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我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
D.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只是一个培养皿,耐药性与人无关,与细菌有关。如果你停用了抗生素,并处在一个清新开放的环境中, 。 , , , , ,这种耐药性的消失是非常漫长的。当整个环境中绝大多数细菌都对本来有针对性的某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一抗生素就需要更换新代了。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局面。因此,耐药性泛滥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社会、医院、医生、个人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①周围的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
②菌群会慢慢恢复
③你也很容易感染耐药细菌
④很多人都在用抗生素
⑤即使自己不用抗生素
⑥但如果你待在医院中
A.①③④②⑤⑥ B.②⑥④①⑤③
C.②⑥③④①⑤ D.①④②⑤③⑥
3、与下列句子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 )
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我们的谈话了, ,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A.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乱子起见我不能不这样做
B.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 我只能这样说
C.我怕别人误解了我们而闹出笑话我只能这样说
D.我怕别人误解了我们而闹出笑话我不能不这样做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望帝春心托杜鹃
B.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 百年多病独登台剑
D. 枯松倒挂倚绝壁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封建社会里,也和今天一样,人人都要穿衣裳。但是,有一点不同,衣裳的质料、颜色、花饰有极大①________,不能随便穿,违反了制度,就会被杀头,甚至一家子都得陪着死。原来那时候,衣裳也是表示阶级身份的。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②________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颜色而论,皇帝穿黄袍,最高级的官员穿大红、大紫,以下的官员穿绿,皂隶穿黑。③________平民百姓,就只好穿白了。以花饰而论,在袍子上刺绣或者织成龙、凤、狮子、麒麟、蟒、仙鹤等等,也是按贵族、官僚的地位和等级分别规定的。平民百姓连绣一条小虫儿小鱼儿都不行,④________不用说描龙画凤了。
| ① | ② | ③ | ④ |
A | 讲究 | 专擅 | 以至 | 也 |
B | 考究 | 专用 | 以至 | 更 |
C | 讲究 | 专用 | 至于 | 更 |
D | 考究 | 专擅 | 至于 | 也 |
A.A
B.B
C.C
D.D
6、(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牛
张爱玲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太阳晒到干菜上,随风飘出一种温和的臭味。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不怎样!眼见就要立春了,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上三婶娘家去借,去借!”他不耐烦地将烟管托托敲着栏。
“是的,说白话倒容易!三婶娘同我们本是好亲好邻的,去年人家来借几升米,你不肯,现在反过来求人,人家倒肯?”
他的不耐烦显然是增进了,越恨她揭他这个忏悔过的痛疮,她偏要揭。说起来原该怪他自己得罪了一向好说话的三婶娘,然而她竟捉住了这个屡次作嘲讽的把柄——“明天找蒋天贵去!”他背过身去,表示不愿意多搭话,然而她仿佛永远不能将他的答复认为满足似的——“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先付租钱。”
他垂下眼去,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翻来覆去验看它突出的肋骨和细瘦的腿;小鸡在他的掌心里吱吱地叫。
“不,不!”她激动地喊着,她已经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她这时似乎显得比平时更苍老一点,虽然她只是三十岁才满的人,她那棕色的柔驯的眼睛,用那种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趟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了!天哪!先是我那牛……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了,又是银簪子……又该轮到这两只小鸡了!你一个男子汉,只会打算我的东西——我问你,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我问你哪——”她完全失掉了自制力,把蓝布围裙蒙着脸哭起来。
“闹着要借牛也是你,舍不得鸡也是你!”禄兴背过脸去吸烟,拈了一块干菜在手里,嗅了嗅,仍旧放在水槽上。
“就我一人舍不得——”她从禄兴肩膀后面竭力地把脸伸过来。“你——你大气,你把房子送人也舍得!我才犯不着呢!”
