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天雨雪,武卧啮雪
B.羝乳乃得归
C.乃幽武置大窖中
D.杖汉节牧羊
2、小说中描写风雪的句子虽然不多,但是非常重要,下列对文中景色描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写风雪下得越来越大,暗示着故事高潮的到来.
B. 通过写风雪,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C. 通过写风雪,也能烘托出林冲坚强不屈的形象.
D. 写风雪实际是为了写陆虞侯杀林冲,结果被林冲所杀,作准备.
3、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是( )
A. 垂涎 涎皮 诞生 荒诞 B. 胡诌 谄害 绉纹 陷阱
C. 甬道 涌现 捅刀 蝉蛹 D. 焖菜 黝黑 喁喁 耻之以鼻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枭雄(xiāo) 会稽(kuài) 舸舰(ɡě) 除残去秽(suì)
B.羸兵(léi) 旌麾(máo) 撅嘴(juē) 蛊惑人心(ɡǔ)
C.砍斫(zhuó) 吮吸(yǔn) 左骖(cān) 风雨如晦(huì)
D.牛犊(dú) 果脯(fǔ) 与师(yù) 荷枪实弹(hè)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在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微信,每天总会忙里偷闲地看一看,聊一聊,刷一刷,以至于很难想象没有它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②汪曾祺为万千读者所推崇,可能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不绝如缕的故乡情结,和对故乡风物活色生香的精细描述。
③近日,被监管部门连续警告,失去重大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又遭消费者投诉,乐视网可谓四面楚歌。
④政协委员程红说,对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政府应该积极面对,当发现问题时,必须同步创新,不能因噎废食。
⑤当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到那位中国乘客出手施救的外籍女子苏醒后,都拍手称快,用掌声向他致敬。
⑥从美国大选到特朗普就职以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纸质版和电子版订阅量同时出现井喷,一改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趋势。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荒见葱茏
路大荒是蒲松龄的同乡。他7岁入邻家私塾,拜在蒲松龄后裔蒲国政门下,后又转投名儒王东生。这两位老师都对蒲松龄存有极深的敬仰之心,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少年路大荒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自觉间就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青年时期,路大荒便立志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只要获悉哪里有聊斋文稿,他必定积极谋求。为了搜集到遗稿,他常常奔波于淄川城乡,远访章丘、济南,求亲问友,辗转反复。他节衣缩食,不惜重金购买蒲松龄手稿,因此家中拥有的蒲氏著作越来越多。这其中,以蒲松龄手抄的《祭文》最为珍贵。路大荒初见此书,不由欣喜若狂,立即将所有积蓄取出购买。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道:“然在闻号令角声之中,资斧告罄之时,尚恋之一书,人间尚有我之痴耶乎?然能聊慰自痴,何顾后人之讪笑也!”一九三六年,由路大荒注释、编辑的《聊斋志异外书<磨难曲>》和《聊斋全集》(四册)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37年12月,济南、淄川相继沦陷。路大荒南下杭州学习航空技术,后又返乡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日军得知路大荒藏有大量珍贵的蒲氏书稿,欲行抢夺。事先得到消息的路大荒背起手稿躲进了深山。日军一怒之下,放火烧掉了他家的房屋,并在淄川城四处张贴捉拿他的告示。路大荒辗转来到济南,隐居在大明湖边的秋柳园街。秋柳园街比邻曲水亭街,他安寄于此,乐在访书。1938年的一天,他在曲水亭街上的聚古斋书肆发现了一套《聊斋文集》(六册),大喜过望,但因囊中羞涩无力购买,只好设法将书借回家中,连夜在灯下抄录。治学拓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是这种几十年不改初衷的执着毅力,成就了路大荒“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
新中国成立了,先生欣喜万分。政府十分注重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这更加激发了路大荒的研究热情。1953年,山东省整理蒲松龄著作编辑委员会成立,路大荒担任副主任。他亲自带领研究人员,或深入淄川在乡间广泛征集蒲松龄的著作版本、手稿、佚文和遗物,修葺整理蒲氏故居;或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地,查询点滴资料,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62年,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多年支持下,一部更大规模的《蒲松龄集》终于问世。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蒲松龄集》,凝聚了路大荒的毕生心血,总共收集了聊斋文稿120余万字,奠定了路大荒“聊斋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学界认为,《蒲松龄集》是聊斋学的基石,在聊斋学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喜爱蒲松龄小说的人,饰演聊斋剧目的人,还有“聊斋学”研究的后来者,都十分感念路大荒,正是由于他艰苦卓绝地收集、研究、整理蒲松龄的著作,读者得以捧卷饱赏,学者得以利用钻研。与此同时,路大荒把最心爱的《聊斋文集手稿》一并捐献给了国家,其后又出版了《蒲松龄年谱》和《聊斋俚曲选》等著作,在《东岳论坛》上发表了“聊斋遗文”12篇,实现了他的“聊斋学”人生。
路大荒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在聊斋学以外的诸多领域也有很深造诣。如绘画,曾赢得张大千、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尽管博学,但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该深挖哪口井。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深知真正厚实博大的学问,必然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可获得。为此,他读书、治学、从艺从不敢懈怠,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专心于学术。在他人生的最后五年,由于患有脑中风后遗症,身体活动受限,经常卧床,但仍然不忘“聊斋学”研究。他曾让孙女打开事先藏好的《蒲松龄集》,告诉她某页某段还有些必须修正的问题要记下来,并叮嘱她,此书以后如能再版,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改过来。学问做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令读书人叹服。
路大荒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纯正的人文学者,他的身上闪烁着令我们亲近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光芒。
(摘编自徐忠志《大荒见葱茏》、陈明超《“蒲学”研究第一人——路大荒》等)
【相关链接】
