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吉安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B.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艺术的光芒。

    C.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多年,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D.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哈姆莱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云霞明灭可睹   ②一食尽粟--石

    B.①我欲之梦吴越 ②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C.放白鹿青崖间   ②河汉清浅,相去复几许

    D.①春水碧天   ②取之

  •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习《论语》之前,能先阅读《孔子世家》,可以对孔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更好地学习《论语》。《孔子世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屡遭打击、排斥、嘲讽,被围困的时候也仍然壮心不改的形象。

    ①   ②   ③  ④ ⑤

    A. 如果 便 / 虽然 但是

    B. 只要 就 因此  既   又

    C. 如果 就 从而  即使  甚至

    D. /   那么  因此  甚至  哪怕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我们要有勇气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B.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C.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仅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D.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这本书的语言拒绝晦涩难懂,尽量用极简的表达,来介绍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的极简表达,画龙点睛式地给出了可以让孩子轻松记忆的要点,也给老师或家长留足了“发挥”空间——上下对比,左右参照,中华历史,世界时空,读者会感受到一种“指点江山”的快意。

    A.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

    B.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灵活的方式,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与视野,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

    C.历史书除了进入课堂的教科书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灵活的方式,进入读者的视野与精神世界,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

    D.历史书除了教科书进入课堂之外,还可以有灵活的更多方式,进入读者的视野与精神世界,比如挂在墙上的《中国通史》。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胡适先生二三事

    1917年7月,胡适撰写了大量有关白话文运动及文学革命的文章。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大力推广白话文。

    胡适身体力行,创作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在中华诗国开创了一个以“胡适之体”为特色的白话自由体新诗流派;他创作出中国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终身大事》,开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他的散文,“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他热心提倡传记文学,所写的白话传记,文字清新晓畅,具冲淡自然之美;他还率先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出版了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译本。

    由于胡适的倡导和朋友们的努力,白话文学很快取代了文言文学的地位,风行全国。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明令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胡适的白话革命大获成功。

    在北大教英国文学和英文修辞学,对留美7年的胡适来说毫不费力,难的是教中国哲学史。原先教这门课的陈汉章功底扎实,但思想陈旧。他从传说中的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洪范》。有同学问他:“照如此讲法,一门中国哲学史何时才能讲完?”他回答:“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胡适接课后,学生对他表示怀疑:“一个从美国新回来的留学生,如何能到北京大学讲中国的东西?况且才二十几岁!”谁知胡适一上来就非同凡响。这位比学生大不了几岁的新派教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上了讲台。他抛开以前的课本,重编讲义,劈头一章是“中国哲学胚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样一改,给那些言必称三皇五帝的旧脑筋以沉重的打击,用当年听课的学生顾颉刚的话说,“骇得一堂中舌桥而不能下”。

    顾颉刚听过几堂课后,认为胡适讲得不错,便找到当时最敢放言高论的同学傅斯年,要他去听一听,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老师从哲学系赶走。学历史的傅斯年听后果然觉得不错,便对那些“不以为然”的学生说:“这个人书虽然书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就这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取得了成功,那些思想保守的教师不仅没看成他的笑话,相反,选修胡适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外校学生乃至社会青年也慕名来旁听,26岁的胡适因此成了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同时,胡适以自己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由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作序,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近代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出版后立即风行海内,不到3年就再版7次,影响空前。年纪轻轻的胡适立即成了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胡适站稳脚跟后,北大便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胡适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帮助和指导进步学生。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易卜生主义》被视为“个性解放的宣言”。他借易卜生之口说:“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胡适因此“暴得大名”,成为青年心目中风头无二的新文化领袖。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4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致力于推翻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百度百科)

    ②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贯穿了胡适的一生。这种分歧的根源不仅仅在于胡适的改良主义思想,还在于胡适缺乏一种理想主义情怀。

    (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彭小瑜)

    ③1919年年底,胡适整理出新文化运动的4条纲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贡献。此后,他与被他召唤起来的、走上街头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

    (《“男神”胡适》)

    ④胡适一生中,花在思想作战上的精力太少,结果在左右澎湃的浪潮下,他的声音渐渐沦为浪花余沫。他本人也变得老惫而世故,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不能相比。这是胡适的悲剧,也是中国自由主义者的悲剧。

