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统计显示,上半年小罐茶销售3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这样的数据在国内茶业销售市场上让传统茶企难以望其项背。
②20多年前,风靡一时的《新白娘子传奇》可谓家喻户晓。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但是白蛇传的故事却早已路人皆知。
③近几年我国的高铁飞速发展,很多项目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毫无疑问,我国高铁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中国高铁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
④外媒称,中国的手机应用程序(APP)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功能强大,让西方相形见绌。
⑤近期,多地相继出台政策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本想着货车师傅们会弹冠相庆,可谁曾想到此政策出来。货车司机师傅们愁眉苦脸。
⑥蜀道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在唐代诗歌中鹤立鸡群。蜀道诗句中那些奇峻秀丽的山川,光怪陆离的景致,在唐人的妙笔勾勒下,至今依然如梦如幻。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④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一名司机,在驾驶时既不能只依靠平时经验而对道路交通指示标志习焉不察,更不能怀有侥幸心理为图一时方便而违反交通法规。
②在全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她表现优异,成绩斐然,让其余参赛者望尘而拜,自叹弗如。
③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东方之星”在长江遭遇龙卷风后翻沉,救援人员不辞辛劳,为了最大限度给予受困者以生的希望,没有一个人退却。
④谈及语文学习的乐趣,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阅读快感:一是诉诸直觉,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是含英咀华,来得迟,去得也迟。
⑤过分挑剔或苛责别人,你就会对生活、社会充满失望。不但你自己无法满意,别人也会因为你睁大双眼而对你敬而远之,退避三舍。
⑥在青岛蜿蜒的海岸线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岛屿,岛上风景不殊,山峰叠雾,巨礁险峻,是旅游探险的好去处。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3、下列河流没有流经云南的是( )
A.淮河 B.澜沧江 C.黄河 D.金沙江 E.怒江
4、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A.庄子与惠施
B.庄子与公孙龙
C.公孙龙与惠施
D.孔子与颜回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爱情不NG》讲述了娱乐圈的两对恋人经过种种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B. 美、英、法等国支持和推动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手段,和当初其处理利比亚问题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公开宣称,现政府已经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合法性。
C. 中国整容业兴起近十年,二十万张脸被毁,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中国作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整容机构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容手术风险高涨。
D. 近日,深圳唯冠诉世界知名品牌苹果公司侵犯知识产权一案已经宣判一审结果,苹果公司败诉的消息传来,诸多媒体对此不赞一词。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对“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普遍心理: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其可贵。
B.这句诗告诫人们:将“悲哀”忘掉,这世界才会变得可爱。
C.“那逝去的”指令人悲哀的现实,这种现实会“转瞬即逝”,未来会变得更加可爱。这句诗充分表达了作者相信光明与正义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D.现实毕竟会逝去,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这句诗告诫人们不要因现实的坎坷而放弃追求,一切都要向前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对这首诗内容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小节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不要忧愁,也不要激愤,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B.第二节诗前两句构成转折关系:尽管今天的许多事情令人感到悲哀,但我们要向往美好的未来,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困境,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充满正义必胜的信心。
C.整首诗富有人生哲理:人生犹如四季,寂寥冬日当前时,阳光明媚的春天也不过会太远,因而我们就得振作精神。
D.全诗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拟人手法,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清新流畅,热烈深沉,亲切自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人有疑惑是正常的。
(2)星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蜀道难》中写到星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品中直接提及自己的病体,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是《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社会对人才选举、人际关系的要求。
(2)《赤壁赋》中,面对江水流逝与月亮盈虚,苏子认为,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
(3)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马”: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宝马”代表优渥的生活;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以“班马”表现别离的不舍;如“________,________”,以“铁马”借指雄师劲旅。
9、在横线处补写出诗文原句。
(1)老当益壮,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唐·王勃《滕王阁序》)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唐·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故国神游,__________,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杜甫)
(3)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集会那天气候宜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
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_______”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_______”的糊涂做法。
12、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田家杂咏(节选)
黄燮清①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注]①黄燮清:晚清诗人,少以贫四处充任幕僚,有短暂的从政为官经历。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对“豪华子”发出感叹,讽刺他们生活奢侈无所事事,态度立场鲜明。
B.百姓生活艰辛,粮食来之不易,与“豪华子”的“安坐”“嗜欲”形成强烈反差。
C.七八两句诗人对比自己舒适的园居生活和农民艰苦的野居生活,内心觉得很惭愧。
D.诗歌就稼穑之事发出议论,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积极意义。
【2】诗歌最后两句“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中的“君”指代的人不同,情感表达也会有差异,请对此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题。
孔坦字君平,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王,以坦为世子文学。东 宫建,补太子舍人,迁尚书郎。
咸和初,迁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寻属苏峻反,坦与司徒司马陶回白王导曰: “及峻未至,宜急断阜陵之界,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至,可往逼 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先人有夺人之功,时不可失。”导然之。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是袭朝廷虚也,故计不行。峻遂破姑熟,取盐米,亮方悔之。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 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既而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及峻挟天子幸石头,坦奔陶侃,侃引为长史。时侃等夜筑白石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咸 惧来攻。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 动,决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果如所筹。时郗鉴镇京口,侃等各以兵会。既至,坦 议以为本不应须召郗公,遂使东门无限。今宜遣还,虽晚,犹胜不也。侃等犹疑,坦固争甚 切,始令鉴还据京口,遣郭默屯大业,又令骁将李闳、曹统、周光与默并力,贼遂势分,卒 如坦计。
及峻平,以坦为吴郡太守。自陈吴多贤豪,而坦年少,未宜临之。王导、庾亮并欲用坦 为丹杨尹。时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坦固辞之。导等犹未之许。坦慨然曰:“昔肃祖临崩, 诸君亲据御床,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限。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 肉,任人脍截耳!”乃拂衣而去。导等亦止。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以 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
坦在职数年,迁侍中。及帝既加元服,犹委政王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尝从容 言于帝曰:“陛下春秋以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咨诹善道。”由是忤导,出为廷尉, 怏怏不悦,以疾去职。
疾笃,庾冰省之,乃流涕。坦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 问邪!”冰深谢焉。俄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脱:失去
B. 遂使东门无限 限:险阻
C. 遣郭默屯大业 屯:驻守
D. 陛下春秋以长 春秋:年龄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坦少年时就端方正直,有美好的名声,精通《左传》,会写文章。
B. 与苏峻作战的过程中,孔坦通过观察天象而料敌动向,并分析敌情作出正确筹划。
C. 平定苏峻后,孔坦慷慨陈词,讲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当上了丹杨尹。
D. 孔坦认为皇帝不应只委政王导,而应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从而违逆了王导。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
⑵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
【4】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孔坦任职时有哪些特点。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有人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有人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还有人说:并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这些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读了它们有什么启发呢?请以其中的一句或者综合几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