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作的《帝范》作为帝王家训的代表,第一次把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帝训思想系统化、理论化。
A.孝文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圣祖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微漠(mò) 莽原(mǎnɡ) 梦魇(yǎn) 虑及(lǜ)
B. 箴言(zhēn) 跋扈(hù) 接踵(zhǒnɡ) 青葱(cōnɡ)
C. 汴州(biàn) 遏制(è) 褶皱(zhē) 倘要(tǎnɡ)
D. 厌倦(juàn) 叶柄(bǐnɡ) 蛊惑(ɡǔ) 颠簸(bǒ)
3、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世界级课题,________“城市蔓延”的问题一直是规划师挥之不去的“痛点”,无论何种设计,都不能阻止快速城市化的“粗暴”________,有人认为,城市对耕地的占用将使世界在20多年后不能供给全部人口粮食,而城市的无序化会使这一矛盾________。
A. 规避 扩张 加剧 B. 回避 扩张 加速
C. 规避 扩大 加速 D. 回避 扩大 加剧
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学术领域的潜力和活力最终在于能够吸引优秀的年轻一代学人。 ,在学术态度上更为开放,更不用说正逢一个有大量出土文献的时代。
①年轻一辈的学人已能摆脱五四以来种种文化包袱
②学术训练比此前一两代人来得全面扎实
③经学和文献学这个领域具有这种趋势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5、下列文学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B.屠格涅夫,俄国著名的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等,作品广泛地反映俄国社会和大自然的风光。
C.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其代表作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万卡》等。
D.契诃夫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另外两个是法国的莫泊桑和中国的蒲松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 红
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筒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
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行人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
“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在冬天里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
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夜,春夜,中央大街①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
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是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卷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936年5月
(选自《萧红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中央大街指哈尔滨大街,当时的哈尔滨正处于日伪统治之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春意”贯穿文章的始终,采用多样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在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晚上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中,两类人的活动形成对比:外国人和少数衣食无忧的中国人逛街、晒太阳、唱欢快的歌,享受春光;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幸者则在春光里乞讨、哀哭。
B. 萧红作品的语言自然质朴、直率、不雕琢,意趣丰富。例如“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一句,运用了通感,从触觉角度来写视觉感知到的暖风,使春风的形象生动起来,细腻地写出了春天融融的暖意,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C. 文章画线部分“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是作者激愤而沉痛的反语,它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的关注和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了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D. 文章最后两段文字言短意丰,一方面它与上文形成呼应,说明春意尚浅,花香未浓,嫩芽也无法在夜里看见;另一方面也暗示春天虽已至,但并非是人人都能感受到春的气息。它还喻指北方的人们依旧生活在冬天,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从而引发出作者的议论,揭示文章主旨。
【2】文中的汪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
【3】文章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题,结尾却以“哀哭”结束。请结合文本探究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借杜鹃啼月渲染了环境的苍凉之后,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收割过程中妇女儿童都来送饭送水,侧面描写出农民繁忙辛苦。
8、(1)情人两隔,彻夜相思的情景在很多诗词中都有体现,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说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如晏殊在《蝶恋花》中说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极为细腻的体肤触感来表现秋夜特征,含蓄地说明辗转难寐。
(2)《醉花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
(3)相思无形,柳永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状之,让人觉得无比形象,李清照《醉花阴》里以花比人,也有非常形象地描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首部关于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位置。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和黄庭坚《登快阁》“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中描写的“澄江碧水”将永远流淌在华夏大地。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状写云气升起、倦鸟还巢的自然之景,借以表达自己回归田园的惬意与安适。
(3)《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尽显报国忠心,也成为后代文人咏叹的主题,比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两句用比拟手法,把自然之物写得富有生机、生趣,表现了陋室环境的幽静清雅,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赤壁赋》中写作者与游人举起酒杯、吟诵古代咏月诗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李白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均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文”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自然永恒的慨叹。
(3)古典诗词中,诗人经常用“箫鼓”来表现民间祭社祈年时吹吹打打的热闹场景,如南宋诗人陆游就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①。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①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功夫。“价”作语助词。②《列子·黄帝》记栽:“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多用以表示厌恶机心。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的上阕首写云,次写骤雨,再写放晴,写得颇有季节特点,特别是“骤雨一霎儿价”,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日阵雨的特点。
B. “青旗”二句,作者由近及远,又由大到小,层层推进,富有吸引力。既交代了作者的去处,又点出闲居生活的百无聊赖,别有一番风致。
C. “只消”这两个景中生情的句子,作者说只想在山色水光中度过这个清闲的夏天,既用以收束上阕的书写闲情,也作为下阕景物描绘的张本。
D. 下阕是作者设想在此过生活的情景。作者酒醉之后,在这里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松竹环绕,气度萧洒脱俗,十分幽雅。
【2】词的下阕“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二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世祖即位,公孙述称帝于蜀。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建武四年冬,援至洛阳。见世祖曰:“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帝甚壮之。十一年,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远多寇,议欲弃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则为害不休,不可弃也。帝然之,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遣援率中郎将马武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明年春,军至临乡,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余人。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字:(古代男子20岁〈成年〉举行加冠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督邮:(官名。督邮书掾、督邮曹擦等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唐以后废)。殖货:(增殖财货)。昆弟:(兄弟;常以喻亲密友爱)。里闬:(指里门;代指乡里)。陛卫:(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在宫禁中宿卫)。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极言殷勤待士)。稽:(停留,文中引申为“留住”)。恢廓大度:(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完牢:(坚固)。太守:(官名。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成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隋初废州存郡,州刺史代太守。明清时专以称知府)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B.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C.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D.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贵族官僚所养的勇士、谋臣等门客,亦指依附于世家大族的农民。文中指后者。
B.斛,一种量具,与“升、斗”同用来计量粮食的体积,三者之中“斛”的容积最小。
C.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官吏。文中是指马援奏请设在金城用于安民的高级官员。
D.弛刑,即弛刑徒,指解除枷锁的刑徒。除从事各种劳役外,他们多被迫从军、戍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援年少有志,慷慨大方。他自小就拥有大志向,后来在陇汉间游牧的时候,显示出大丈夫气节,与人为善,散尽钱财。
B.马援理性冷静,善于识人。公孙述称帝后,隆重接待曾为同乡的马援,以示热诚友好之意,马援却认为此人不值得信任。
C.马援虑事周全,富有远见。当朝臣议论放弃金城时,马援认为金城城池牢固,土地肥沃,理应坚守不弃,得到皇帝认可。
D.马援忠贞爱国,老当益壮。武威将军刘尚攻打蛮夷失败,马援主动请兵,以老迈之躯率军出征五溪,第二年春大破贼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
(2)帝愍其老,未许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
【5】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请简要说明马援辞绝公孙述、归附汉世祖的原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5)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6)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在狂风暴雨中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重量。(巴尔扎克)
读了上面6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