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___________是感谢和高兴。
②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___________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③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___________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A.反映 阻止 从而 B.反应 阻碍 因而
C.反应 阻碍 从而 D.反映 阻止 因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我们要有勇气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B.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C.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仅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D.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3、《荷花淀》中当水生告诉妻子,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时,水生嫂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心情,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满与抱怨 B.嗔怪与自豪 C.沮丧与不安 D.愤怒与埋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留青冢向黄昏
B.孤舟一系故园心 一去紫台连朔漠
C.巫山巫峡气萧森 无边落木萧萧下
D.塞上风云接地阴 接天莲叶无穷碧
5、下列对《最后的常春藤叶》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A.“萨蒂尔似的”“小鬼般的”“看家恶狗”等描述显得夸张、俏皮、生动。
B.选段两次提到“杰作”,为老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埋下了伏笔。
C.选段运用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老艺人形象。
D.选段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客观冷静,不掺入作者主观情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雪
江岸
老古话还真说对了,三月还有桃花雪。墙外几株桃树含苞待放时节,黄泥湾竟然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
山桃起床后,去厨房舀水洗漱的时候,爹早就起来了,把院子都扫完了。天上的雪花还一个劲儿飘扬着,整个村庄一派银装素裹。
桃啊,今天还去学校吗?娘系着围裙,站在厨房门口问。
山桃说,哪怕天上下刀子,我顶着铁锅,也得去学校。下这么点儿雪,怕什么?
那你赶紧吃饭,吃过饭,让你爹送你去学校。娘摘下围裙,扑打着头上身上做饭时落下的草木灰。
学校离家一拃远,她这么大的姑娘,还用人送?爹将大扫帚扔到院子角落里。大扫帚晃了晃,依靠着墙角站住了。
娘白了爹一眼,说,你不送,我送,行了吧?
山桃出了门,爹默默地跟在她后面。翻过房后的这道岭,站在岭头上,就能看到对面山洼里的黄泥湾小学。爹是这所小学的毕业生,山桃也是。从家到学校这条路,即使闭着眼睛,父女俩也能摸过去。
山桃踩着雪,爬上山岭,积雪在她脚下咯咯吱吱地响。她站在山岭上,看着往山岭上爬着的爹,爹的脚下也咯咯吱吱地响。
好了,爹,就送到这儿吧。山桃扬着手臂,在风雪中划拉了一个圈儿,对爹说。
爹毕竟上了岁数,有些气喘。他还没走到山桃跟前,山桃已经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坐在山坡上,往山下滑行而去。
爹站在岭头上,看着山桃一会儿从树丛中闪出来,一会儿又隐身到树丛中去了,仿佛在和谁捉迷藏。终于,山桃到了山脚下,返身冲山上挥挥手,一溜烟儿地往学校跑去了。
这个鬼丫头,怎么就长不大呢!爹暗自嘀咕着,准备下山回家。
爹转身的时候,看到一只黑灰色的大狗从他身边的灌木丛中漠然走过去,大狗的身后,跟随着三只活蹦乱跳的小狗。小狗们停住了,有一只好奇地盯着他,有一只冲他呲呲牙,有一只伸过头来,嗅了嗅,然后纷纷追随大狗去了。这是谁家的狗呢,拖家带口地跑到这荒山野岭上,干什么呢?他有些纳闷。
爹正在这样想着的时候,那群狗已经钻出灌木丛,回到被他挡住的山路上,逶迤而去。
爹觉得有趣,掏出手机,将狗群的背影和它们留在雪地上的凌乱的脚印拍摄下来。它们的脚印,宛若大朵小朵的梅花,在雪地上绽放。
回到家里,爹从锅里盛了一碗放得有些温乎的稀饭,就着一碟咸萝卜条,大口大口吃起来。爹正吃着饭,突然想起什么来,对娘说,也不知道谁家的一窝狗,在山上瞎逛呢,被我拍了下来。
娘拿起爹的手机,翻看着,突然惊叫起来,这哪里是狗啊,不是狼吗?
