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昭通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哪一个是完全虚构的?(  

    A.丘处机 B.张三丰 C.张无忌 D.袁崇焕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镇江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周有光不断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五大自由”等思想,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

    B. 周梅森创作的《人间正道》《至高利益》《我主沉浮》和《绝对权力》等政治小说闻名全国,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是他的又一部反腐力作。

    C. 保定市徐水区发布政策规定,暂停向拥有本区3套及以上住宅的本区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取得本区居住证的非本区户籍居民家庭,方可允许在本区购买一套住房。

    D. 伊罗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新闻实践以及他对“宣传”与“真实性”的挑战和质询确立了他在中共新闻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倡导的“宣传也要讲求事实”的观点在今天得到了充分认可。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落空庭影长   许:如此

    B.知其如此   诚:果真

    C.暴秦之欲无   厌:满足

    D.其成败之迹   本:本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抵 达

    苏沧桑

    ①雨夜,船潜入东河,像一束静静的光,潜入幽暗的历史深处。从千年之前的五代开始,东河就像一曲丝竹,在杭州城最繁华地带辗转吟唱,一直往南,最后汇入浩瀚的钱塘江。

    ②船,必定会惊扰到时光,以及安睡在时光里的人们。我们每穿过一座桥,桥洞浮雕里的千年市井百图,便在灯影里,一一活了过来。四季河景、花街、花灯、百行百工、百姓……都有了颜色,声音。

    ③“你好啊。”“你好。”“再会啊。”“再会。”

    ④这些人,这些声音,一次次轻轻簇拥着我们靠近,又簇拥着我们离开。

    ⑤雨还在下,树影婆娑,灯影朦胧。一个水边亭台里,传来现代舞曲,两对中年男女,在雨夜里忘我地跳着交谊舞,如古老昆曲里美丽的幻影——仿佛,我们顺着河水,已经抵达清代,元代,南宋,五代十国,或是,更从前。

    ⑥雨声里,船一次次挣扎着回到现实,而从历史深处被拽回来的我们,突然变得沉静。

    ⑦其中一座桥,叫万安桥,是古代夜航船的停泊处。

    ⑧船过万安桥的时候,我跟同船的朋友们说:“看,我妈妈家。”

    ⑨母亲住在上城区的最北边,我住在上城区的最南边。这个“上上之城”,东南可眺钱江,西北可览西湖,自唐以来,就是杭城珍异所聚、商贾云集、官衙邻毗、名贤辈出的最繁华之地。如今仍是。

    ⑩十年前,我搬到凤凰山脚、钱塘江畔时,深感清代李渔举家迁居吴山后所题:“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⑾记得暮春时节,陪刚出院的父亲在东河边散步,过来一条挂着灯笼的小船,母亲说,从我家门口的万安桥上船,只要三元钱,一直坐到梅花碑,上河坊街,沿南宋御街走,就是你家门口了。

    ⑿我愕然,原来,繁华喧嚣里,我们母女,竟然有这样一条静静的东河可以相互直达。

    ⒀于是,那个暮春的傍晚,父母执意陪我一起坐船,去体验一下母亲说的话。游客极少,两岸灯光次第开放,微风很慢很慢地吹过,小船在静谧的空气里很慢很慢地走。我想,这时候,岸上车水马龙中的人们看过来,我们多么像古代的人,慢慢地顺水而过,去生计,去赴约,去出嫁,去悲欢离合。这么慢,这么静,他们会羡慕吗?

    ⒁“真幸福。”母亲说。她常常这么说。她这么一说,我心里就会真的幸福很多。

    ⒂此时,母亲又回老家小住去了,我的思绪抵达母亲后,又随她抵达了故乡。故乡也有这样一条南门河,也是一座城镇的血脉,静静的,慢慢的。当我想着故乡的河水时,我的心是安宁的,因为,无论我在城市里走得多快,我的血脉仍是慢而静的。我想,无论以后走到哪里,只要有这么一条河,我的心便永远是安宁的。

