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社会都需要生育来持续,因此血缘社会用生育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B.社会变迁,生育社会化将大大削弱血缘的作用,血缘社会也将随之改变。
C.血缘所决定的你的父母,既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也是你的机会。
D.我们在方向上划分的尊卑,表明位置上的远近仍然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
2、“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下列书籍可以归入“子”部的是( )
A.《尚书》
B.《论语》
C.《老子》
D.《汉书》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方苞治学围绕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尊奉程朱理学,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礼。
B.后来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以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和完善,影响深远。
C.清代统治者为克制知识分子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D.方苞的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较有现实意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目前,整个狗年春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各类创新节目正紧锣密鼓地在央视排练,冯巩、蔡明、潘长江正夜以继日地彩排新小品。
②由于持续数日低温降雨天气,物流出现大面积延误,导致市面上各种生产物资价格上涨,一时间洛阳纸贵。
③电影《战狼2》获得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导演吴京表示,《战狼2》的成功,是因为有个声情并茂的好剧本,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④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天性中独具的那份敏锐和柔情,余光中的作品饱含着对故土的依恋,勾起了几代华人的莼鲈之思。
⑤烟花三月固然是下扬州的好时节,但春暖花开时旅行者未免过多,莫如初夏时迎着细雨清风品古城、游运河,犹如邂近一场温婉的南柯一梦。
⑥李老师对来自各方面的刁难从容应答,面对主持人巧妙设置的障碍,能够举重若轻,一一化解,真可谓妙语连珠,金玉满堂。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5、“我未出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中哪个字是错的?( )
A.出——成
B.俱——都
C.如一一平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素来为礼仪之邦、重情族群,华夏儿女自古便有寻根认祖、念旧怀乡的深厚情结。“怀乡”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母题,可谓渊源有自、由来已久。从先秦时代《诗经》里征人思妇的反复歌咏,到现代诗人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轻吟,乡愁一直是古今游子吟唱不尽的主题。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难以计数的怀乡思归的优秀诗篇。翻阅《诗经》,那些被迫远行的游子征夫们在旅途中因思乡念亲而发出的吟唱,千载之后读来仍具感发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既说明当时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同时也体现出怀乡主题本身所具备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崇高的文学价值。
说到古代怀乡诗词,便无法绕开唐代。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唐文士于盛世下所蓄积的丰沛才情如火山般喷涌,而“怀乡”无疑是涌动情感的源头之一。唐朝又是漫游之风盛行的时代,大量文人墨客怀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游走四方,他们往往自幼便读书山林寺院之间,成年后有些怀着报国立功的满腔热血从军边塞,有些因公务在身而宦游异乡,抑或是历经宦海沉浮后退隐而浪迹四方,笑傲烟霞……总之,唐人的游历经验相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格外丰富。充满“少年精神”的大唐文士们拥有敏感的心灵、细腻的感受力以及超凡的想象力。这一切促成了唐代诗坛成为古典怀乡诗的巨大宝库,荟萃了怀乡诗的精华。
随着大唐王朝的覆亡,进入五代十国之后,时局愈加板荡,连年战乱,不少文士离家逃亡,流离失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词的文体形式,来抒发心头挥之不去的亡国恨与思乡愁,其中五代与南唐词人的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身为亡国之君,却在词的创作上展露出卓越才情,留下了诸如《虞美人》、《望江南》、《浪淘沙》等大批抒写亡国之殇与故国之思的词作,用情深挚且手法高妙,成为词学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大家。作为皇帝的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但这位工书擅画、精通音律又爱好诗词文赋的一国之君,“词中之帝”的称誉却当之无愧。遭遇亡国变故的李煜将日夜纠缠于心间、深重到无法承受的乡愁都倾注在了词里。
宋代以后怀乡羁旅之愁依然是诗词吟咏的核心主题。相对于唐人,宋代文士更擅长用词来抒发怀乡思绪。知名的宋代文学家几乎人人都有怀乡词。无论是范仲淹的《渔家傲》、欧阳修的《青玉案》,还是苏轼的《临江仙》,抑或是陆游的《渔家傲》、辛弃疾的《念奴娇》,等等,无不是怀乡词作中的上乘之作,集中体现了宋代文人深厚的怀乡情结。
毋庸置疑,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抒情诗词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出自游子行人之手。这些人或为了寻求功名,或为了服徭役,或为公务所累,或为游历天下,长期远离故里,客居异乡。每当季节变换或佳节来临,他们往往因时感伤,睹物思乡,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他们深切的怀乡愁思。我们品读这些怀乡诗词,探索古代游子精神世界之一隅,体味萦绕他们心头对故乡与亲友无尽的眷恋与思念,以找寻我们自己蕴藏心底的那份久违的乡愁。
(选自林静《中国古代怀乡诗三百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向来重情,因而“怀乡”作为文学的母题,源远流长,由来已久。
B.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代表了古典怀乡诗的最高成就。
C.五代十国,连年战乱,使得五代与南唐词人在怀乡诗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D.比起唐人来,宋代文人更擅长用词来抒怀乡思绪,表现其深厚的怀乡情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历史时代顺序,着重介绍了唐朝、五代以及宋朝等时代怀乡诗的特点。
