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黄冈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涡(xuàn) 痒(sāo) 发财(hèng) 掌而谈(zhǐ )

    B. 脚(diān) 干(jIng)  心病(guān) 立之地(zhuī )

    C. 修(zuǎn) 脉(qiē) 风景(shā)   踽踽独行(yǔ)

    D. 收(qiàn) 染(zā)   望哨(liáo) 荤大端(luò)

  •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述职者,述所

    A.乐无厌谓之亡

    B.庶民

    C.贤者而后

    D.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张衡传》,我们不仅应探寻他的精神世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且应知道他的生平事迹。

    B.在艰苦的读书生活中,张衡养成了独立处理事情的习惯,他观察处理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而且信念坚定,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C.张衡虽然在公元132年创制了地动仪,但他并不能科学地认识地震,驾驭不了当时“天人感应”观念的历史局限。

    D.张衡淡泊功名,不慕当世,埋头科学,但在朝廷仍受到了排挤,甚至被逐出京师,以致不得时常“思图身之事”。

  •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       ②薄言之(选取)       ③雨从头上湿到(肩胛)

    ④唤渠朝餐歇半霎(早饭)       ⑤照鹅儿与雏鸭(提防)       ⑥秧根未牢莳未(捆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在餐厅遗失了《论语》,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失物招领)

    B. “日前欣闻贵校百年校庆,却因事不能躬临,为歉!”(校友请假)

    C. “既然你这么真诚客气,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接受朋友礼物)

    D.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周末文化广场,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恭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城市史研究中,许多西方学者习惯于以欧洲城市发展为“理想类型”去衡量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凡与欧洲城市发展模式相悖者皆为“反常”或“偏离”。这无论在认识论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不科学。人类文明史表明,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因地而异、道路不一、形态多样。因此,仅仅依据欧洲城市的历史叙事来总结概括世界城市的历史全貌,进而形成城市史研究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显然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构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应破除西方学者的学术成见,以更加宏大宽广的视野、客观科学的立场全面研究城市起源、发展、转型、变革的过程,重新审视中国城市及其他东方城市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的历史角色,将中国城市发展置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中作长时段的全面考察。

    中国城市发展有几千年历史,中华大地是城市发展绵延时间最长、发展进程最为连贯完整的历史舞台。虽然在不同时期,城址的选定、城市的空间分布与职能结构时有变动,但整体上构成一个绵延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的连续性的城市发展谱系。在中华大地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盛大气象塑造出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这样规制宏大的帝都皇城、通都大邑;南北交融、东西互动所形成的覆盖九州、辐射四海的商业活动孕育出苏州、扬州、广州、泉州、汉口、佛山等为数众多的商业都会。它们的规模、功能、影响远超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发展历程为我们全面深入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一个完整样本,为我们深入揭示城市变迁的机理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素材。

    如果说中国城市发展以其绵长、连贯、系统为城市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完整样本,那么,中国所拥有的极为丰富的关于城市的典籍文献则为我们书写中国城市史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历史资料。从《周礼·考工记》《史记·货殖列传》到《汉书·地理志》;从《洛阳伽蓝记》《三辅黄图》《雍录》到《唐两京城坊考》《宋东京考》;从《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到《历代宅京记》《汉口丛谈》,以“城邑”“市镇”为记述对象的典籍文献代有所出、系统连贯。唐宋以后,各朝《会要》均设“都邑”类目,大型史志类书《通志》设有“都邑”专题。极为丰富的城市史专题文献为我们重新书写中国城市史、构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中华文明、植根中国历史,将中国城市的发展演变置于一个连续的历史时空,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考察社会变迁的大趋势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联,深入探讨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地理格局变迁、人文传统变革与城市发展的关联。这些基于中国历史本身的城市叙事将书写一部全新的中国城市发展史,构建起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

    (摘编自周德钧、王耀《构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认为:与欧洲城市发展相悖的城市发展都是“偏离”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B.几千年来,中国城市的规模、功能、影响都远远超过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

    C.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商业都会是因南北交融、东西互动而孕育出来的。

    D.我国极为丰富的城市史专题文献为重新书写中国城市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指出西方学者城市史研究偏颇基础上提出构建其中国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B.文章从研究样本和历史资料两个层面论述构建城市史研究中国话语体系的可能性。

    C.文章按空间顺序例证中国城市发展史,按时间顺序列举关于城市的典籍文献。

    D.文章结尾指出构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正确方法及前景,收束全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地城市起源与发展的地点不同,城市道路和形态也不相同,所以不能以欧洲城市为唯一样板评判其他地区城市。

