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民生改善的认识正在从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提升为美化环境、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等更高更多的获得感。
B. 教育部推出《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是为了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成为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为目的,让他们从众多的图书中找到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
C. 近年来,该市注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通过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扶持、贷款低息或免息等措施,激励农民工返乡人才大显身手。
D. 中西部地区基层条件较为艰苦,为增强这些地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中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
2、下列公益广告词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纸上得来终觉浅,就业尤需多实践。
B. 愿得此身长报国,不挤高考独木桥。
C.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偏爱做工匠。
D. 肩扛扳手开口笑,平凡人生亦自豪。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名,犹原名,古代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由父亲取名,取“字”也在此时进行。
B.表,奏章的一种,多用于陈请谢贺;也有显扬、表彰之意。
C.留后,官职名。原指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唐中叶后指因节度使有事故代行其职务之官。
D.太祖,是朱温的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计划将在2024年重返月球,中国已两次成功发射了无人探月飞船,这场太空竞赛的背后,既有对荣耀的贪求,也有对梦想的追寻及将科技边界再度推进到宇宙的渴望。
B.火锅之所以在中国广受欢迎,除了方便之外,还有种弹性的魔力:它的汤底既能简单,也能繁复;食材既可单一,也可多样;一人不但能食,还自带了社交属性。
C.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生活在室内空间,阳光照射太少正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某些机能缺乏的维生素D,也可能破坏我们的免疫和心血管系统。
D.国内生活垃圾的整体含水率约在50%,而国外的在20%左右,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占比太高,这与我们的餐饮习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造成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第三期《朗读者》节目中,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过的写给儿子的信件,被称为“2017最美家书”。
B. 2016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人学率达87.5%,但还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等。
C. 广西省桂林市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已摘帽的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成果,确保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
D. 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味,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路
龙应台
五万人涌进了台中的露天剧场;有风,天上的云在游走,使得月光忽隐忽现。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像一个用手掰开的大半边葡萄柚,随意被搁在一张桌子上,仿佛寻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进剧场,却突然扑面而来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万人同时坐下,即使无声也是一个隆重的宣示。
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群众跟着音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情推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场时,掌声雷动,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静地注视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见,她瘦了还是胖了?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我稍稍挪动椅子,插在这两个人头的中间,才能把她看个清楚。今晚蔡琴一袭青衣,衣袂在风里翩翩蝶动,显得飘逸有致。
媒体涌向舞台前,镁光灯烁烁闪个不停。她笑说,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然后音乐静下,她开口清唱:“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被遗忘的时光》)。蔡琴的声音,像大河般深沉,黄昏般惆怅,又有宿醉难醒般的缠绵。她低低地唱着,余音缭绕然后戛然而止时,人们报以狂热的掌声。她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在海浪一样的掌声中,我没有鼓掌,我仍旧深深地注视她。她说的“事”,是五十九岁的导演杨德昌的死。她说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
挡了我视线的两个人头,一个是胡志强的。一年前中风,他走路时有些微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来特别憨厚。他的身边紧挨着大难不死的妻子,她少了一条手臂。胡志强拾起妻的那只纤弱的手,迎以自己一只粗壮的手,两人的手掌合起来鼓掌,是患难情深,更是岁月沧桑。
另一个头,是马英九的。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开始唱《恰似你的温柔》,歌声低回流荡,人们开始和声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
我压低帽檐,眼泪实在忍不住了。今天是七月七号的晚上,沈君山三度中风陷入昏迷的第二晚。这里有五万人幸福地欢唱,掌声、笑声、歌声,混杂着城市的灯火腾跃,照亮了粉红色的天空。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删改)
【注】①胡志强:台湾国民党前副主席、台中市前市长。其夫人邵晓玲,台湾著名演员,因车祸而失去一条手臂。②马英九: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台湾国民党前主席。③沈君山:台湾物理学家、著名作家、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者写“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是为了与下文写剧场作对比,突出朋友演唱会的成功圆满。
B. “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与下文写胡志强、马英九相照应,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政治人物的反感和厌恶。
C. “蔡琴的声音,像大河般深沉,黄昏般惆怅,又有宿醉难醒般的缠绵”,一连三个比喻,巧妙地表现出蔡琴音色的丰富内涵。
D. “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本文将“歌”与“事”结合起来,人生感悟和曼妙歌声交汇成中年人生。
E. 五万人的“掌声、笑声、歌声”和城市的灯火混杂在一起,与加护病房里的沈君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众人的庸俗和无聊。
【2】文章为什么以“山路”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中出现了两首歌,作者问:“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
(2)秦观《鹊桥仙》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牛郎织女为了鹊桥相会长途跋涉的过程。
(3)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
(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慨叹历代帝王“虎头蛇尾”,往往有好的开始,而“_______________”。
(5)在诗人的世界里,许多植物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如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的状态;《琵琶行》中,白居易描绘江边送别时,用“_______________”之景增添了离别的愁情。
(6)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言及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周瑜打败的事,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此事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
(2)淇则有岸 , 。(《诗经·卫风·氓》)
(3)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4) ,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7)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齐谐》中说,鲲鹏奋飞时“________,
_________”但它也并不逍遥,因为“________”,依然有所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秋天爽朗澄清的江面之后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了诗人劝酒吟诗的情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2)庄子《逍遥游》引用《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大鹏飞往南海的情景。
1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观公孙大娘①弟子舞剑器②行(节选)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
张先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③,头上宫花颤未休。
【注】①公孙大娘: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的教坊舞者。②剑器:古舞曲名,属健舞(武舞)之一。③伊州:曲调名。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词的起笔都写了演出的舞者,杜诗着重展现其妆容,而张词精描其发饰。
B.杜诗末句描绘公孙氏舞罢的情景:场上肃静空阔,如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
C.张词结尾写一曲舞毕,而舞者头上的宫花犹在颤巍巍地摇晃不休,极有画面感。
D.两首诗词都描摹了舞者姿态,但二者风格不同,前者雄健刚劲,后者轻盈柔美。
【2】两首诗词都塑造了技艺高超的舞者,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王:指的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
B.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每月的十五称“望”,“望”的次日称为“晦”。
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D.赞:赞语。纪传等文章、论著后的总评性文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出身名门,年少有为。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游访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
B.王守仁仕途坎坷,受百姓拥戴。因上奏章营救戴铣等人,王守仁触怒刘瑾而遭贬谪;任龙场驿丞时,王守仁移风易俗,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俗,受到当地民众爱戴。
C.王守仁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王守仁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进攻;平息宁王叛乱时,王守仁分析局势直捣南昌,获得胜利。
D.王守仁天资聪颖,有所建树。在被贬到龙场时,因没有书读,王守仁就推究已学的知识,悟出了格物致知的内涵,开创了“阳明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阅读古诗词作品,可以品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
请从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中选取一位,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