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掩耳盗铃
C.刻舟求剑
D.滴水成冰
2、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碘酒溶液
D.蔗糖溶液
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带电的粒子都称为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4、关于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二氧化碳与 水反应生成碳酸 | B.只能证明二氧 化碳的物理性质 | C.证明氧气约占空气 总体积的 | 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 只是提供热量 |
A.A
B.B
C.C
D.D
5、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生活用品。这里的“碘”、“钙”、“铁”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6、氦是第一种在地球之外的宇宙中被发现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
A.Ag
B.He
C.Hg
D.Ne
7、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H2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了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相同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8、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C.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9、2005年呈贡瓦猫被列入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精选上好瓦泥
B.将瓦泥捏成瓦猫泥坯
C.晾晒瓦猫泥坯
D.将瓦猫泥坯送入窑中烧制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 B.检查气密性 | C.点燃酒精灯 | D.氧气验满 |
A.A
B.B
C.C
D.D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12、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化肥 |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B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 | 加入适量的 |
C |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
D | 从KCl和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
A.A
B.B
C.C
D.D
13、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C.用乙装置可防止液体倒吸和防止CO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14、小能同学在期末复习阶段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②碘溶于酒精形成的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④等质量的H2O和H2O2所含氢原子数目相同
⑤3gC与10g氧气充分反应后,只能生成11g二氧化碳
⑥一种元素可以在同一种物质中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井冈山红色研学之旅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编鞋
B.粗布裁衣
C.竹子制筒
D.红米煮饭
16、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关于该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碳是还原剂
B.参加反应的和
的质量比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硅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7、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21%
B.海洋中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共含有80多种物质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18、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Ca(OH)2
B.H2CO3
C.H2O2
D.H2
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O3表示3个氧原子
B.H既可以表示氢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3Mg2+中“2”表示3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0、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水蒸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B.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杂质
C.装置C中的Ca(OH)2溶液作用是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可能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通过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分离得到Fe
21、如图1所示,某同学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他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试管①的溶液中含有NaCl和Na2CO3
B.可用硝酸与硝酸银验证试管①反应后是否含有BaCl2
C.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Na+、Cl﹣、Ba2+
D.若A点对应值为8.00时,m点对应值为8.72
2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把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2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氦气
D.氮气
24、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做助燃剂
B.干冰做制冷剂
C.铁粉作脱氧剂
D.生石灰作干燥剂
25、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是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26、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27、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温度最高。
28、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
(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__________(填字母)
(3)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中不同种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29、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当加入烧碱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若改用ng熟石灰与相同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选填“>”“<”或“=”)7。
30、2022年8月,重庆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缙云山突发山火。
(1)温室效应增强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化石燃料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山城英雄挺身而出扑灭了森林大火,下列关于灭火方法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电锯砍树:砍出隔离带,移除可燃物
B.飞机高空酒水: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灭火弹爆炸:释放干粉,隔绝氧气
(3)“摩托骑士”佩戴的头盔主要材料为玻璃钢,玻璃钢属于______(填“合成”、“金属”或“复合”)材料。
(4)2023年植树节,志愿者重回缙云山植树造林,为促进树木生长,需施加化肥,下列肥料属于钾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A.KOH
B.KMnO4
C.KCl
D.K2SO4
31、(8分)将20g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93.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
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3.5g。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
(2)求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求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硫元素:__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5)SO2中“2”表示:_________。
33、镁锂合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由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用于“天问一号”探测器。
(1)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①④
B.与镁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③
C.属于同一周期的是②④
D.②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O2-
(3)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作信号弹。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洛阳豆腐汤是豫菜传统小吃之一,其食材豆腐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_;烧制豆腐汤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人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5、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
(1)图中“▲”应填入的是______(填字母)。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2)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N2O3)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从宏观组成看,茶氨酸是由_____组成的;从微观构成看,一个茶氨酸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质:铁、水
B.化合物:氯化钠、水银
C.氧化物:二氧化硫、干冰
3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参加反应的X、Y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之比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7、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以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装置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C和D装置都可以用来收集O2,能用C装置收集O2是因为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集满;能用D装置收集O2是因为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
(4)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后果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8、大庆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氢气,并验证氢气的性质,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⑴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需配制245g质量分数10%的稀硫酸,配制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需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_________g;②量取;③稀释。
量取和稀释浓硫酸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简要描述浓硫酸的稀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兴趣小组制备氢气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⑶装置B的作用________。
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然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B.点燃C处酒精灯后,D处硫酸铜固体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C.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氢气
D.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C处酒精灯
⑸实验结束后,发现部分氧化铜未被还原,已知反应前氧化铜质量为a克,反应结束后混合固体质量为b克,则被氢气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9、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已知其 中含铁元素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铁原子______________个.
40、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2)实验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______。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