    B.中国城市不同时期城址的选定、城市的空间分布与职能结构时有变动,但城市发展谱系没有中断。

    C.唐宋后各朝《会要》的“都邑”类目、大型史志类书《通志》的“都邑”专题是中国城市的重要遗存。

    D.立足中华文明、植根中国历史,以中国历史本身的城市叙事为基础,才能书写全新的中国城市发展史。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意象抒发时光易逝、人生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开门见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苏词“月有阴晴圆缺”异曲同工,都写出了月亮的圆缺变化。

    (2)君子如玉,玉器是古人装束的重要配饰。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以玉声摹写水流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歌中的“猿叫”具有多重文化意义。既有代表愁苦悲凉的哀鸣,如杜甫的“__________”;也有衬托自由轻快的清啸,如李白的“__________”。

  • 9、李凭箜篌引

    (1)《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______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4)《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5)《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以《论语•泰伯》中曾子的“______________”自勉。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事原则。

    (3)《赤壁赋》中,客人把自身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自己是“________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自己是“________”。

  • 11、按要求填空。

    (1)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_?(秦观《_________·郴州旅舍》)

    (2)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黄庭竖的《登快阁》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情感,其中_________句用伯乐与钟子期的典故,隐喻世上已无知音。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前出塞 (其七)

    杜甫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雨雪”语义相同,均表现了征途环境的恶劣。

    B.“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两句写出了天寒地冻、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

    C.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借“汉月”和“浮云”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

    D.本诗以第一人称征夫的口吻直接向读者诉说,更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2】下列边塞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B.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高适《入昌松东界山行》

    C.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

    D.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韦庄《赠边将》

    【3】杜甫《前出塞(其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该诗和《前出塞(其七)》在内容和情感上各有侧重,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夫爚蝉者,务在乎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何益?明火不独在乎火,在于暗。当今之时,世暗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归之也,若蝉之走明火也。凡国不徒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期贤》,有删节)

    材料二:

    宗卫相齐,遇逐,罢归舍,曰:“士大夫谁能与我赴诸侯者乎?”田饶等皆伏而不对。宗卫曰:“何士大夫之易得而难用也!”饶对曰:“非士大夫之难用也,是君不能用也。”宗卫曰:“不能用士大夫何若?”田饶对曰:“厨中有臭肉不足于士;而君雁鹜有余粟;纨素绮绣靡丽,而士曾不得以缘衣;果园梨粟,而士曾不得一尝。且夫财者,君之所轻也,君不能用所轻之财,而欲使士致所重之死,岂不难乎哉?于是宗卫面有惭色,逡巡避席而谢曰:“此卫之过也。”

    魏文侯从中山奔命安邑,田子方从,太子击遇之,子方坐乘如故,告太子曰:“为我请君待我朝歌。”太子不说,因谓子方曰:“不识贫穷者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穷者骄人,吾未见以国待亡者也;大夫骄人而亡其家;贫穷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富贵者安敢骄人!”太子及文侯,道田子方之语。文侯叹曰:“微吾子之故吾安得闻贤人之言吾下子方以行得而友之。”

    (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册节)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微吾子A之故B吾安得C闻D贤人之言E吾下子方F以行G得而H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与《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中的“轼”意思不同。

    B.稷,指谷神,与指土神的“社”合称社稷。古君主都祭祀社稷。

    C.逡巡,文中指退行,恭敬的样子。与《过秦论》“逡巡而不敢进”中的“逡巡”意思不同。

    D.趋,小步快走。文中“下车而趋”与“趋之若鹜”的“趋”均为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明火照蝉为喻,指出君主德行明盛,贤士会像蝉投奔明火那样来归附。

    B.魏文侯认为段干木操行高尚,即使用自己的土地财产和地位与他交换,他也不会赞同。

    C.田饶说厨房中有放臭了的肉,那门下就没有敢死的勇士,宗卫听后表示赞同。

    D.田子方认为国君、大夫傲慢待人就要亡国、丧失封地,贫穷的人傲慢待人就不得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无乃不可加兵乎?

    ②君不能用所轻之财,而欲使士致所重之死,岂不难乎哉?

    【5】从材料二中“宗卫面有惭色”以及“文侯叹”,可以看出他们对待贤士怎样的态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间,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望百年风云,你能看到南湖船上的明灯,巍巍井冈山上的红旗,延河城头的抗日烽火;你能听到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起义的呐喊声……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2021年新年贺词中,有一个词语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这个词语就是“奋斗”。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新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不畏艰险,成就自己,建设祖国,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思考、感悟,以“接续奋斗,砥砺成长”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