爷爷青年时期,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当时邓恩铭的叔父邓国瑾是淄川县长,他劝告爷爷说:“人生行为如黄河流水奔泻千里,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若受制约可流入大海,希望你对事业有所抉择,好自为之。”爷爷深有感悟,从此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研究中去。
(路应和《怀念我的爷爷路大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路大荒对聊斋作品的最初接触,始于幼年时期就教的两位老师,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
B.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非常重视蒲松龄著作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路大荒为此欣喜万分,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
C. 《蒲松龄集》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支持下得以问世,路大荒凭借此书确立了自己“聊斋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
D. 路大荒在绘画领域也有很深造诣,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因而赢得了张大干、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
【2】文章以“大荒见葱茏”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路大荒为什么能成就“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4篇版,适用于重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诗人贬谪之地的偏僻与被贬时间之久。
(3)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3)我腾跃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周《逍遥游》)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议论“思”与“学”的关系时,《荀子·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论语·为政》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影《燕归来》主题曲中“似梦似真又相见,悄然燕归来”两句歌词,巧妙化用了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鸟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和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分别描绘了鸟儿在月夜悲啼和在急风中飞旋的画面。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无论进退都忧国忧民的情怀。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3)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横空出世,吞吐宇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其展翅而飞,无所阻挡的气势。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建议,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向郭攸之等人咨询后再施行,那么“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人艰难的举动、紧张惶悚的神情,侧面表现出蜀道之艰险。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张养浩西望旧朝故都长安,产生的对兴盛繁华化作一片废墟的无限伤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关山月①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本诗作于孝宗淳熙四年(1177),此时诗人被贬到四川内地闲居,被讥为“颓放”,索性自号“放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一因一果,交代宋金双方议和的现状,初步表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B.夜晚听到边关瞭望台上报更的刁斗声,诗人不禁回首往昔经历,自怜青春不再。
C.壮士吹起了笛子,但其中心绪却无人能懂,昔日的古战场如今只剩下月光空照。
D.争夺中原的战事自古就有,而苟安的朝廷却无心收复失地,这让诗人不能接受。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世祖即位,公孙述称帝于蜀。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建武四年冬,援至洛阳。见世祖曰:“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十一年,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远多寇,议欲弃之。 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遣援率中郎将马武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明年春,军至临乡,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余人。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B.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C.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D.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贵族官僚所养的勇士谋臣等门客,亦指依附于世家大族的农民。文中指后者。
B.斛,一种量具,与“升、斗”同用来计量粮食的体积,三者之中“斛”的容积最小。
C.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文中指马援奏请设在金城用于安民的高级官员。
D.弛刑,即弛刑徒,指解除枷锁的刑徒。除从事各种劳役外,多被迫从军、戍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援年少有志,慷慨大方。他自小就拥有大志向,后来在陇汉间游牧的时候,显示出大丈夫气节,与人为善,尽散钱财。
B.马援理性冷静,善于识人。公孙述称帝后,隆重接待曾为同乡的马援,以示热诚友好之意,马援却认为此人不值得信任。
C.马援虑事周全,富有远见。当朝臣议论放弃金城时,马援认为金城城池牢固,土地肥沃,理应坚守不弃,得到皇帝认可。
D.马援忠贞爱国,老当益壮。武威将军刘尚攻打蛮夷失败,马援主动请兵,以老迈之躯率军出征五溪,第二年春大破贼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
(2)帝愍其老,未许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
【5】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请简要说明马援辞绝公孙述、归附汉世祖的原因。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王阳明说:自家痛痒自家知得,自家痛痒自家搔摩。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弘一法师: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笑而前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