B.文章大量运用举例、对比、引用、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结构清晰,思路明确。
C.文章以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为例来说明五代与南唐词人写乡愁成就之突出。
D.文章末段论述了游子行人离家原因的多种多样,及怀乡诗词对当今读者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怀乡”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母题,所以从先秦时代《诗经》的作者,到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作家们一直不断吟唱着乡愁。
B.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大量的怀乡优秀诗篇,既表明当时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的高度,也可见怀乡主题具有的情感力量和文学价值。
C.唐朝漫游之风盛行,唐人的游历经验在历史上也最为丰富,唐代诗人又拥有极高的艺术天赋,这些促成唐诗荟萃了怀乡诗的精华。
D.我国古代的怀乡诗不少出自游子行人之手,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探索他们精神世界之一隅,也可以体味他们对故乡的情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啼叫的声音,因其声高急,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故古诗文中常以此意象来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客至》中,杜甫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乡村生活率真纯朴的人际关系,颇有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之趣。
(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寒冷的秋雨之夜,一床温暖完好的被子特别宝贵,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自家的被子是“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写任凭小船飘在江面,表现了夜游赤壁的自在洒脱。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变得更加悲凄、催人泪下的感染力。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想要典雅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荷叶、荷花等服装图案的喜爱,我们可以借用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两句。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两句,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两句,描述了作者求学时向老师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恭敬请教的情形。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请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5分)
【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戳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待之?”役罢,赵宣子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曰:“不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仇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B.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C.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D.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
B.“必受其刑”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受”字含义不相同。
C.“幸赦臣之过”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D.“赵宣子之车干行”与“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两句中“干”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夫被自己推荐的韩献子杀了,赵宣子对此并没有发怒,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推荐得当。
B.咎犯公私分明,不计私怨,向晋文公举荐了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的郡守,此举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
C.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人不守国法,管理刑狱的官员将这个人拘押了,但听说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后又释放了他。
D.楚国令尹子文为正国法,不惜将族人杀了,都城里的百姓知道此事后都作歌传唱,表达内心对子文公正的肯定、赞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
(2)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5】中共二十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某地在组织党员学习时有如下发言,请你结合选文,为发言提供三条充分合理的论据。要求句式整齐,富有语势;不超过60个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还应向古人学习。 。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守住法纪底线,做工作中的实在人,做国家、人民的公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一种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人围起来夸奖一番的“夸夸群”火了。2019年3月,浙大也出现了一个画风异常的微信群——浙大夸夸群。无论是网购遇见无聊的骗子,实习时被上司批评,还是在校园丢了手机,雨天丢了伞,一桩桩令人心情糟糕的“人间惨剧”经过”夸夸群”群友们充满创意的赞美,都能瞬间变得温暖而治愈。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提出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标题,明确文体;(3)不得抄袭,不要套作;(4)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