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高雄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C.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D.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3、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是哪个皇帝所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沌(hūn) 圆(tuǒ) 缩(tān) 悬崖马(lè)

    B. 宙(yǔ)   暴(zhǎnɡ) 膨(zhànɡ) 责问难(jié)

    C. 算(ɡū)   庇(yīn) 旋(zhuǎn) 模两可(lénɡ)

    D. 尬(ɡān) 褛(lán) 车(lán) 泛成灾(làn)

  • 5、八斗偶然听到学长们谈论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审己以度人”等文学论点,非常赞同。他想找全文来仔细研读,可以从下面哪个文献里找到这篇文章?(  

    A.《昭明文选》

    B.《文赋》

    C.《文章流别论》

    D.《文心雕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到21世纪,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学术脉络和基本主张渐成气象,为中国法治和法学研究提供着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现实能量。与法学不同,人类学代表了亲历、切肤、在场和本真的生命原力——换言之,代表了扎根大地的诚实。人类学对生命细碎的关怀,对日用习常的熨帖,对异域风光的好奇,对情景知识的敬意,使得那些关于人与人生之见的复杂性被一点点拨开,从而为我们理解合法性、现代性、统合、冲突等世间的诸多宏大观念,提供意义的载体、反思的条件乃至批判的可能。

    理解了人类学与法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我们便能理解法律人类学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对于域内而言,自新世纪开始,中国法学开始系统性地反思既往过度以城市为中心、过度以规范为定见,从而可能忽略了一线城市以外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法律运行的复杂过程相对盲视的价值取向。坦率地讲,现代法学的制度构造和知识体系舶来于西方,其作为一个移植性的秩序安排在中国现实土壤中,确实不可能仅仅通过立法过程对文本规范的建构来实现。法,不仅仅是一个规范问题,甚至根本上不是一个规范问题,而是生命秩序。以高傲的西方经验自居,完全忽视了规则的文化维度、语境意义与地方性知识之特征,认为不需要去建构和孕育现代法律体系与中国现实深度咬合的社会根性,这是中国法学“本本主义”的显著问题。好在随着中国文化自觉的日益清晰,以及法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日趋拓张,中国法治建设在吸收世界优秀制度文明成果的同时,越发重视中国经验本身。当摆脱了“轮椅”状态的法律学人重新站在真实的大地上,在研究方法上便会越来越多地重视在场性价值,重视局内人视域,重视对基层与远山的温润关切。这一“接地气”的研究理路与价值主张,携带着法律人类学的力量,为理解复杂的中国不断积累着本土智慧与体验样本。

    而如果将视野拉长到国际,“以世界为田野”一直是中国人类学人的梦想。如高丙中教授所言,中国的人类学前辈学人们当然知道人类学田野包括世界而非以国内为限,然而,人类学视野和活动空间的内敛性一直是中国人类学界的遗憾。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制约着人类学家的选择。其一,中国的国力和国情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有时顾及不到,把资源投到耗费不菲却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国内急迫问题(如围绕温饱问题的物资生产等))的人类学课题上。其二,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的社会心态、集体意识不便于学者到国外社会开展调查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并长期伴随着外来入侵造成的众多的生命牺牲和 “国耻”的不断累积,国人在心理上与西方主宰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比较敏感的。当 “以世界为田野”的研究无法有效发生时,其现实后果之一,便是在我们推动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对沿线国家缺乏在场性的深度理解,而忽略了一些法律规则和制度的历史背景、文化意蕴和社会情境。

    (摘编自熊浩《法律人类学的学术意义与中国价值》)

    材料二:

    国家推行的现代法律和农村传统的习惯法之间存在差异。在推广国家法律的时候,地方政府工作人员需要直面这一差异。如果宣传的内容只涉及国家法律,当地农民会感觉到陌生。但如果只讲地方民众熟悉的习惯法,又失去了传播的目的。通常的办法,就是在宣传中嫁接现代法律与习惯法,达到“转生为熟”的目的。而小品《不能走这条路》则包含了两重法律逻辑及其嫁接关系。一重是农村习惯法的逻辑,它是以家庭的共同利益为核心。从这重逻辑来说,为了家庭生计日夜操劳的小珍,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而成天在外喝酒赌博的二狗,应该受到批评和教育。一重是国家法的逻辑,它是以国家的共同利益为核心。在小品的开头,现代法律的话语并未出现,但描述了二狗喝酒赌博、经常打骂小珍的事实,警察将二狗及其赌友逮捕,村妇女主任忠告“这可不是家庭小事,而是侵犯了妇女权益”,从而实现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嫁接。这出小品的逻辑和《白毛女》的逻辑基本一致,黄世仁首先是违背村庄伦理道德的负面人物,然后才可能成为党和国家的阶级敌人。笔者把以上不同法律的关系称作“法律嫁接”,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研究不同法律的彼此影响和交错状态,同时也看到,习惯法既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又能保持自身一定的独立性。

    “戏曲普法”蕴含着深远的人类学启示,它有助于我们将关注重心从“纠纷解决”转向“传播过程”。与法律史学家只通过文本探讨中国历史上法律与戏剧之间的关系不同,进行当下“戏曲普法”田野工作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追踪普法剧本的写作、修改、演出以及效果等内容。“戏曲普法”涉及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地方、中国与西方等多重关系,是法律与社会科学界未来值得努力探索的一个领域。

