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仅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KMnO4→MnO2
B.Cu→NaCl
C.CO2→CO
D.H2O2→H2O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氧分子:3O3
B.铜离子:Cu+2
C.标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元素化合价:
D.碳酸钾:KCO3
3、下列对比实验中,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证明蜡烛中含有氢、碳元素
C.探究金属活动性Fe>Cu>Ag
D.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4、食用含有"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的肉对人体会产生危害,下列对“瘦肉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
B.“瘦肉精”分子中碳、氢、氧、氮、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2;2:1
C.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5个原子
D.“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7
5、下列说法或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可制得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就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
和
,则
中一定含
元素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或
前需要检验纯度
6、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乙:检查装置气密性
C.图丙:探究MnO2对 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7、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8、关于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B.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C.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原子构成的
D.四氧化二氮是有机物
9、下列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C.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
D.C60可用作超导材料
10、有关相对原子质量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B.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是因为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
C.化合物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则该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也越大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说明-一个铜原子的质量大于一个铁原子的质量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炸药点燃后爆炸
C.冬天由室外进入室内,眼镜上出现水雾
D.氢气加压后液化
12、下列说法正确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2克硫在40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4克二氧化硫
B.干冰升华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C.蜡烛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12克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则需要空气的质量为32克
13、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Se
B.核电荷数为34
C.原子序数为34
D.相对原子质量为34
14、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KNO3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15、分类研究物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青铜、生铁、不锈钢一一合金
B.盐酸、生理盐水、白酒一一溶液
C.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铵一一盐类
D.纯碱、烧碱、熟石灰一一碱
16、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观察乳化现象 |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
A.A
B.B
C.C
D.D
17、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18、向Cu(NO3)2溶液中分别加入金属X、Y,反应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物质板出,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u>X>Y
B.X>Cu>Y
C.X>Y>Cu
D.Y>Cu>X
19、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B. 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D.口罩中的鼻梁条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的优点
20、某固体粉末是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 ,一定不含
B.一定含 一定不含
C.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D.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21、化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汽油用于清洗油污
C.氢气用作燃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温度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小
B.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C.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23、实验小组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别。下列实验对应的目的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收集呼出的气体
B.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C.呼出气体中只含二氧化碳
D.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24、往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Fe(NO3)2
B.Cu(NO3)2和Fe(NO3)2
C.AgNO3 和Fe(NO3)2
D.AgNO3 和Cu(NO3)2
2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垃圾就地焚烧,让环境更美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D.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26、在一定条件下把给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x=1.2
B.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27、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中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______________。
(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28、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奔向火星。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到了钛合金材料,其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填一点即可)。
(2)长征五号系列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航天煤油可由化石燃料中的___________分离得到。
(3)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火星表面的巡视探测,发现火星地表被赤铁矿覆盖而呈橘红色。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祝融号”上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将___________转化为电能。(CH3)3Ga和AsH3在700℃的条件下反应,可制得砷化镓并生成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2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
(2) 1个镁离子___________
(3) 3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
30、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
(2)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
(3)不能共存的一对离子_____________;
(4)能证明铁比铜活泼的反应___________
3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
(1)根据图1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4)某课外小组用废弃白铜(Cu、Ni)粉末分离得到Cu、Ni两种金属,其主要流程如图2(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已知:Ni与Fe化学性质相似,常见化合价为+2价。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由上述流程得出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32、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写一种)。
(2)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
(3)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中重铬酸钾(K2Cr2O7)的含量严重超标,重铬酸钾中铬(Cr)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3、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3个氧原子 ; (2)2个镁离子 ;
(3)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 。
34、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硫原子__________; (2)4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 ;
(3)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 ; (4)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
(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35、水是生命之源。
(1)“生命吸管”(如图 1)可将普通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净水流程如图 2。(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①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填标号,下同),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去除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②经“生命吸管”处理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来检验。在生活中,为降低普通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探究水的组成。
用图三装置电解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的试管是______(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______(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对比图 1 与图 2,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两个变化的不同点:______。
3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可以利用气体甲烷(CH4)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______。
(3)在上图所示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有______种。
37、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b___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
①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
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________;
(5)G装置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填“c”或“d”)端通入。
38、请结合如下图中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
(2)若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把D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从_______(长或短)导管通入。如果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
39、如图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丙的名称___
(2)关闭止水夹a,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氢气是公认的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但目前还不能推广使用,原因是______
(3)通过控制止水夹a和活塞b,如图装置可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先分离出的气体是_____,乙装置中的溶液是______。
40、合理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证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2)存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的原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