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D.半夜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著名摄影师张黎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自立门户”,被中央电视台委以重任,独立执导了45集的鸿篇巨制《走向共和》。
D.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正是因为过去的大折大建,给城市文脉造成了________的伤害,所以今天很多城市的更新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微更新”的方式。即在保持城市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实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微更新”不仅在工业遗产活化方面应用广泛,对历史建筑遗产的活化也有启示意义。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13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如有“老字号天堂”之称的北京大栅栏、被誉为“苏州古城活标本”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号称“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等都是大家________的星级景区,也是街区更新较为________的案例。但总体而言,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并不乐观。
A.难以挽回 守护 心知肚明 成熟
B.无法改变 守护 耳熟能详 成功
C.难以挽回 保护 耳熟能详 成功
D.无法改变 保护 心知肚明 成熟
4、下列哪位先贤在妻子去世后,在悲伤中顿悟了生死,因此“鼓盆而歌”?(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是围绕哪个民间故事展开的? ( )
A.白蛇传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牛郎织女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2层砖的墙
莫小谈
“1,2,3,4……”猴子盯着面前的那一堵墙,数墙砖,总共72层砖。再往上是电网,交错着几条高压线。
耳目发现了猴子的异常,转头向我报告,说:“猴子有阴谋。”我非常着急地请耳目坐下说话,他咽了一口唾沫说:“队长,我怀疑猴子有阴谋,他要越狱。”
“越狱?”我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是的,猴子要越狱。”耳目怕我不信,又说,“队长,猴子每天放风时,都会盯着院墙看,嘴里还不停地数着数。”
“数什么?”
“数墙上的砖。”耳目说,他特意留意了一段时间,并随着猴子的目光转换着视角,结合猴子的口型,他断定是在数墙上的砖层。
我随即查阅了猴子的档案——故意伤害罪,刑期两年半。
猴子伤害的是梁大佐,他的邻居。梁大佐家建房,将一溜儿院墙垒到猴子家的宅基上,他哪肯让步,一来二去,两人就杠上了。族里人出面调停,梁大佐就胡搅蛮缠,前三皇后五帝地往前翻旧账,把祖上八辈的破事儿都抖落出来,歪理摘下一箩筐。族人们一时也捋不出眉目,只好撂下。难怪,当事人都化骨成灰了,谁还能说得清。
案发当日,梁大佐酒后装醉,跑在村头跳脚骂娘。猴子是孝子,听不得这话,于是冲出去朝梁大佐头上擂了一拳,耳膜穿孔,是轻伤,梁大佐这回可逮住了理。“我梁某人被猴子开了瓢,以后还咋在溱水河一带混?”横竖就那一句话,“不和解,公事公办,判他几年是几年。”
猴子憋着一肚子气,悻悻地进了监狱。
按说担这罪名的人不会干出啥大事儿,用“过来人”的话说,“三两场雪的事儿,打几个激灵就过去了”。但既然得了线报,作为监区队长,我还是提起万分警惕,于是打电话向猴子的村长了解情况。村长说:“猴子是泥瓦匠,常年垒房砌墙,前段时间右脚还在工地上受了伤,平时走路看不出来,就是掏不了大力气。”村长以为是为猴子减刑,就使劲儿美言,说猴子是个老实人,被捕时说的“出来就给姓梁的放血”那句话是气话,不能当真。
听完村长的介绍,我半信半疑,心中大体有了尺寸,但村长口中的“老实人”不能当作排除他预谋越狱的依据,老实人往往办大事儿,何况他还说过“给姓梁的放血”的话。
我想,是时候会会这个“老实人”了。于是,我把猴子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问他会啥手艺,他讷讷半晌才说会砌墙。我压着嗓子,故作深沉地问他会不会爬墙,他不假思索地说:“会,从小就会,村里人谁还不会爬树翻墙?”
“你是泥瓦?”
“是。”
“砌过墙?”
“是。”
“砌墙用砖不?”
“用。”
“一块砖有多厚?”
“五分半吧。”
“那砌一堵72层砖的墙,有多高?”
“加上沙灰,差不多四米吧。”
“加上电网呢?”我追问他。
猴子好像意识到什么,头上一下子沁出汗珠。我又问他,想家不?他说想,紧接着就使劲儿摇头,像拨浪鼓似的:“不,不想,不想家。”
我起身离座,故意在他面前踱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抬手指着窗外的高墙问他:“你想没想过,不走大门,从那里爬墙出去?”猴子急了,他一边擦汗,一边不住地赌咒发誓,说自己从没动过翻墙的念头,否则天打五雷轰。或许,他认为赌咒是自证清白最好的方式。他终究是个“老实人”,绕了一百圈也没有卡到正点上,无法证明自己不具备越狱的基础。其实,我内心早已有了基本的判断,村长不是说了吗,猴子的右脚因伤掏不了大力气,连走远路都费劲,怎么可能会越狱?但我需要他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每天要数墙砖。
“我不是在数砖。”猴子说,“我是在数天。”
“数天?”