    (摘编自尹韬《“戏剧普法”的人类学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可能忽略了一线城市以外真实的社会需求,现代法学不可能通过对文本规范的建构来实现。

    B.只要法律学人摆脱了“轮椅”,站在真实的大地上,他们的研究理路与价值主张就会“接地气”。

    C.“法律嫁接”不仅有助于研究不同法律的彼此影响和交错状态,更能认识不同法律自身的独立性。

    D.“戏曲普法”蕴含着深远的人类学启示,法律与社会科学界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世界为田野”是中国人类学人的梦想,而国力、国情等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制约着人类学家的选择。

    B.“一带一路”的推动和实施中,对沿线国家缺乏在场性的深度理解说明“以世界为田野”的研究暂难推进。

    C.《不能走这条路》是国家法与习惯法嫁接的“戏曲普法”的典例,能加速国家法“转生为熟”的传播过程。

    D.较法律史学家只通过文本探讨,“戏曲普法”可追踪普法剧本的写作、修改、演出及效果等更多的内容。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戏曲普法”特点的一项是(       

    A.深入基层,了解农村群众广泛认同的民俗等习惯法。

    B.不断开发新的“戏曲普法”剧目,进行城镇巡演。

    C.地方政府提升对现代法律和习惯法之间差异的认知。

    D.春晚小品《还不还》,对借钱不还的人很有教育意义。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法律人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法律人类学对中国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一加以阐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谏太宗十思疏》

    (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________”;要想国家安宁,就“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所以应该戒骄奢。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7)《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

    (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_______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离骚》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建议,对于营中之事要多向将军向宠咨询,那样就一定能够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效果。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导致士大夫这一类人从师学道的风尚不能够恢复的重要原因。

    (3)《诗经•周南•关雎》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君子因对窈窕淑女深深长长的思念而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形。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借商汤问棘之事,通过鹏鸟“适南冥”飞越九万里竟招致斥等小雀的嘲笑阐明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同时借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的故事,说明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地逍遥游。

    (2)苏轼《赤壁赋》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

    (3)友情是中外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母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歌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第一次弹琵琶结束的动作和琵琶最后一声的特点。

    (2)北京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城市繁华,人才荟萃,真可用王勃的“_______” 来形容。

    (3)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内容,完成文后小题。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学了舒婷的《致橡树》,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梦龙,字乾吉。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首劾吏部尚书李默。帝方顾默厚,不问。出核陕西军储。劾故延绥巡抚王轮、督粮郎中陈灿等,废斥有差。隆庆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是秋,河决宿迁,覆漕粮八百艘。朝议通海运,以属梦龙。梦龙言:“海道南自淮安至胶州,北自天津至海仓,各有商艇往来其间。自胶州至海仓,岛人及商贾亦时出入。由淮安至天津,大要两旬可达。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请以河为正运,海为备运。万一河未易通,则海运可济,而河亦得悉心疏浚,以图经久。又海防綦重,不加缮饬,识者有未然之忧。今行海运兼治河防,非徒足裨国计,兼于军事有补。”章下户部,部议海运久废,猝难尽复,请令漕司量拨粮十二万石。工部给银,为海艘经费。报可。神宗初,张居正当国。梦龙其门下士,特爱之,召为户部右侍郎。寻改兵部,出赉辽东有功将士。五年,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李成梁大破土蛮于长定堡,帝为告庙宣捷,大行赏赉,官梦龙一子。及土蛮三万骑入东昌堡,成梁击败之。宁前复警,梦龙亲率劲卒三千出山海关为成梁声援,分遣两参将遮击,敌引去。前后奏永奠堡、丁字泊、大宁堡诸捷,累赐敕奖励,就加兵部尚书。以修筑黄花镇边墙,加太子少保,再荫子至锦衣世千户。召入掌部务,疏陈军政四事。寻录防边功,加太子太保。十年六月,居正殁。御史邓练、赵楷复劾之,遂令致仕。家居十九年卒。天启中,赵南星讼其边功,赠少保。崇祯末,追贞敏。

    (节选自《明史˙梁梦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B. 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C. 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D. 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称,主要掌管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B. 千户,文中指驻防各地卫戍军队的“卫所制”的一个特定的职务,按照明朝军制千户隶属于万户。

    C.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的一种称呼,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乞骸骨等名称,来表示官员辞职归家。

    D. 谥,指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的中肯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梁梦龙战功显著,加官进爵。在宁前危机中,亲自率领精锐士兵,击退敌人;他多次向朝廷呈奏捷报,屡受奖赏,任兵部尚书,后加封为太子太保。

    B. 梁梦龙建言海运,富有见地。在开通海运的问题上,他具体分析了所具备的现实条件,既着眼于运输的实效,又考虑到国家的长远利益。

    C. 梁梦龙因功受赏,泽被子孙。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期间,李成梁大败土蛮,梁梦龙的一个儿子被录入官爵;修筑边防墙有功,另一个儿子任锦衣世袭千户。

    D. 梁梦龙积极进言,弹劾官吏。担任兵科给事中时曾弹劾吏部尚书李默,到陕西核查军事储备时弹劾了王轮等人,所弹劾官员都受到惩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

    (1)是秋,河决宿迁,覆漕粮八百艘。朝议通海运,以属梦龙。

    (2)章下户部,部议海运久废,猝难尽复,请令漕司量拨粮十二万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东方名师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里有这样一句话:“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