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轨迹看,新诗与旧诗是诗坛两朵鲜花。诗歌作为一门艺术, ① 有新旧之别。 ②新旧之分仅是时间、内容和形式上作出的区分, ③ 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的价值不断增长, ④ 因为所历年代的久远。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的发展, ⑤ 艺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 ⑥ 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新旧诗歌中都不乏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林某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某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②面对这么大的,冲也冲不破的关系网,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将军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
③一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时而松时而紧,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常常喜怒无常,使孩子无所适从,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④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深得观众喜爱。
⑤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⑥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件精致的陶瓷融合传统陶瓷艺术和当代审美精神,将一些优秀形式、因素加以发扬光大。从而改变了陶瓷雕塑领域在造型上陈陈相因的俗套和流弊。
②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棚户区改造。居住条件艰苦的群众,都兴奋地搬进新居,告别了长达数十年萍飘蓬转的窘迫生活。
③今天大家都在慨叹社会风气败坏,人心不古,然仍有许多默默行善的人,在社会各角落救人济世,值得钦佩。
④去年夏天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终于战胜了洪魔。
⑤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身着旗袍和中式外套,面对中外记者侃侃而谈,强调要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⑥新一届中央领导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梦美好蓝图,如果风调雨顺,文恬武嬉,百姓自然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自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B.《荷塘月色》从侧面含蓄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黑暗时代留下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C.最新推出的“市民卡”,除了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D.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我们于种种细节中看到了作者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
5、下列四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与地壳化学元素含量、分布规律是一致的。而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元素在天然水中的比例与人体中的构成比例基本.上相同,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人体与环境中的水源的某些矿物相互交换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发生某些疾病。
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血液的PH值应在7.35——7.45 左右。人的细胞活动必需在这个环境中进行。水中的矿物质,能维持体液酸碱平衡。而如果饮用的是不健康的水,就会导致人体酸化。美国诺贝尔获奖者称,人体酸化是百病之源。
有了饮水机和纯净水,喝水似乎变得方便多了。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饮用纯净水。纯净水(或称超纯水、蒸馏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主要是用反渗透法技术处理制成。在生产过程中把有害物质过滤的同时,也去除了钾、钙、镁、铁、锌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而分解的氧、硫酸、硫磺等酸元素则保留在水中,因而增加了氢离子(H)的浓度成为酸性水。
纯净水在失去矿物质元素以后,它的水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水分子过分串联,变成链状线团结构,不仅不易通过细胞膜被人体吸收,相反, 细胞内的生命动力元素的离子还会逆向渗透到细胞膜外侧,进到纯净水的“线团”中,致使人体内有益的生命相关元素向外流失。纯净水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及儿童,副作用更大。水营养学专家强调说:青年及儿童钙的需要量30%来自于水,不是完全来自于食物,喝纯净水,30%的来源就没有了,这是第一点影响;第二点,食物中的钙比水中的钙吸收要来得慢,要低得很多,水中的钙吸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食物中的钙受其他营养元素,粗纤维,包括植酸的影响,钙吸收率都很低,只有30%。水生理专家金月光教授指出,有些敏感的人感觉纯净水越喝越不解渴、越想喝,长久下来感觉四肢无力,那是因为常喝纯净水,不仅不能补充钙、锌等微量元素,体内已有的矿物质反而被纯净水都带走了,降低了人的免疫功能,甚至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桶装密封的纯净水,一旦启封与空气接触,24小时后,就开始滋生细菌,因此,把一桶纯净水喝上几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1】下面有关“纯净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净水--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通常采用反渗透法技术处理制成。
B.纯净水在矿物微量元素的含量上与人体中的构成比例是一致的。
C.长期饮用纯净水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D.链状线团结构的纯净水不易吸收,而且会致使人体内--些有益的元素流失。
【2】对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和老人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破坏了人体与环境中的水源的某些矿物相互交换的动态平衡。
B.纯净水在净化过程中,虽过滤了有害物质,但也去除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
C.少年儿童饮用纯净水难以获得必需的钙的补充。
D.人体对纯净水中钙的吸收要比天然水中的低得多,慢得多。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叹道:“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闻天说:“生命如流水”。由此,苏轼在《赤壁赋》中发出的感慨也将水与生命关联到了一起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_ ,__?”两句强调了这个处世原则。