    (台湾历史学家李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由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言论、做法可知,胡适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他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青年人的思想,不能让青年人自由发展,必须废除。

    B.有些思想守旧的北大老教授准备嘲笑教授英国文学、英文修辞学和中国哲学史三门课程的年轻胡适,但最终胡适通过个人的努力让自己成为被学生称赞的老师。

    C.文章引用傅斯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傅斯年认为胡适虽然读书少,但讲授中国哲学史体现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二是告诫学生们不能把胡适赶出哲学系。

    D.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身体力行,大力推广白话文,由于他的倡导,白话文学很快取代了文言文学的地位,他的白话革命也得到了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支持。

    E.胡适最终与被自己召唤、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的具体原因至少有四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解、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改良主义思想、缺乏理想主义情怀等。

    (2)作为一位“新文化领袖”,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作为一篇他传,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实,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8、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

    (1)________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二章》)

    (4)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5)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论语七则》)

    (6)______,燕尾绣蝥弧。(卢纶《塞下曲》)

    (7)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间词话》)

    (8)_______________,勇忮而不成。 (《庄子 齐物论》)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 11、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蒹葭萋萋,______。(《诗经·_____·蒹葭》)

    (3)北宋诗人黄庭坚长于用典故,在《登快阁》中使用伯牙、子期、阮籍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摘红英

    赵汝芙

    东风洲,红梅折。画帘几片飞来雪。银屏悄,罗裙小。一点相思,满培春草。

    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长安道,萧声间。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1】对这首词上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梅是美好青春的象征,“红梅拆”是说红梅已渐次凋落比喻青春易逝暗示女主人公对青春易老的惋惜和哀伤。

    B.“画帘几片飞来雪“,把雪花比作凋零的梅花,翻舞的雪花有几片吹落在闺房的画帘上,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光流逝的哀伤。

    C.“银屏”,银屏代指房,“悄”字既写房环境,又衬出主人公孤寂的内心。”罗裙小“即衣带渐宽之意,写出了主人公憔悴之状。

    D.“一点相思,满塘春草”,把相思比作春草,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在外行人的思念之情浓烈,如同屋外满塘春草生机不可遏制的情形。

    【2】词的下片用直接的叙述来表达女主人内心的情意,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写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言秦所以失丙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薅,尉尽不能对。虎屡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麈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文帝乃止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其后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令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洗之则已令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曰:“廷尉当是也。”后帝崩,景帝立,张廷尉事景帝岁余,为淮南王相。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不准行人过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而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

    B.孝文是汉文帝的庙号,他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繁盛局面。

    C.谒者是皇帝的侍从人员,负责宾客迎送、接收奏章、通报传达等,主官称“谒者仆射。

    D.二世指秦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任用赵高实行酷政,最终激起陈胜、吴广起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初仕不顺,后受赏识提拔。他做骑郎十年不调职,后经推荐做了谒者,又因向文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受到提拔。

    B.张释之劝阻文帝,不以口辩用人。文帝想提拔对答如流的啬夫,张释之指出这样做会让天下人重口舌之能而不踏实做事。

    C.张释之不畏权贵,弹劾太子犯法。太子与梁王到了司马门却没有下车,张释之以“不敬”罪弹劾他们,然后阻止他们进宫。

    D.张释之秉公执法,不惧文帝怒气。县人惊扰了皇帝车驾,在皇帝发怒责怪他处罚太轻时,张释之依然坚持按照律法处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

    (2)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封书信,承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友如同面聚。一封书信,抒写了心志情怀,使忙碌于纷杂俗务的我们心生敬意。一封跨越时空的书信,是否也在盼望一份文字的回复,一段思想的交流……

    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个写一封回信,以新疆雪莲中学高三(1)班学生李云飏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初中课文《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的一封书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封信里的世界,没有喧闹浮躁,只有自然安静、和谐美妙;这封信里的吴均,没有追名逐利,只有内心纯净、与世无争,只有精神自由、志趣高洁。

    ②当初作家余光中曾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写过一封信,孩子,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③清华大学“树洞”里流出的一封信被誉为“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该信记录的是这位寒门学子艰辛求学的琐事。与囊中羞涩留下的困苦记忆相比,这位清华学子更感恩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与支持,并写道: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