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美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的愿望仍在与日俱增。
B.文中所举诗句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他们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家福、副研究员余鑫如两位同志担任合作总社的法律顾问。
D.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一个罗贯中?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初夏时节,天气渐渐暖了起来,鸟儿们鸣叫得更欢快了,晴光照水,绿蘋流转,好一派盎然生机。
B.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远处的建筑、河流全部隐没在月下白茫茫的雾气中,纯白缥缈,朦胧神秘,令人心旷神怡。
C.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骀荡春风中携友人到郊外踏青,但见周遭十余里尽是如天堂地毯般铺向远方的绿油油荠麦,让人好不喜爱。
D.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招待来客时,因家境清贫、所居僻远,盘中食物味道单一,所饮也只是隔年酿造的陈酒,对此他心中深感歉意。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以手抚膺坐长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其险也如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府吏见丁宁
B.终不能加胜于赵 使不辱于诸侯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君将哀而生之乎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把家里的东西都清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不胫而走。
B.他并非獐头鼠目,虽然说不上龙行虎步,但是踱起方步来却也像模像样。
C.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向,我们就能形成勇往直前、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D.中国男足在预赛上的表现差强人意,让人倍感失望,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开春之际,大地万物复苏,花蕾含苞吐露,预示着朝气和希望,也提醒人们惜取好春光、奋斗正当时。
②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习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鼓舞人们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为春和景明的中国气象增添了奋斗底色。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别开生面的事业格局,曙光已现的复兴前景,召唤我们高挂云帆、御风而行。
③在奋斗中成就伟业,我们以梦想导引航程。没有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罗盘的航行;没有梦想的生命,犹如没有色彩的春天。“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它曾支撑共产党人浴血奋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它曾引领中国人民白手起家改造山河,建设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它也曾掀开改革开放大幕,谱写出一曲国富民强的奋斗赞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④在奋斗中成就伟业,我们靠创新决胜未来。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是自然规律写照;日新之谓盛德,不日新者必日退,这是社会规律使然。核心技术催生核心竞争力,新兴需求造就新兴业态,创新的杠杆,总能撬起出乎意料的奇迹。从“一曲星梦东方红”,到“嫦娥奔月创奇迹”,惊世成就充分说明,“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追梦人的脚步永远向前,改革者的精神维新不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革故鼎新、别开生面,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我们就能用好历史机遇期、掌握发展主动权。
⑤在奋斗中成就伟业,我们用实干描绘盛景。大江奔流永无止境,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大道至简实干为先。行行重行行,不怕万里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民族复兴行进至关键一程,犹如河入峡谷、风过隘口、山登半腰,正值紧要之时,所以更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以事艰而无为,只因任重而奋行。“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以必成之心,入艰难之境,创未有之业,无限荣光将由此续写。
⑥“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毛泽东同志曾如此远眺未来。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当此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时和势都在中国这一边,我们更加懂得梦想的价值、创新的重要、实干的意义。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心怀梦想、勇于创新、奋勇拼搏,我们的事业将所向披靡,中国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想能够引领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改造山河,谱写国富民强的奋斗赞歌。
B.中国今天取得的一系列惊世成就,充分说明创新对于发展进步、决胜未来的重要意义。
C.因为民族复兴伟业事业艰难、任重道远,所以我们更需要有一种实干的精神。
D.对于新时代力争奋发有为的中国人民而言,梦想、创新、实干三者缺一不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整体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文章主体部分三个分论点,逐层展开,体现了一种严密的论证逻辑。
C.文章通过“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对比分析,突出创新的重要意义。
D.文章多处运用引证法,对论点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依靠梦想的积极导引取得了新时代以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伟大科技成就。
B.我们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更好地抓住历史机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C.只要有了实干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业,续写无限荣光。
D.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将所向披靡,是因为新时代中时和势都在中国这一边。
7、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秋”之一字,自古便动人情肠,它是《氓》诗中弃妇眼里“桑之落矣,______”的哀婉凄凉,是《登高》诗中杜南面对“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的秋景心中涌起的悲凉与哀愁,而白居易与友人分别时更是在《琵琶行》的开篇即借“______”的秋景来渲染那道不尽的离愁与伤怀,国人“伤春悲秋”的传统也许正源于古典诗歌中那浓厚的秋意与悲凉。