狼?咱黄泥湾多少年没有闹狼了,怎么会有狼?爹狐疑地说。
你看看,这拖在屁股后边的大尾巴,这毛色,这脚印,这哪能是狗呢?
哇,还真是哈,是不太像狗,我说狗怎么跑到山岭上了呢!
娘又紧张又兴奋地说,快,发个朋友圈,告诉大伙儿,山上有狼了!
爹放下饭碗,又端了起来,说,你又不是不会发,你发吧。
下午,山桃放学的时候,刚走出学校大门,就看到爹缩着脖子,袖着手,倚在墙角背风处,不停地跺脚。
爹,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山桃一边锁门,一边问。
早上送你的时候,我在山上看见狼了。你娘不放心,让我来学校接你。爹说。
真的假的啊?说得怪吓人的。
这还能有假?我把照片拿给咱村里上岁数的人看了,你八爷,你六大爷,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打过狼,都说是狼。
也许吧,现在山里砍柴的、伐树的都少了,树高林密,狼就从深山里蹿出来了呗。
对了,我守了半个下午,你的学生呢?怎么一个学生毛都没看到?爹好奇地问。
您还好意思问,家长们还不是被您的微信吓破了胆?今天下午,所有学生集体旷课。山桃哭丧着脸说。
回到家里一说,娘竟然拍着手,高兴地说,别的老师钻窟窿打洞地都调走了,就你这个傻丫头,死心眼儿,自个儿独自硬撑着这个学校。这下倒好了,村小学没学生了,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到镇中心小学去了。今天,你爹的微信里,就有你的好几个学生的爷爷、奶奶留言评论,说是为了安全,把学生送到别处上学呢。
山桃叹口气,说,自从我师范毕业,到我的母校任教,我就幻想,总有一天,咱黄泥湾小学还能像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那样红红火火。我这个人没大出息,就这点儿小梦想,竟然被这几只该死的狼搅黄了。
爹看看娘,娘看看爹,想笑,又不敢笑,两个人的脸都绷得紧紧的,背着山桃,偷偷地挤眉弄眼地做鬼脸。
屋外,飘了半夜又一天的飞雪不知道何时停了下来,夕阳在西边山峦上露出半张脸来。傍晚的山村一片嫣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的出现,使母亲为山桃的安全担心,所以内心紧张;又认为这是女儿调到镇中心小学的好机会,因而不免兴奋起来。
B.作者将普通的素材写出不普通的故事,叙述的节奏不疾不徐,文字如一流清泉,潺潺流入心田,读来给人美的享受。
C.黄泥湾多年没有狼,而现在山里砍柴的、伐树的都少了,树高林密,狼再次出现,从侧面说明黄泥湾生态恢复得好。
D.爹娘“想笑,又不敢笑”是出于对女儿梦想的尊重,爹娘“背着山桃,偷偷地挤眉弄眼地做鬼脸”,说明爹遇到的是狗不是狼。
【2】请概括山桃的形象特征。
【3】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是化用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治理好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3)复兴中学举行古典诗词大会,张老师让学生抢答高中教材中运用典故来借古讽今的古诗词,小李同学脱口而出,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默写。
(1)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贤才若来,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款待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白天登上天姥山,山路崎岖,花草令人迷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凄苦和年老体衰的惆怅。
(5)《琵琶行并序》中写乐曲暂歇后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7)《声声慢》通过写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愁绪,酒味淡了,来衬托词人晚年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袭扰、国家的耻辱,随时光的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宴会盛况;而李白面对奢华盛宴却“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李白在《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劝学》)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渤,字濬之,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后。九年,以著作郎征之。岁余,迁右补阙。