    ⒃雨继续下,夜继续深。然后,我像一个戴着听筒的医生,摸着东河的脉动,抵达了这个城市的心。

    ⒄如果说杭城是一个巨人,那么,我家所在的这个杭城最有古老历史文化韵味的区域,应是巨人的心脏。

    ⒅南宋皇城、御街遗址在此。八卦田在此。凤凰山、吴山在此。城隍阁在此。清河坊在此。胡庆余堂在此。万松书院在此。历史与传奇在此……

    ⒆下船后,我以伞为帆,让自己成为一条船,在一条又一条深夜的大街小巷里,游走,触摸,探究,感受。

    ⒇我想起,每个清晨,我在此醒来,出发,一路向北奔波,一路目睹这个城市新鲜、时尚、生机勃勃的早晨。每个黄昏,我又匆匆向南,回到此地,蜗居,休养,生息。却从不知道,原来,当我枕着这颗城市的心入梦,它,正一头枕着钱江潮的怒涛,一头枕着东河静静的涟漪。所以,它的身手如此敏捷神速,它的脉动却如此从容不迫。

    (21)午夜,终于在熟悉的家门前靠岸,仿佛又听见母亲说:“真幸福。”

    (22)是啊,我们总在路上奔突前行,焦灼疲惫。我们总在寻找,有什么方式,可以抵达安宁?原来这么简单,一个雨夜,一条船,一条河,就可以。

    【1】作者写雨夜坐船的经历时,将文笔伸向历史深处有什么表达作用?

    【2】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⒆段的表达效果。

    【3】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船行桥洞,洞壁浮雕里的千年市井百图,在灯光的照射下一一活了过来,意在说明当时雕刻艺术水平的高超。

    B.作者借“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的诗句,来写搬到凤凰山脚、钱塘江畔时的感受,再现居住环境的优美。

    C.作者在写“巨人的心脏”时,列举了南宋皇城等九处风景名胜,这表明这个说法的有根有据、名副其实。

    D.全文叙议结合,情理交融,由表及里、多角度、多层面地诠释了“抵达”的多重内涵,令人深思,启人心智。

    【4】综览全文,分析第(22)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李白《蜀道难》)

    (3)潦水尽而寒潭清,__(王勃《滕王阁序》)

    (4)还顾望旧乡,__(《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5)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

  • 9、(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7)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1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1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1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29)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_,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设问句以景结情,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3)《荀子·劝学》中,用“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其一)

    吴融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注]①思归乐:杜鹃的别名,俗谓杜鹃鸣声近似“不如归去”,故名。这里指杜鹃的鸣声。②茆屋;茅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渲染了忧郁的氛围,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颔联写作者在旅途中听到杜鹃的叫声,思乡思家的愁绪使他彻夜难眠。

    C.尾联的“青灯”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西窗烛”寄托了相同的情感。

    D.本诗将记叙与抒情相结合,写出了作者远离故乡旅食在外的深夜心曲。

    2有人评论吴融的诗歌“写来淡泊清疏,吐露了凄凉的韵致”,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鲁饥。臧文仲①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诸候之信,重之以婚烟,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矣!君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卿,辰请如齐。”公使往。从者曰:“君不命吾子,而吾子请之,其为选事②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

    取材于《国语·鲁语》

    注释:①文仲,名辰,鲁卿。②选事:自选差使

    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说。对文中“请籴于齐”的“籴”造字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象形 B. 会意 C. 指事 D. 形声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侯之信   结:缔结 B. 今国矣   病:危难

    C. 以名器请籴于齐   盍:何不 D. 辰也卿   备:准备

    3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子请之 居官

    B. 制也 吾子请

    C. 臧文仲言庄公曰 君盍以名器请籴

    D. 为选事乎? 齐人归玉而予之采

    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固国之艰急是为:本来就是为了国家的危难而做的

    B. 君不命吾子:国君没有让您去

    C. 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当官的遇到事情不应回避困难

    D. 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现在我不去齐国,就不会着急痛苦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

    ②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6材料:

    《吕氏春秋·士节》中说: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

    请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前面《国语·鲁语》的具体内容,写出你对臧文仲品行的评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平凡的世界》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你是否赞同材料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