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3、密封的空瓶子里面有空气。小妮把它从广州带到拉萨,瓶子明显膨胀了。在此过程中,瓶内空气的( )都发生了变化
A.质量、体积
B.质量、密度
C.体积、密度
D.质量、体积和密度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亮和渔火都是光源
B.诗人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钟声和乌啼
C.月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钟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钟声主要是通过水传播到客船
5、喜欢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矿泉水瓶子进行了如下游戏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盖上瓶盖(如图甲);扭转瓶子(如图乙);轻轻扰动瓶盖,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如图丙)。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过程,分别与四冲程内燃机连续的两个冲程相似,这两个冲程是( )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6、小刚同学利用电能表测量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内消耗电能
,则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A.电脑
B.电风扇
C.空调
D.节能灯
7、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B.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
D.相遇前甲、乙最远相距
8、下列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C.太阳灶是用凸面镜做成的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凹透镜
9、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冰的密度是)
A.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C.体积变小,质量不变
D.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一个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C.两个物体内能相同,它们之间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水花四溅
B.柳絮纷飞
C.尘土飞扬
D.香气扑鼻
1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13、底面积为50cm2、高为12c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质量忽略不计),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液体,液面高度为10cm,将其放于电子秤上,示数如图甲所示。现将一质量为1.17kg的不吸水金属球轻轻放入杯中沉底后,发现有液体溢出杯口,待液面稳定后将容器外壁的液体擦干再平稳地放在电子秤上,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该金属球空心部分注满水,则其总质量为1.22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液体的体积为400cm3
B.溢出液体的体积为80cm3
C.该金属球的体积是180cm3
D.该金属球注满水后的平均密度是12.2×103kg/m3
14、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15、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17、如图所示的四段电阻丝由同种均匀材质制成其中电阻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B.若甲、乙质量相等时,
C.若甲的体积为时,其质量是60g
D.若乙的质量为15g时,其体积是
1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的总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在电路中用电阻R2替换R1(R1<R2),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则( )
A.滑片P应向右移动
B.滑片P应向左移动
C.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2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20 m/s
D.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21、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22、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时刻在进行,因此环境保护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物态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变成云是凝固过程
B.水蒸气变为草上露珠是熔化过程
C.地表的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过程
D.寒冬的雪人慢慢变小是凝华过程
23、以下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增大
C.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D.热传递中,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2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给水加热
B. 压缩空气
C.搓手取暖
D. 钻木取火
25、一瓶煤油用去一半,剩下煤油的比热容将______变化(填“发生”或“不发生”)。
26、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射到两种反射面的光路图,其中乙发生的反射类型是______反射,这种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它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7、星城长沙是工程机械之都,其中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最为著名,起重机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起重机吊起重物匀速上升过程,重物的机械能______。
28、如图所示是在同一道路上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像,请仔细阅读图像后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和跑步者________同时出发(填“是”或“不是”);
(2)跑步者跑了60s后,骑车者与跑步者相距________m。
29、河南烩面是中国五大面之一,以其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烧制高汤时,汤的内能是通过 _____的方式增加的;热气腾腾的烩面,香味扑鼻而来,这是 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_____。
30、实验室用的电流表有____个接线柱,____个量程,当使用的是0~3A的量程时,刻度盘上每个大格表示_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A;当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时,刻度盘上每个大格表示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_A。
31、生活中常见一些光现象,“海市蜃楼”是因为_____形成的,验钞机是利用______辨别钞票的真伪.
32、海底漫步是一种热带海中的旅游项目,游客在专业潜水人员的监控下,带上透明氧气玻璃头盔,漫步在水深3~10米的海底(为了安全下潜深度一般不能超过10米),近距离欣赏海底五颜六色的鱼类在自己的周围游来游去,并且能够毫发不湿。此外,游客还可以使用防水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画面。
示例:物理现象:人观察到鱼在自己周围运动。
物理知识:以人为参照物,鱼是运动的。
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___________。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定位、导航和通讯等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 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
34、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同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______ km。
35、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的位置(选填“物体”或“像”);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关系(选填“位置”或“大小”);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的方法叫做______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5)相同的操作
36、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
(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____;(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2)为保护电路元件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_____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最 _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端;
(3)某探究小组将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但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有示数且不变,灯泡亮度不变,具体故障原因是 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多次进行了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测量,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_V,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___W;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3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
(1)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入射到O点,用铅笔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目的是为了 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纸板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测量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 .
(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测量仪器是_______ .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停表的示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的顶端、中点和底端的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测出斜面全长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______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2=80cm,则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_______ m∕s..
(4)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是在做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在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角度应该适当____些,(选填“大”或“小”)这样使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更准确.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选填“大”或“小”).
3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和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由于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4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有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乙中,当两端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将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若在右边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木块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木块往往仍保持静止。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
41、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图中反射角是________度;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纸板B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
42、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
是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为验证猜想
,小明用带孔卡片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离地面较远,发现白纸上的光斑都是圆形,说明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图甲
()为验证猜想
,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你觉得选__________图实验最科学,实验时,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小孔形成光斑的形状与小孔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A. B.
C.
D.
()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__________光斑(填光斑的形状)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
43、为了探究磁场,王瑞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一)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1)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再将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方,然后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铁屑在磁场中被 ___________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
(2)如图乙所示,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N极,由此判断条形磁体右端的磁极为 ___________极。
(3)人们仿照铁屑在磁场中措列的情况和小磁针N极的指向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曲线叫作 ___________。
(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4)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不同的位置,通电后发现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丙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 ___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5)对调电源的正负极重复上述实验,小磁针的指向与之前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 ___________有关,断开开关后,小磁针静止时 ___________极指向南方。
44、小军做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他在螺线管的两端放上小磁针,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纸板,小磁针的指向和铁屑的排列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__________的磁场相似。
(3)下列操作中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磁性的是_________。
A.增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
B.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C.在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棒
D.减少通电螺线管的匝数
45、小明在学习了电功率之后,对电路很有兴趣,他看到家里的电吹风,既能吹热风又能吹凉风,于是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小刚看了他画的电路图认为不符合实际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小刚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符合实际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小刚应该把哪个开关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2)请根据电吹风铭牌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5分钟消耗多少电能?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为多大?电热丝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46、有一个中心空心、体积为1000cm3的立方体铁块,它的质量是3.16kg,(g=10N/kg,ρ铁=7.9×103kg/m3)求:
(1)该立方体的空心部分体积?
(2)如在其中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铁块和水的总质量为多少?
(3)将注满水的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计算铁块对地面的压强?
47、2021年5月15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陡区看陆,“祝融号”火星车的高度 1.85m,质量达到240 kg,火星车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 300 cm2,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祝融号”火星车每3个地球日才走一步,大概是10米左右的距离,它将在火星表面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己知火星上的g=3.71N/kg,求:
(1)设计寿命内祝融号火星车能巡视的距离;
(2)在火星上祝融号火星车的重力;
(3)静止时祝融号火星车对火星表面产生的压强。
48、由如图1的实物图,在图2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49、为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50、完成下列作图:
(1)图中,光从空气射向玻璃,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_____)
(2)如图所示,请根据螺线管周围磁感线,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