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茂盛 赞叹
B.既然 严历
C.裤子 头降
D.拔打 富饶
2、《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
A.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B.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面对天都峰天险→勇于禁登,战胜天险
3、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据(jǜ)说,盐官镇的海塘大堤(tí)是观潮的好地方。
B.人类登上月球,潜(qiǎn)入深海,探索(shuǒ)秘密。
C.巫(wū)婆说,官绅(shēng)每年都给河神办喜事。
D.王熙凤哄(hǒng)骗着刘姥姥说笑话,逗得所有人都哄(hōng)堂大笑。
4、下列关于《麻雀》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交描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夫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幼儿的感人情景。
B.本文歌颂了老麻雀舍身保护自己孩子的品质,表明爱能战胜一切的主题。
C.本文的作者是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他的代表作是《猎人笔记》。
D.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人类战胜自然的力量。
5、根据学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作者是巴金,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繁星写出了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B.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这个反问句强调了竺可桢去公园是做研究的。
C.《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
D.《蝴蝶的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小生灵的喜爱之情。
6、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感情色彩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妈妈怎么也抓不住他。
B.白鹅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像极了被侍候得舒舒服服的鹅老爷。
C.我家的小黑就像我的小尾巴,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
D.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7、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D.大自然是神秘而复杂的,要认真观察才能了解大自然。
8、词语积累。
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四字词语”,我们一看到“哪吒”就想到______;一听到“诸葛亮”的故事就想到______;一提到“纪昌学射”就想到______。
9、读古诗《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诗中的“山西村”在( )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今浙江绍兴 C. 今浙江杭州
(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儿重做寒假作业
寒假期间,女儿整天优哉游哉地看电视。每当我问她作业做完了吗,她总会嗤之以鼻地说:“小菜一碟,开学之前给你看!”快开学了,我要女儿把作业拿来看看。女儿喜滋滋地钻进书房,得意扬扬地把两本寒假作业递到我手上。
我翻了翻,作业全做完了,没有一处空白。抽查了几道数学题,答案都对。我刚想表扬她做得不错,却发现作业本上的字有些不像女儿的笔迹。我马上(觉察 发觉)到事有蹊跷,(严厉 严肃)地说:“不对,这不是你写的!”女儿(表情 神情)紧张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我翻出她先前的作业本,比对笔迹,然后说:“你看,这上面的字根本就不一样!”女儿在铁证面前不得不低下头,承认了事实。原来,放假前夕,女儿的一个同学告诉她,现在网上有很多专门替人做作业的“枪手”。为了让自己玩得(痛快 爽快)些:女儿在同学的“帮助"下用压岁钱顺利地达成了交易。
那晚,女儿知道自己做错了,她没看电视,用涂改液逐一抹掉作业上面的答案,重新做作业。
第二天下班回到家,我把两本新的寒假作业交给她,对她说:“在这上面重新做吧,无论你做不做得对,我都不会怪你。”女儿眼圈红了,说:“对不起,我错了。”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自己的作业应该自己完成,你请别人做,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是对其他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不尊重。我希望你以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要再自欺欺人。”女儿郑重地点了点头,三天后,她把新的寒假作业交到了我手上。
【1】照样子写词语。
喜滋滋、________
得意扬扬、________
【2】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觉察 发觉)________ (严厉 严肃)________
(表情 神情)________ (痛快 爽快)________
【3】选文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女儿”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________”的句子,说说同学是怎样“帮助”女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帮助”是应该接受还是拒绝,如果你想拒绝,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片段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这粒豆子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盘绕着它向上生长。
它的确在向上长一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仔细——______ 愉快——_______ 的确——_______ 暖和——________
