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总是 | 如果 | 而 | / | 但是 | 从而 |
B | 总是 | 倘若 | 那么 | 既 | / | 所以 |
C | 都 | 如果 | / | 固然 | 而且 | 因此 |
D | 都 | 与其 | 所以 | 虽然 | 反而 | / |
A. A B. B C. C D. D
2、对下列各句破折号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里只会有鲫鱼,不会有这号金鱼——这号金鱼只能养在金鱼池里,很好看的。
②“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
③对于为了同一目的而战斗的伙伴,他的武器——艺术的武器——是有极大意义的。
④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神魔故事,往往会就这么逐渐变了样子,那里面的妖魔就越变越可爱了,——有的甚至变成了正面的英雄人物。
⑤风拥着浪花不断向堤上猛扑,“唰——”扑上来,“哗——”退回去。
⑥“你赶快答应裕昌祥,赶快救爸爸!寿生哥,你——”林小姐说到这里,忽然脸一红,就飞快地跑去了。
A.注释 转换话题 夹注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声音延长
B.补充说明 转换话题 夹注 递进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C.注释 转折 夹注 递进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D.递进 转换话题 夹注 补充说明 声音延长 话语中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②南方已经春意甚浓了,但北方仍刮着风,下着雨,可谓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不过在她心里,这是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③多年来,面对名利和诱惑,著名词作家阎肃一直坚守底线,一片冰心,始终高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出一名文艺老兵高尚的人格修养。
④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⑤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有可能不名一文。
⑥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举行,莱昂纳多凭《荒野猎人》中不瘟不火的表演成为最佳男主角得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忧郁,是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特质,也是俄罗斯性格的一个特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忧郁,使得俄罗斯的诗人和作家创作出数不清的艺术珍品,感动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①俄罗斯第一代诗人茹科夫斯基就是一个忧郁型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夜》是一首充满伤感的诗
②通观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擘的作品,其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无不带着这种令人无法排遣的忧郁
③这一点,从俄罗斯文学的开创者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④他的学生普希金,继承了他的这一忧郁的特质,将这深沉的忧郁和淡淡的哀愁弥散在其几乎全部的诗作之中
⑤我这样说,不是说别的民族别的文学就不具备忧郁的特点,但无论如何也没有俄罗斯那样鲜明和突出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⑤
5、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乘坐波音707访华起,中国就梦想成为全球商飞市场的竞争者。”正如《纽约时报》5日所说,中国自主制造大飞机已经是好几代人的梦想。
2007年3月,中国国务院原则批准研制大型飞机正式立项,相关政府人士对外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前造出大飞机的雄心。当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美国业内人士的话说,“很难相信中国能在13年中发展出他们自己的大飞机”,“我不认为他们很快就可以分享我们的午餐。”但同样在当时,美国波音总裁迈克纳尼就预言说,中国将会继波音和空客之后,成为世界上“飞机供应第三强”。他说,“不论我们愿意与否,这样的日子就会到来”。
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飞机制造商,也标志着中国大飞机研制项目正式启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说,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产业。“做8亿条裤子和造1架飞机的GDP是一样的。但是造飞机的是富国,做裤子的是穷国。要论GDP,大清国是当时日本的4倍,但是大清国的GDP是茶叶、瓷器,日本的GDP是大炮、轮船。”
2010年11月珠海航展,展出了C919前半段机身1比1的模型,观众在那里排起航展上最长的队伍。当年,C919订出100架。德国航空业协会董事会成员索尔朵断言:“绝对不能低估中国人。” 但也有日本网友留言,“不管怎样不能让这种飞机飞过日本上空”。
2015年11月2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上海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订单增至517架。
到今天,C919的订单已达570架。航空专家王亚男5日对《环球时报》说,凭借570架初始订单,C919的市场生存之战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这一订单数字远远超过1984年A320项目96架的启动订单,而波音707的初始订单只有20架。当中国在大型民用机领域还是“圈外人”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在波音、空客两大强手业已分割完毕的市场面前,中国还能分茅列土。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飞机制造业是“世界制造业的皇冠”,一辆汽车只有几万个零件,而飞机多达几百万个,大飞机能够带动的产业链是任何其他制造业都无法相比的。而中国大飞机能够带着那么多订单正式启动,订户中还包括美国大型航空服务公司,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大飞机制造水平是有信心的。
【1】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与李成智教授的话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
C. GDP不是富国标志 D. 科技搭台,经济唱戏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外业内人士均对中国大飞机的发展表示质疑。
B. 国内民众非常关心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发展进程。
C. C919的市场开局好于波音和空客最初的发展。