(3)《行路难》中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酒宴时内心苦闷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 ,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 ”。
(2)杜牧《阿房官赋》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 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占地之广,“ 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
(3) 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 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 _______”的观点相对应,论证严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做到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宋荣子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3)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10、(1)《师说》中,韩愈开宗明义地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论点。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开篇点明老师的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反问的形式说明每个人都会有疑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本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庭坚的《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期盼,想过一种了无心机的归隐生活。
(3)啸,作为一种歌吟方式,可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陶渊明就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口①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②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湖:指洞庭湖。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②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湖口”所见,先放眼湘江水岸,接着远眺云梦,最后注目孤舟离人,描绘出一幅莽苍阔大的湘江暮色图。
B.颈联实写洞庭湖的景象,诗人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出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有关星河高悬的描写,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
C.尾联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表现了诗人自伤之意,念友之情。
D.从全诗看,作者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几种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
【2】这首诗的“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时赵鼎为相,延之馆塾,奇之。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上甚异之。应辰少受知于喻樗既擢第知张九成贤问之于樗往从之游所学益进初任赵鼎为帅幕府事悉谘焉。召为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力主和议,金人欲以河南地归我。应辰上疏,谓:“和议不谐非所患,和议谐矣,而因循无备之可畏。异议不息非所患,异议息矣,而上下相蒙之可畏。金虽通和,疆场之上宜各戒严,以备他盗。”疏奏,秦桧大不悦,出通判建州,遂请祠以归。张九成谪邵州,交游皆绝,应辰时通问。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通判袁州,凡所予夺,人无异词。始至,或以其书生易之,已乃知吏师所不能及。丞相赵鼎死朱崖,应辰为文祭之,吏付之火。明年,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母老乞外,丞相苦留之,应辰曰:“亲老矣,不可缓。”乃出知婺州。郡积欠上供十三万缗,朝廷命宪漕究治,应辰谓急则扰民,乃与诸邑蠲宿逋,去苛敛,定期会,窒渗漏,悉为补发。寻丁内艰去,庐于墓侧。服阕,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李显忠冒具安丰军功赏五千余人,应辰奏驳之。权户部侍郎兼侍讲。应辰独员当剧务,节冗费,常奏:“塑显仁神御,半年功未及半,而堂吏食钱已支三万、银绢六百匹两。他皆类此。”。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敢言不避。好贤乐善,出于天性,尤笃友爱,尝以先畴逊其兄衢,虽无屋可居不顾也。
(节选自《宋史·汪应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应辰少受知/于喻樗既擢第/知张九成贤/问之于樗/往从之游/所学益进/初任赵鼎为帅/幕府事悉谘焉
B.应辰少受知于喻樗/既擢第/知张九成贤/问之于樗/往从之游/所学益进/初任/赵鼎为帅/幕府事悉谘焉
C.应辰少受知于喻樗/既擢第/知张九成贤/问之于樗/往从之游/所学益进/初任赵鼎为帅/幕府事悉谘焉
D.应辰少受知/于喻樗既擢第/知张九成贤/问之于樗/往从之游/所学益进/初任/赵鼎为帅/幕府事悉谘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举,即乡试中式。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幕府,指古代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是重要的军事指挥机关,也作“莫府”。幕府之中,一般有参军、主簿等官职。
C.秘书省,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始定名为秘书省,主官称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校正郎、正字等官。
D.请祠,请求担任祠禄官。在宋代,官员年老退休后被任诸宫观置使、判举、提点等职位,无职事,只领俸禄,被称为奉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应辰勤奋好学,读书天资聪颖。家贫没油点灯,他常常拾柴草点火看书;汪应辰向别人借书看,一过目就不会忘记。
B.汪应辰敢于进谏,具有政治远见。曾秘密觐见,要求皇帝勇于自省;面对秦桧的议和主张,提醒皇帝要有内忧外患的防备。
C.汪应辰执政有方,注重政风建设。在担任婺州知州时,补交了郡里积欠的赋税;暂任户部侍郎兼侍讲时,上书提倡节俭。
D.汪应辰重情重义,本性忠厚友善。听说丞相赵鼎去世,汪应辰写文章祭奠;曾把祖先的田地让给其兄,没房子住也不后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上甚异之。
(2)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
【5】汪应辰的孝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却看都不看它一眼。这棵树虽大,却是不材之木,人们只会鄙弃它。
庄子微微一笑: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东西啊!把它栽种在旷野之中,大树因为不成材,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你也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逍遥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还有什么值得困扰呢?
材料二: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请以“有用与无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