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汉中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D.半夜

  •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著名摄影师张黎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自立门户”,被中央电视台委以重任,独立执导了45集的鸿篇巨制《走向共和》。  

    D.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正是因为过去的大折大建,给城市文脉造成了________的伤害,所以今天很多城市的更新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微更新的方式。即在保持城市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实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微更新不仅在工业遗产活化方面应用广泛,对历史建筑遗产的活化也有启示意义。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13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________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如有老字号天堂之称的北京大栅栏、被誉为苏州古城活标本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号称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等都是大家________的星级景区,也是街区更新较为________的案例。但总体而言,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并不乐观。

    A.难以挽回 守护 心知肚明 成熟

    B.无法改变 守护 耳熟能详 成功

    C.难以挽回 保护 耳熟能详 成功

    D.无法改变 保护 心知肚明 成熟

  • 4、下列哪位先贤在妻子去世后,在悲伤中顿悟了生死,因此“鼓盆而歌”?(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 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是围绕哪个民间故事展开的?   

    A.白蛇传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牛郎织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2层砖的墙

    莫小谈

    “1,2,3,4……”猴子盯着面前的那一堵墙,数墙砖,总共72层砖。再往上是电网,交错着几条高压线。

    耳目发现了猴子的异常,转头向我报告,说:“猴子有阴谋。”我非常着急地请耳目坐下说话,他咽了一口唾沫说:“队长,我怀疑猴子有阴谋,他要越狱。”

    “越狱?”我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是的,猴子要越狱。”耳目怕我不信,又说,“队长,猴子每天放风时,都会盯着院墙看,嘴里还不停地数着数。”

    “数什么?”

    “数墙上的砖。”耳目说,他特意留意了一段时间,并随着猴子的目光转换着视角,结合猴子的口型,他断定是在数墙上的砖层。

    我随即查阅了猴子的档案——故意伤害罪,刑期两年半。

    猴子伤害的是梁大佐,他的邻居。梁大佐家建房,将一溜儿院墙垒到猴子家的宅基上,他哪肯让步,一来二去,两人就杠上了。族里人出面调停,梁大佐就胡搅蛮缠,前三皇后五帝地往前翻旧账,把祖上八辈的破事儿都抖落出来,歪理摘下一箩筐。族人们一时也捋不出眉目,只好撂下。难怪,当事人都化骨成灰了,谁还能说得清。

    案发当日,梁大佐酒后装醉,跑在村头跳脚骂娘。猴子是孝子,听不得这话,于是冲出去朝梁大佐头上擂了一拳,耳膜穿孔,是轻伤,梁大佐这回可逮住了理。“我梁某人被猴子开了瓢,以后还咋在溱水河一带混?”横竖就那一句话,“不和解,公事公办,判他几年是几年。”

    猴子憋着一肚子气,悻悻地进了监狱。

    按说担这罪名的人不会干出啥大事儿,用“过来人”的话说,“三两场雪的事儿,打几个激灵就过去了”。但既然得了线报,作为监区队长,我还是提起万分警惕,于是打电话向猴子的村长了解情况。村长说:“猴子是泥瓦匠,常年垒房砌墙,前段时间右脚还在工地上受了伤,平时走路看不出来,就是掏不了大力气。”村长以为是为猴子减刑,就使劲儿美言,说猴子是个老实人,被捕时说的“出来就给姓梁的放血”那句话是气话,不能当真。

    听完村长的介绍,我半信半疑,心中大体有了尺寸,但村长口中的“老实人”不能当作排除他预谋越狱的依据,老实人往往办大事儿,何况他还说过“给姓梁的放血”的话。

    我想,是时候会会这个“老实人”了。于是,我把猴子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问他会啥手艺,他讷讷半晌才说会砌墙。我压着嗓子,故作深沉地问他会不会爬墙,他不假思索地说:“会,从小就会,村里人谁还不会爬树翻墙?”

    “你是泥瓦?”

    “是。”

    “砌过墙?”

    “是。”

    “砌墙用砖不?”

    “用。”

    “一块砖有多厚?”

    “五分半吧。”

    “那砌一堵72层砖的墙,有多高?”