【2】在文段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小女孩为什么这样对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表面上是为了使豌追不被风吹断,实质是_______
【5】读最后一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1】说一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十分沉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这句话中的“噙着眼泪”既说明了哥伦布________,又表现了哥伦布被这些病重船员________的精神感动了。
【4】哥伦布同意把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种做法你认为对吗?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从垃圾中掘“金”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城市在为难以处理大量的垃圾大伤脑筋时,瑞典却在为垃圾短缺而发愁。该国尽管每年从挪威、英国、荷兰等国进口垃圾高达200万吨,但还是远远不够,正准备(开拓 开发)意大利等国的市场。
瑞典为什么要进口那么多垃圾呢?原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以及环保观念的双重影响下,瑞典政府大力发展垃圾处理循环系统,其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垃圾焚烧技术堪称完美,焚烧排气污染水平降低90%以上。而且瑞典垃圾焚烧厂能够阻止有害物质二恶英颗粒飘散到空中,技术领先全世界。
正是在这种高效率的垃圾转化技术支持下,瑞典的垃圾处理成为利润(丰富 丰厚)的买卖。瑞典的垃圾处理厂处理垃圾会收到一笔垃圾处理费,焚烧发电给民众供电供热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利润的驱动以及政府的支持下,瑞典的垃圾焚烧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呈现),以至于本国的垃圾根本不够用。于是,瑞典人又开始盯上了邻国的“宝贝”。
由于垃圾处理一直是各国政府头疼的问题,出口垃圾倒是最省事的做法,虽然需要(支付 支配)瑞典一笔垃圾处理费,但相对自己填埋处理来说成本实在低得多了。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瑞典以极小代价即可获得这些“宝贝”,而挪威、英国、荷兰、芬兰、丹麦、爱尔兰等国纷纷成为垃圾输出国。挪威是瑞典的最大垃圾输出国,一辆辆满载垃圾的卡车,每天在两国边界来回穿梭。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能源危机及环保观念的双重影响下,瑞典从多国进口垃圾。
B.“该国尽管每年从挪威、英国、荷兰等国进口垃圾高达200万吨”这句话是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瑞典从别国进口垃圾之多。
C.瑞典的垃圾焚烧厂越来越多,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利益的驱动。
D.英国、芬兰、挪威、爱尔兰、荷兰成为垃圾输出国。
【3】“其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垃圾焚烧技术堪称完美”,其中“堪称完美”体现在: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4】“瑞典人又开始盯上了邻国的‘宝贝’”中“宝贝”指______,邻国愿意出让“宝贝”的原因是______。
【5】作者把文题定为“从垃圾中掘‘金’”,他想要传达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活动三:小语小文畅游阅读天地
小语和小文相约去花都区图书馆看书。他们在去图书馆前,在微信公众号上查阅了如下信息。请你阅读后完成习题。
问1:花都区图书馆的地址及开、闭馆时间?
答1:花都区图书馆新馆地址为花都区花城街公益北路6号,自2022年5月5日起,开馆时间为周一、二、四、五9:00-21:00,逢周三闭馆,周六日开放时间9:00-18:00。花都区图书馆旧馆即将改造为花都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地址为花都区新华街宝华路38号,开馆时间为每天9:00-12:00,14:00-18:00,逢周三闭馆。
问2:花都区图书馆新馆有少儿阅览区吗?
答2:花都区图书馆新馆没有少儿阅览区,如需少儿借阅服务请移步到花都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宝华路馆)。
问3:进入花都区图书馆需要预约吗?
答3:进入花都区图书馆新馆及花都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均需要预约。预约入馆的名额先到先得,额满即止,一天最多预约一次到馆机会。预约日期当天有效,过期作废。
(摘自微信公众号“花都早晨”,有删减)
【1】小语小文要去花都区图书馆看书,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小语和小文可以相约周三下午去少年儿童图书馆看书。 ( )
②周六这天,小语和小文可以在花都区图书馆新馆一直待到18:00才离开。 ( )
【2】读三年级的邻居小军想去花都区图书馆新馆借一些少儿读物,小语会怎么跟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语要制作一个书签,并在书签上写一句喜欢的读书格言。请你帮小语写一句读书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来了,苹果挂满枝头。(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小溪哗哗地流向远方。(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再用行楷体抄写正确句子。
我得了比赛第一名。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_________________
18、请修改病句。
(1)世界各地流传着五颜六色的神话传说。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救治病人,亲自试吃各种植物,以确定它们的药性。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父母给我们的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心里,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我们。请你给你的妈妈或爸爸写封信,注意信的格式,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