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对妈妈撒了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B.秋天,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远远望去,五彩缤纷的,美丽极了。
C.老师刚一说完合唱比赛的事,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D.表妹一本正经地站在讲台上,真像一位老师。
2、下列多音字组词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背bēi (背包) bèi (背诵)
B.圈quān (圈画) juàn (花圈)
C.挨āi (挨着)ái (挨打)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洁白(jié) 惩罚(fá) 偶尔(yú) 段落(dàn)
B.严厉(lì) 规定(ɡuī) 凌乱(lín) 引诱(yòu)
C.努力(nǔ) 可怜(lán) 收缩(suō) 介绍(jiè)
D.凑数(còu)忧愁(chóu) 讨厌(yàn)发疯(fēnɡ)
4、在“童话课本剧”表演中,磊磊和川川团结合作获得了成功。这可真是“ ”呀!请选出最恰当的一句话( )
A.万事开头难,坚持就是胜利
B.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辨字组词。
幻(_________) 捧(_________) 历(_________) 检(_________)
幼(_________) 棒(_________) 厉(_________) 验(_________)
拨(_________) 胆(_________) 葫(_________) 配(_________)
拔(_________) 担(_________) 胡(_________) 醒(_________)
6、如果冬天可以用寒冷、大雪纷飞、冰天雪地来形容,那么夏天可以用( )、( )、( )来形容。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的声音》告诉我们: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当微风拂过,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们跟着诗仙李白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带我们走进了安徽天门山,“天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了风景的壮美;李白还带我们走入重庆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江陵顺水行舟的速度很快。
3.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采莲曲》)
4.群儿____________________,一儿登瓮,足跌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把词语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chì bǎng yǎn zòu nǎo dai shì xiàn
shuǐ ní chí dào yáo huàng cōng míng
9、课内阅读。
秋大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shàn shān),扇(shàn 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hì s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再里频频(pínɡ pín)点头。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_。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5】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20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著、着( )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回首遥望( )
①第一。
②开玩笑。
③首领。
(2)双龙戏珠( )
①玩耍,游戏。
②开玩笑,嘲笑。
③戏剧,也指杂技。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坚固— 吐出— 似乎—
(4)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5)这段话主要围绕赵州桥的 这特点来写的。(2分)
(6)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A、引出下文B、承上启下C、点名中心
(7)本段中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龙?它们的形态分别是怎样的?
11、阅读。
大拇指
从前有一对农民夫妻,生下了一个大拇指那么一丁点大的小男孩,他们叫他“大拇指”。
有一天,农民打算到树林里去砍柴,临行前自言自语:“我真希望有一个人能帮我把马车赶去,这样我就快多了。”
“爸爸,”大拇指高声说,“车我一定赶来,你放心好啦,它会准时驶进树林里的。”
农民笑起来,说:“怎么个赶法啊?你这个小不点,连拉马缰(jiānɡ)都够不着!”
“没问题,爸,只要妈妈套(tào)好马,我就坐在马耳朵里,告诉它该怎么走。”
爸爸只得答应:“好吧!咱们就挑战一次。”
说完,他自己一人先去了。
时间到了,妈妈套好马,把大拇指放进马耳朵里,这个小家伙果然吆(yāo)喝着指挥起马来:“驾!驾!吁——吁——”马很听话,就像赶车的是位老把式。
这时,迎面走来两个陌(mò)生人。
“我的天!”其中一个说,“这是怎么回事?竟有这种怪事!车子在走,又听见马夫在吆喝,却看不见人!”