    “加上沙灰,差不多四米吧。”

    “加上电网呢?”我追问他。

    猴子好像意识到什么,头上一下子沁出汗珠。我又问他,想家不?他说想,紧接着就使劲儿摇头,像拨浪鼓似的:“不,不想,不想家。”

    我起身离座,故意在他面前踱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抬手指着窗外的高墙问他:“你想没想过,不走大门,从那里爬墙出去?”猴子急了,他一边擦汗,一边不住地赌咒发誓,说自己从没动过翻墙的念头,否则天打五雷轰。或许,他认为赌咒是自证清白最好的方式。他终究是个“老实人”,绕了一百圈也没有卡到正点上,无法证明自己不具备越狱的基础。其实,我内心早已有了基本的判断,村长不是说了吗,猴子的右脚因伤掏不了大力气,连走远路都费劲,怎么可能会越狱?但我需要他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每天要数墙砖。

    “我不是在数砖。”猴子说,“我是在数天。”

    “数天?”

    “是的,在数天。”猴子说,他是泥瓦匠,当然对墙砖很敏感,刚转到我监区的那天,他就发现高墙上的砖共有72层。从那天算起,离他刑满释放整720天。“我就天天数砖,每隔十天就用目光在一层砖上刻个印记。”猴子说,等把72层砖全刻完了,他就可以晒大墙外的太阳了。

    这次谈话使我恍然大悟,彻底排除了猴子的“越狱”嫌疑,但也同时发现他的另一个心结,令猴子始终耿耿于怀的还是梁大佐,说他姓梁的侵犯我家宅子,还跳脚骂娘,兴他欺负人,就不兴我反抗?“盖在我家的那一堵墙还在,堵心,咽不下这口气。”猴子说这话时,满眼仇恨。

    从那日起,我觉得如何让猴子顺下这口气,非常重要。当然,这难免会费一番周折,不过没关系,我已经交给村长操办了。具体操办的细节如何,村长没说,我也没有问,只知道猴子出狱时是梁大佐过来接的,他还为猴子准备了一身新行头,从头到脚,全套都是新的。猴子起初不要,大步朝前走着,梁大佐就一路小跑紧随其后,一直哈腰追在他的屁股后面。两人拐了个弯儿,走出了我的视线。

    后来,我曾偶遇过一次猴子,问他现在忙啥呢,他说岁数大了,早干不动泥瓦匠了。聊到健康状况,他说现在身体不错,脚伤也慢慢好了。我打趣他,能爬墙不?他咧嘴嘿嘿一笑说:“能爬也没墙爬了,大佐在我回家之前就把那堵墙拆了,如今两家小院拢成一个大院落,孙辈们满院打圈跑,敞亮得很呢。”

    (选自《啄木鸟》2022年06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到监区的墙有72层砖,“再往上是电网,交错着几条高压线”,这些内容都交待了监区设置着非常严密的防范措施。

    B.文章在塑造耳目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猴子有阴谋”属于语言描写,“咽了一口唾沫”属于肖像描写。

    C.猴子面对我的盘问,着急地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自证清白,但是这种证明方式并不能使作为监区队长的“我”接受与认可。

    D.猴子因梁大佐侵犯宅子而打了他入狱,文章结尾猴子在谈起和睦的邻里关系时却充满了笑意,前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2】身在牢狱中的猴子“数墙砖”,这一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针对耳目提供的猴子“越狱”一事,“我”作为监区队长,心绪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诗经·卫风·氓》以“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写出了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2)古诗词中,作者常用各种联想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眺望故垒西边,便马上联想到“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中借助特征相似的联想“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故国之思的深重愁情。

    (3)成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与古诗词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乘风破浪”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离骚》一诗中,诗人以采花裁衣为喻来形容自己刻意追求完美外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即使求学之路再漫长,也都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可以搭乘,与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求学之路比起来,真是幸福多了。

    (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运用两个典故既把读者带入虚渺而美好的梦境,又让读者陷入朦胧美的意境之中。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一日克己复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____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周瑜卓越战绩。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

    如“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云中至日

    〔清〕朱彝尊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至日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注】①云中:古郡名,今山西大同市。至日:这里指冬至。 ②缙云岭:今浙江缙云县。 ③白登台:即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④雁塞:即雁门山,今山西代县西北。 ⑤龙堆:即白龙堆,古西域沙丘名,在今新疆南路的戈壁滩沙漠。

    【1】本诗一共有几联对仗?以下选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2】对本诗题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诗

    B.边塞诗

    C.山水诗

    D.怀古诗

    【3】本诗在情感抒发上具有“远客之悲层层郁积”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

    (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请写出书名。

    3根据文本概括欧阳修创作五代史的背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9月15日,江苏人黄海涛驱车108天,行程3万公里,穿越了26个国家,把刚成为大一新生的女儿从南京送到美国西雅图大学。每年一到开学季,就会看到有的新生父母千里送行,甚至全家总动员大包小包送孩子去上大学,帮其完成报到等事务。也有的新生独自一人远赴异乡去上大学。

    “送”与“不送”,请你结合自身感悟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