求治,得乎?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黄河,泰山,是自然的形象;贾宝玉,孙悟空,是文学的形象:孔子,雷锋,是时代的形象。形象需要精心打造,形象展现了精神面貌,体现了文化层次。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白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