D. 大飞机的制造能大规模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下列对材料二中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竞争”的“竞”可写成“竟”。
B. “瓷器”的“瓷”是形声字。
C. “断言”的意思是说话武断。
D. “分茅裂土”的意思是武力夺取。
7、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往事如流水,并未给人留下反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里,主人公担忧与所爱的人余生都不能相聚相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想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赞扬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坚持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3)虽说“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诸葛亮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而他认为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是 , 。
(2)《琵琶行》描写琵琶女梦忆往事,醒来粉泪纵横的诗句是 ,
。
(3)《赤壁赋》中客悲叹自己只得在秋风中用悲凉的箫声寄托苦闷之情的一句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往往历经磨难而又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伟业。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列举了七位人物的事迹,并最终以一部作品进行总结综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幕遮(燎沉香)》中,表现出作者思念江南故乡,对在开封府中的仕途生活早已厌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词家们往往巧妙地把数字引入诗词创作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从而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十”“百”“千”“万”等数词在古代词作中屡见不鲜。其中,带有“千”字的古代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 ”;带有“万”字的古代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 ”。
11、(1)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________________;(袁枚《黄生借书说》)
(2)__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5)香雾云鬟湿,___________。(杜甫《月夜》)
(6)凡事豫.(预)则立,___________。 (《礼记》)
(7)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8)君子之交淡若水,________________。(《庄子》)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鹦鹉
罗隐①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②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鹉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注)①罗隐:唐末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半生,无所遇合,晚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得安身之地。② 陇西:指陇山以西,旧传为鹦鹉产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罗隐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去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中。诗人劝慰:切莫感叹自己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
B.诗人罗隐劝诫鹦鹉说话不要过于明白,明白的话难以说出口,其实也是在劝自己,因为语言不慎,足以招致祸患。
C.白居易诗中的鹦鹉经过多年的人工喂养,更加鲜红艳丽,巧言善语,深得主人的怜爱。鹦鹉对其主人也是情深义重,不离不弃。
D.这两首诗均为咏物诗,罗诗借向鹦鹉说话来吐露心曲,话语平淡,却耐人咀嚼;白诗托物寄意,词浅意丰,形象生动,讥讽辛辣,力透纸背。
【2】这两首诗词中的鹦鹉有何相似之处?两位诗人借鹦鹉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臣为朝廷惜之。”以母忧去。服除。小人畏修复用,谮之,出知同州。河决商胡,有李仲昌者,欲导入六塔河,议者莫知所从。修以为:“不若因水所趋,增堤峻防,疏其下流,纵使入海,此数十年之利也。”宰相文彦博主仲昌,竟为河北患。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B.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C.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D.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
B.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地方。
C.母忧,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子女在父母去世后,饮食从简,停止娱乐,以示哀悼。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聪颖过人,科举得以高中。他幼时读书就过目不忘,成年后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后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从此开始走上浮沉的仕途。
B.欧阳修不平则鸣,仗义方能执言。范仲淹因议论政事被贬,司谏高若讷竟幸灾乐祸,欧阳修因此写信谴责他,高若讷自食其果,被贬夷陵。
C.欧阳修德才兼备,深得皇帝信任。有人打算建议朝廷放弃麟州。欧阳修全面分析了麟州的重大战略意义,使麟州得以保存。保州兵乱他辞别皇帝,皇帝希望他能尽早回京。
D.欧阳修善良正直,深受家庭影响。他的母亲除了亲自教他读书外,还对他讲一些他父亲为官从政的事情,教育他为官要爱护百姓,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2)不若因水所趋,增堤峻防,疏其下流,纵使入海,此数十年之利也。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①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②当一个人在深思的时候,他并不是在闲着。有看得见的劳动,也有看不见的劳动。
——雨果
③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为此教育部颁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