“对,有问题!”另一个说,“咱们连续跟着车,看它停在什么地方。”
马车驶进树林深处,正好在农民砍柴的地方停下来。大拇指见到父亲朝他喊:“你瞧,爸,我把车赶来了,快抱我下去吧。”
两个陌生人一见大拇指,惊讶得简直说不出话来。一个人对另一个说:“ 咱们要把这个小东西弄到大城市去展览,去赚门票钱,买下他吧。”
俩人走到农民面前,对他说:“把这个小人儿卖给我们行不行?他和我们一块儿会过得很好的。”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格林童话》,有删减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答应(dā dá) 挑战 (tiāo tiǎo)
咱们(zá zán) 临行前(lín línɡ)
【2】下面几个句子都有毛病,请修改下面句子。
①咱们连续跟着车,看它停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
②王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_______________
③奶奶从集市上买来了猪肉、鱼和虾等水产品。
_______________
④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两个陌生人一见大拇指,惊讶得简直说不出话来。
①妹妹看见了,笑得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
【4】“竟有这种怪事!……”这句话中的“怪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短文中的小孩因为有神奇的“大拇指”,所以父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
B.文中的孩子用大拇指牵着缰绳把马赶到树林里了。
C.从小到大,大拇指都没有长高,可是他很聪明。
【6】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思考是很好的习惯。读了这段选文,你知道大拇指是怎么帮爸爸把马车赶到树林里去的吗?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农民会把大拇指卖给那两个人吗?农民会怎样回答这两个人呢?请把你的猜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①一天,农民的驴子掉到了一口枯井里。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惨地叫了起来,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农民(招 召)集了数人出谋划策,可大伙儿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搭救驴子。最后,大家决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大精力去救驴子,就让它提前“离去”吧!
②于是,大家抓起铁锹(qiāo),开始往井里填土。当一锹锹泥土落到枯井中时,驴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喊叫——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不一会儿,令大家都很不解的是,它居然出乎(义 意)料地安静了下来。农民又往枯井里填了几锹土后,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
③每一锹泥土落到驴子背上的时候,驴子都会做同一件事: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纵身跳了出来,(潇 萧)洒地走出了枯井,快步跑开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④驴子教会了在场的人:走出绝境的秘(决 诀)便是拼命抖去落在背上的泥土,将本来埋葬你的泥土,变成自救的台阶。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
【2】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
“它居然出乎意料地安静了下来。”一句中,驴安静下来的原因是( )
A.它明白了,大声喊叫没有用,最后还是会被埋的,它绝望了。
B.它明白了,大声喊叫没有用,不如保存体力,想办法解救自己。
C.它明白了,大声喊叫没有用,说不定农民听到喊叫声会加快锹土的速度。
【3】给文章取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4】填空。
(1)“出谋划策”一词中的“谋”和“策”的意思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出谋划策”的意思是___________;大家“出谋划策”的最终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会做同一件事”
“同一件事”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驴子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3、片段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一段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________季的景色。
【2】这一段先写______________,接着描绘______________,然后描写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4】“浸”本来的意思是指把东西泡在液体里。“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中的“浸”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细心读,认真写。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赏秋须到山林处。棋盘山上就有漫山遍野的丹枫,秋日叶子渐渐变红,在万绿丛中颜色更加嫣红。层林尽染,鸟语啁啾,红叶满山,黄花遍地,风景优美。而号称“花中隐士”的菊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迎着凉风昂首怒放,成为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_________
(2)山上一层层的树木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_________
(3)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_________
【2】为什么说“花中隐士”菊花是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呢?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老鼠买鱼
一天,一窝老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黯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一下子把鱼价抬高了好几倍。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肩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
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 )不愁吃,( )有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说着,老鼠头领露出得意的笑容。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因为老鼠把鱼买完了,所以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气。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老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虽然赚了钱,却上了老鼠的当。”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敲竹杠”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鼠患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老鼠喜欢买鱼送给猫。
B.鼠患成灾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C.故事借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这一情节,讽刺了社会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
D.鱼行老板非常热心,主动帮助老鼠和猫"化敌为友”。
【5】如果你是过路人,你会对鱼行老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做题。
(1)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①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都要以理服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有认真的探讨,才能明白事物的道理。
③请再写出一句关于道理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用画横线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感悟句子风采
1.这座桥坚固 这座桥美观。(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经过观察,发明了一个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照样子,围绕加点部分将句子写具体)
过年了,大街上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句子。
(1)李老师以经走了。
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衣装,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校长向同学们界绍新来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 真有趣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你一定做过有趣的游戏,参加过有趣的活动……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3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