会泽潞节度使郗士美卒,渤充吊祭使,路次陕西,渤上疏曰:“臣出使经行,历求利病。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摊逃之弊,苛虐如斯,聚敛之臣唯思竭泽,不虑无鱼。乞降诏书绝摊逃之弊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谬矣。”
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十一月定京官考,不避权幸,自宰相而下皆行升黜。状入,留中不下。议者以宰辅旷官,自宜上疏论列,而渤越职钓名,非尽事君之道。乃出为虔州刺史。未满岁,迁江州刺史。张平叔判度支,奏征久远逋悬,渤在州上疏曰:“伏奉诏敕云,度支使所奏,令臣设计征填当州,贞元二年逃户所欠钱四千四百一十贯。臣当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今已旱死一千九百顷有余,若更勒徇度支使所为,必惧史官书陛下于大旱中征三十六年前逋悬。臣任刺史,罪无所逃。臣既上不副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
入为职方郎中。迁谏议大夫。敬宗冲年即位,坐朝常晚。一日入阁,久不坐,群臣候立紫宸门外,有耆年衰病者几将顿仆,渤出次白宰相曰:“昨日拜疏陈论,今坐益晚,是谏官不能回人主之意,渤之罪也。请先出阁,待罪于金吾仗。”语次唤仗,乃止。
宝历元年,改元大赦。先是,鄠县令崔发闻门外喧斗,县吏言五坊使下殴击百姓。发怒,命吏捕之,曳抨既至,时已曛黑,不问色目。良久与语,乃知是一内官。天子闻之怒,收发系御史台。御楼之日,放系囚,发亦在鸡竿下。时有品官五十余人,持仗殴发,发破面折齿,台吏以席蔽之,方免。是日系囚皆释,发独不免。渤疏论之曰:“县令不合曳中人,中人不合殴御囚,其罪一也。然县令所犯在恩前,中人所犯在恩后。中人横暴,一至于此,是朝廷驯致使然。若不早正刑书,臣恐四夷之人及藩镇奏事传道此语,则慢易之心萌矣。”
后因谏,上以渤党发,出为桂州刺史,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大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渤孤贞力行,操尚不苟合,而阘茸(注)之流,非其沽激。以言摈退,终不息言,以救时病,服名节者重之。
(节选自《旧唐书·李渤传》)
(注)阘茸:指人品卑劣,或者庸碌无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乞降诏/书绝摊逃之弊/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谬矣
B.乞降诏书/绝摊逃之弊/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谬矣
C.乞降诏/书绝摊逃之弊/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谬矣
D.乞降诏书/绝摊逃之弊/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谬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著作郎,官名,主管编修国史;至唐,主管秘书省之著作局。
B.疏,一种文体,是指封建时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章。
C.留中,指皇帝将有争议的臣子留在朝中任职,不交相关部门处理。
D.鸡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竖立,后用为赦罪之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渤考评公正,不避权贵。作为考功员外郎,李渤对皇帝宠信的奸佞之人一概给予降职的考核评定,却遭到越俎代庖、沽名钓誉的非议,最终被贬出京城。
B.李渤体察民情,维护君王。度支使张平叔不顾百姓疾苦,竟建议征收三十六年前的欠税,李渤如实汇报江州的旱情,并明确指出,一旦征收,必引来对皇帝的非议。
C.李渤忠于职守,勇于担责。敬宗“坐朝常晚”,李渤进言劝谏,第二天皇帝仍我行我素,李渤觉得未能尽谏官之责,主动请罪。
D.李渤仗义执言,坦陈时弊。崔发抓捕了殴打百姓的“中人”,招致群殴,李渤挺身而出为崔发鸣不平,并直言朝廷如果不整治“中人横暴”,必然后患无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摊逃之弊,苛虐如斯,聚敛之臣唯思竭泽,不虑无鱼。
(2)时有品官五十余人,持仗殴发,发破面折齿,台吏以席蔽之,方免。
【5】选文对李渤作了哪些评价?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上面的两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