(2)某位同学对自己高一高二虚度了光阴感到后悔,决心在高三努力学习。用《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来说此可谓“______,______”。
(3)天下云集响应,______。(贾谊《过秦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____________”一定会以各种苦难来磨砺他的身心,激励他的身心,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先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的高峻,以“____________”描写激浪回旋的河川,再以“____________”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山之高峻。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数语,描绘出了“羽扇纶巾”的周瑜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善用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冥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 。[来源 (2)韩愈在《师说》中用“ ,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表达出对初春细滑润泽的小雨的喜爱之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用比喻写出了诗人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流谈及老师弟子时“群聚而笑”,而“_________,_________”,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3)在近期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方尊是古蜀国王一级的人享用的器物。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古蜀国的建立年代久远。
1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黄钟)人月圆·_____湖上
(元)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1】在校对《元曲精选》一书时,发现题目漏了两个字,以下选项中最可能是所缺二字的一项是( )
A.春日
B.夏日
C.秋日
D.冬日
【2】下面关于这首曲子的内容与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碍”写主人公在楚天的小楼远眺,被青山阻隔,难以望见心上人。
B.“昨宵入梦”为虚写,想象那“如玉”的人儿会在洞箫声中梦见主人公。
C.“憔悴”二字既扣“飞花”、“残柳”的景致,也写出主人公的愁苦面容。
D.“心事”与“眉梢”二字,表现主人公哀伤情绪,直抒胸臆,感情浓烈。
【3】唐代诗人李益《江南曲》写道:“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代诗人石延年以“月如无恨月长圆”对唐代诗人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请结合此二则材料,赏析上面元曲中“明月”与“潮水”这两个意象的艺术效果。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父汝明,金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
昉性缜密,遇事敢言,确然有守,以任子试补吏部令史。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时兵后,吏曹杂进,不习文法,东平辖郡邑五十四,民众事繁,簿书填委,漫无统纪。昉坐曹,躬阅案牍,左酬右答,咸得其当,事无留滞。初,有将校死事,以弟袭其职者,至是革去。昉辨明,复之,持金夜馈昉,昉却之,惭谢而去。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乙卯,权知东平府事,以疾辞,家居养母。中统四年,参知中书省事。商挺镇巴蜀,表为四川等处行枢密院参议。至元元年,入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甄别能否,公其黜陟,人无怨言。三年,迁制国用使司郎中。制司专职财赋,时宰领之,倚任集事,尤号烦重,昉竭诚赞画,出纳惟谨,赋不加敛,而国用以饶。
四年,丁内忧,哀毁逾制。寻诏起复,录囚东平,多所平反。七年,转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昉有识虑,损益古今,裁定典宪,时皆宜之,名为称职。十一年,拜兵刑部尚书,上疏乞骸骨,致其事,卒。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追封东平郡公,谥庄宪。
子克遹,平阴县尹。孙振,秘书著作郎;揆,中书省左司都事;拱,常德路蒙古学教授。
(选自《元史·张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B. 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C. 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D. 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台,“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随驻地而设立的临时性政务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
B. 郎中,是分掌各司事务,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宋代始作为医生的称呼。
C. 丁内忧,指遭遇母亲的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
D. 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把官职交还给皇帝,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又称“致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昉遇事敢说话,办事效率高。经历战乱后的东平管辖郡县多,人多事多,账簿文书充斥。他坐镇官府亲自阅览案宗,处理得当,事情没有被耽搁受阻的。
B. 张昉善于甄别人才,管理财税。他能分别有才的和无能的,能公平地废黜和提拔官员。在他的尽心谋划下,国家不增加赋敛,财用却多了。
C. 张昉审案能力强,对法令有见识。他受诏复官后,到东平审查案犯罪状,很多被平反。他增减古今,裁定典章法令,当时都觉得很合适,称他很称职。
D. 张昉孝顺母亲,其子孙各有所成。他代理东平府知事时,曾因需要在家奉养母亲而辞官。 他的儿子和三个孙子虽任职不同,但都成就斐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
(2)昉辨明,复之,持金夜馈昉,昉却之,惭谢而去。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近日,某剧组到南京大学取景拍摄,有当红明星也参与其中,可是让拍摄团队没想明白的是,以前剧组到了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可到了南大连个围观的粉丝都没有……面对记者采访,一南大学生说:他拍他的戏,我读我的书,读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②2021年北京市上半年征兵工作圆满结束,30名清华北大在校学生响应祖国号召,走出校园,携笔从戎。面对“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的质疑,他们认为,大学生仅有文化还不够,更应有信仰。新一代年轻人既能坐稳学业的冷板凳,又能义无反顾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广阔天地,绽放绚丽的青春光芒。
作为青年学子,学长们的选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呢?综合以上材料,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