禄兴不做声,抬起头来望着黄泥墙头上淡淡的斜阳影子,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的,不到太阳落山她就会软化起来。到底借牛是正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烟囱里正蓬蓬地冒炊烟,薰得月色迷迷蒙蒙,鸡已经关在笼里了,低低地,吱吱咯咯叫着。
茅屋里门半开着,漏出一线桔红的油灯光,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门口把整个的门全塞满了,那是禄兴,叉着腰在吸旱烟,他在想,明天,同样的晚上,少了鸡群吱吱咯咯的叫声,该是多么寂寞的一晚啊!
后天的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娘子就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也起身,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两只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在禄兴的眼里,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值得牺牲十只鸡的。他俨然感到自己是王子的护卫统领,一种新的喜悦和骄傲充塞了他的心,使他一路上高声吹着口哨。
他开始赶牛了。然而,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伏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它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使他浑身都出了汗。远处的田埂上,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刷地抽了它一鞭子。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鼻孔涨大了,嘘嘘地吐着气,它那么慢慢地、威严地站了起来,使禄兴很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他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和车轮一样大,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低低地用打颤的声音告诉:“先是……先是我那牛……我那会吃会做的壮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熏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生命就是一个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啊!
(一九三六年)
【1】(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采用动作描写,暗示禄兴家以前有过牛,为后文借牛做了铺垫。
B. 本文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和人物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苍凉而又真实的农村生活画卷。
C. 作为一个男子汉,却只会算计妻子辛辛苦苦挣得的东西,可见禄兴是一个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人,小说包含了怒其不争的情感。
D. “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禄兴娘子在失去财物和丈夫后的心境。
【2】(小题2)小说以“牛”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题3)小说中禄兴娘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昔日之事不可挽回、未来还有补救机会的觉醒。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群、容貌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同一物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同一种鸟,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双宿双飞的形象象征了爱情;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凄切的啼声增添了听者的愁绪。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告诫世上女子不要过分沉迷在甜美的爱情之中。
(2)在《三峡》中,郦道元仰观冬春之景,见到“_________________”,峰间瀑布飞悬,山水树木“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无穷的趣味。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周瑜卓越战绩。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
如“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文名句填空
(1)求之不得,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诗经·关雎》)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挥手自兹去,_______。(李白《送友人》)
(4)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陆游《书愤》)
(5)子曰:“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借物喻人,表现作者骨肉离散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个反问句是: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自嘲
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读”一句写出诗人青年时代的自信豪迈,认为汉赋唐诗皆有浅陋之处。
B.“暮年”一句交待了诗人晚年寄身农桑的生活,与上一句形成了鲜明对比。
C.颔联两句塑造了一个骑着毛驴、贪恋饮酒的老头形象,照应了标题“自嘲”。
D.“醉来”一句说明诗人酒酣之际依然会在不经意间展现青年时代的书生意气。
【2】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相比,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各有何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其子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B.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C.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D.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表调动官职的词语,一般指提升;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如辟、拜、除等;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如领、行、权等。
B. 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C.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不仅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与考核,还管理学校及科举考试等事务,其首长为吏部尚书。
D. 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以勤热心王储,但不得重用。虽然陈以勤对裕王很忠心,但是明世宗对于陈氏父子的情谊一向淡薄,因此,裕王一年内也都不能召见陈以勤一次。
B. 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裕五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
C. 陈以勤积极有为,敢于进谏。他分条呈上《谨始十事》,提出关于收揽权利、听取谏言的言辞十分恳切;他呈上因循守旧的时政弊端,请求慎重提拔任用。
D. 陈以勤聪明睿智,洞察局势。高拱和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构陷,陈以勤自知调停不好三人关系,恐怕不会为三人所容,极力称病请求罢免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
(2)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底气”,指源于某种因素而产生的信心。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能够大义凛然,威式不屈,是有底气的;梁启超在演讲时说自己“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种谦虚中的自负,是有底气的;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种胸怀气魄,也是有底气……一个人的“底气”,来源有很多。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当代青年人的“底气”。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