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春节”这一传统的中国节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其神奇的力量和速度,________了地域、种族、文化的界限,创造了一幅“________、全球同乐”的奇观。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春节的报道,则从“蜻蜓点水”转向“浓墨重彩”,从猎奇式的“望远镜模式”转入深入式的“放大镜模式”。究竟是什么力量,助推了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走近不同文明、走到国际性舞台的中央?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了各国民众敞开怀抱笑迎“中国红”与“中国年”?首先是文化的________。春节是密集展示中国文化的橱窗,红形的春联、中国结、利是封,寄寓了喜庆欢乐、好运降临的意蕴,对应了西方社会“幸运”“快乐”的追求;敬天祭祖、吃团圆饭,走亲访友等年俗,暗合了西方社会的懂得感恩、爱家人、爱社区等价值观东西方文化上的契合点,为共庆中国春节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商业的推动力。毋庸讳言,“春节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在商业力量的加持下,中国春节在西方社会的融入速度加快了,话题性增强了,效应也放大了,“文化的春节”和“商业的春节”互相借力、________。
A.打破 额手称庆 感应力 珠联璧合
B.突破 额手称庆 号召力 相得益彰
C.打破 普天同庆 号召力 珠联璧合
D.突破 普天同庆 感应力 相得益彰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 “崩”,本指山,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如《出师表》中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D. “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3、将下列成语依次填入各句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___,只有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②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鼠标和键盘操纵的时代,各种信息____,这样的世界,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来说,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③这一切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声誉?会不会影响他的“钱途”会不会使他招来不可预测的风险?他想都不想,对于别人非常关心的这些东西,他完全
A.一蹴而就 唾手可得 置之度外 B.一挥而就 俯拾即是 置之度外
C.一挥而就 唾手可得 置之不理 D.一蹴而就 俯拾即是 置若罔闻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她说 。( )
A.上完课后最好把那些水果吃了 B.课后上完最好把那些水果吃了
C.一上完课后把那些水果吃了最好 D.最好上完课后吃了把那些水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 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 万人以上。与此同时,2017 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274 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80 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完成340 万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健康扶贫救治421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比例提高到80%以上。2012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共减贫6600 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 万人以上。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资料节选自《中国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针对贫困人口的目标就是“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的问题,“三个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在这“三个保障”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实现打贏脱贫攻坚战的目标,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因病致贫、返贫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大量的贫困人口不能如期脱贫,即使脱了贫也难以巩固、难以稳定,很可能又回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从工作的难度来看,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艰的“艰”,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这从几年的数据来看,因病致贫、返贫户占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非常之大。
(资料来源:国务院扶贫办《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
材料四:
目前国内扶贫工作的投入转化率其实并不高。从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看,2016 年中央和地方在扶贫上合计投入了1000 亿元,人均扶贫投入资金超过1万元。但2016 年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也就在3000 元左右。从投入收益比来分析,国家在扶贫投入上的转化率其实只有30%左右。“显然,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是明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研究专家何雨认为,要提高扶贫资金效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其次要优化扶贫工作机制,在扶贫工作方法上,采取扁平化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扶贫资金覆盖面与受益面。精准扶贫政策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粗放式扶贫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各种因素和障碍。适应我国贫困治理形势的变化,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扶贫对象瞄准化、帮扶措施具体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考核目标去CDP 化,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型。
(资料来源:《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方案”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从2012年以来,中国五年减贫6600多万人,2017 年以来,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 万以上。
B. 2017 年,电商、光伏、旅游等新业态产业扶贫取得了重大成果,带动了350 多万户贫困户和2万多个贫困村脱贫。
C. 2016 年,中国扶贫投入转化率只有30%左右,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损耗,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D.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2017 年贫困人中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率提高到了80%以上,这一举措有助于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
B. 根据材料二中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人员的相关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经济增长与减贫关系密切,经济增长率越高,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越多。
C. 专家指出,要做好扶贫工作,首先是解决扶贫工作机制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扶贫资金覆盖面与受益面。
D. 根据材料二可知,疾病、技术和劳动力短缺、缺少资金是中国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要解决贫困问题,针对性的措施尤为重要。
E. 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扶贫对象瞄准化、帮扶措施具体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考核目标去GDP 化,是扶贫工作的重大改革,解决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切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后阶段做好扶贫工作的可行办法。
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卫风·氓》中为婚姻占卜的两句 , 。
(2)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3)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短歌行》)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载,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两句。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以蜀王杜宇典故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以南海鲛人传说抒发内心的悲哀。
(3)古人登楼、登峰每多感慨,登高必忧,多为常态。但也有诗歌与众不同,如“______,______”表达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人生哲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原是一介平民,本就只想保全自身而无意于功名,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表达本文的写作目的,体现了他对后辈学者的扶掖之心。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一句表达对宫殿被焚的惋惜,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 ”一句描绘宫殿昔盛今衰的落差。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当时词人住在城南长江边的临皋亭。友人马梦得在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苏轼还在东坡筑屋名雪堂。这首词记叙了深秋之夜苏轼在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下列对本词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两句表现了作者纵饮的豪兴。
B.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词人听到的滚滚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C. 下片“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一句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主旨句。
D. “夜阑风静縠纹平”,寓情于景,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征。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赵高有大罪秦王令恬弟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二世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注】大父:(祖父)。上卿:(官名。周王室与诸侯国皆有卿,最尊贵的称“上卿”)。拜:(古代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授予官职)。内史:(秦官,掌治京畿地方)。戎狄:(古民族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称戎,北部少数民族称狄)。河南:(黄河以南)。延袤:(绵亘;绵延连续)。河:(特指黄河)。逶蛇:(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此处用为动词)。阿法:(枉法;违法)。宦籍:(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敦:(惇厚,淳厚)。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中车府令:(古代执掌乘舆之官)。雅:(平日,向来)。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喟然:(形容叹气的样子)。直道:(古道路名。秦始皇在公元前212年命蒙恬开筑,该古道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亭障:(边塞险要地设置的堡垒)。堑:(动词,挖掘)。堙(填,堵塞)。痍伤:(受创伤)。瘳:(病愈)。存孤:(抚养孤儿)。众庶:(众民;百姓)。阿意:(迎合他人的意旨)。兴功:(建立功业)。何乃:(何能。怎么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B.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C.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D.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古代特指黄河。“河南”“河北”分别指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地区。
B.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人乘车,尊者在左,一人在右陪坐。
C.崩,古时专指皇帝的死,等同于“驾崩”。文中指秦始皇病死在沙丘。
D.太子,常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按礼俗多由嫡长子来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恬出身名门。祖父蒙骜侍奉秦昭王,位至上卿,蒙恬因家世荫庇担任秦将。
B.蒙恬功劳卓著。他统军北逐戎族和狄族,修筑长城,威震匈奴,并参与修建秦直道。
C.蒙恬深受重用。秦始皇宠信蒙恬;他的弟弟蒙毅也被秦始皇亲近,位列上卿。
D.蒙恬结局悲惨。蒙恬有大功于秦而被秦二世逼杀,他的弟弟也受他牵连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2)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5】蒙恬一生功勋卓著,司马迁却评价他“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很多成功都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取得的:在民族危亡的逼迫下,人民奋发图强,保家卫国;在激烈竞争的逼迫下,企业穷则思变,发展图存;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人们都想方设法,改变命运……
反之,有很多事业在严峻局势的逼迫下,功亏一篑;有很多的人在强大对手的逼迫下,萎靡颓废……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