“是的,在数天。”猴子说,他是泥瓦匠,当然对墙砖很敏感,刚转到我监区的那天,他就发现高墙上的砖共有72层。从那天算起,离他刑满释放整720天。“我就天天数砖,每隔十天就用目光在一层砖上刻个印记。”猴子说,等把72层砖全刻完了,他就可以晒大墙外的太阳了。
这次谈话使我恍然大悟,彻底排除了猴子的“越狱”嫌疑,但也同时发现他的另一个心结,令猴子始终耿耿于怀的还是梁大佐,说他姓梁的侵犯我家宅子,还跳脚骂娘,兴他欺负人,就不兴我反抗?“盖在我家的那一堵墙还在,堵心,咽不下这口气。”猴子说这话时,满眼仇恨。
从那日起,我觉得如何让猴子顺下这口气,非常重要。当然,这难免会费一番周折,不过没关系,我已经交给村长操办了。具体操办的细节如何,村长没说,我也没有问,只知道猴子出狱时是梁大佐过来接的,他还为猴子准备了一身新行头,从头到脚,全套都是新的。猴子起初不要,大步朝前走着,梁大佐就一路小跑紧随其后,一直哈腰追在他的屁股后面。两人拐了个弯儿,走出了我的视线。
后来,我曾偶遇过一次猴子,问他现在忙啥呢,他说岁数大了,早干不动泥瓦匠了。聊到健康状况,他说现在身体不错,脚伤也慢慢好了。我打趣他,能爬墙不?他咧嘴嘿嘿一笑说:“能爬也没墙爬了,大佐在我回家之前就把那堵墙拆了,如今两家小院拢成一个大院落,孙辈们满院打圈跑,敞亮得很呢。”
(选自《啄木鸟》2022年06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到监区的墙有72层砖,“再往上是电网,交错着几条高压线”,这些内容都交待了监区设置着非常严密的防范措施。
B.文章在塑造耳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猴子有阴谋”属于语言描写,“咽了一口唾沫”属于肖像描写。
C.猴子面对我的盘问,着急地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自证清白,但是这种证明方式并不能使作为监区队长的“我”接受与认可。
D.猴子因梁大佐侵犯宅子而打了他入狱,文章结尾猴子在谈起和睦的邻里关系时却充满了笑意,前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2】身在牢狱中的猴子“数墙砖”,这一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针对耳目提供的猴子“越狱”一事,“我”作为监区队长,心绪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诗经·卫风·氓》以“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写出了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2)古诗词中,作者常用各种联想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眺望故垒西边,便马上联想到“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中借助特征相似的联想“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故国之思的深重愁情。
(3)成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与古诗词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乘风破浪”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离骚》一诗中,诗人以采花裁衣为喻来形容自己刻意追求完美外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即使求学之路再漫长,也都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与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学之路比起来,真是幸福多了。
(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运用两个典故既把读者带入虚渺而美好的梦境,又让读者陷入朦胧美的意境之中。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____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周瑜卓越战绩。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
如“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云中至日①
〔清〕朱彝尊
去岁山川缙云岭②,今年雨雪白登台③。
可怜至日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④,关寒马色上龙堆⑤。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注】①云中:古郡名,今山西大同市。至日:这里指冬至。 ②缙云岭:今浙江缙云县。 ③白登台:即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④雁塞:即雁门山,今山西代县西北。 ⑤龙堆:即白龙堆,古西域沙丘名,在今新疆南路的戈壁滩沙漠。
【1】本诗一共有几联对仗?以下选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2】对本诗题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羁旅诗
B.边塞诗
C.山水诗
D.怀古诗
【3】本诗在情感抒发上具有“远客之悲层层郁积”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
(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请写出书名。
【3】根据文本概括欧阳修创作五代史的背景。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9月15日,江苏人黄海涛驱车108天,行程3万公里,穿越了26个国家,把刚成为大一新生的女儿从南京送到美国西雅图大学。每年一到开学季,就会看到有的新生父母千里送行,甚至全家总动员大包小包送孩子去上大学,帮其完成报到等事务。也有的新生独自一人远赴异乡去上大学。
“送”与“不送”,请你结合自身感悟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