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下列不属于关爱他人的表现的是( )
A.长辈呵护和鼓励孩子成长
B.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帮助
C.打着“帮助”的旗号,主动散播他人隐私
D.主动扶盲人朋友过马路
2、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必须( )
①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④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传承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健康成长、认真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是教师的责任;听党指挥、保家卫国,是解放军战士的责任……这段话告诉我们( )
A.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B.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
C.多重角色,同种责任
D.学习是中学生的全部责任
4、二十大代表刘秀祥,11岁时挑起家庭重担,背母四处求学;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回到大山,扎根乡村基础教育,立志做山村学子的“引路人”…他的事迹彰显出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道德养分有( )
①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②因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温暖
③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④每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才能担负时代重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与图中内涵一致的是( )
A.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
A.讲文明、讲礼貌表现在口头上
B.文明礼貌是成年人的事
C.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D.文明礼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7、关于友谊,对下列同学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A.小强不加分辨地为好朋友小辉做任何事——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
B.小明喜欢打篮球,他的朋友全是篮球爱好者——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C.小丽只和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交往——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小文接受同学的帮助,也经常帮助同学——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8、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经过三个月走访调查、沟通论证后,撰写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桥下空间科学利用的“提案”》。此“提案”被本省的全国政协委员认领,提交到全国政协会议。在此过程中,中学生(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实现政府科学决策
②同政协委员合作,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体验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④依法参与民主生活,在活动中增强民主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京津冀遭受了历史特大暴雨灾害。暴雨突至,情势危急,平凡英雄们奋力救援。全国各地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支援,大量企业及个人积极捐款捐物,汇集成抗洪救灾的磅礴力量。上述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
A.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突袭河南
B.全国各地支援河南抗洪救灾
C.危难时刻,平凡英雄见义勇为
D.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10、2022年3月,上海宝山的一家“无人售货”小超市火了: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超市由此进入了自助售货模式。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顾客无一人逃单。人们纷纷为疫情之下的这份善良和信任点赞。对此,你的感悟是( )
A.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B.要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尊重他人隐私
C.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诚信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追求
11、某老师在班级放置“烦恼盒”,让学生倾诉情绪,并帮助学生解决烦恼,老师的做法表明( )
①老师是我们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②教师的工作理念决定了学生的发展
③学生的情绪可以通过适当方式调节④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八年级学生小李在父母离异后随奶奶生活,后来父母分别再婚,原来每月支付给他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为解决困境,小李恰当的做法是( )
①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②找父母协商,要求支付生活费
③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告诉老师,一起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3年中秋晚会在北京、无锡和曼谷连线举行,将中秋传统节日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延续文化血脉要( )
①体现中华文化特色 ②固守中华文化内容
③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冬奥志愿者如何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淑英表示,志愿者在与服务对象交谈中要多使用“您”“您好”、“请”等礼貌用语;要耐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并表示出兴趣,同时发出认同对方的“嗯”“是”之类的声音,但不要打断对方的话,等到对方停止发言时,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因为( )
①文明有礼体现在一言一行中,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②做文明有礼之人,要用语文明,态度谦和
③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维护好“礼仪之邦”的美誉
④文明用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曾动情地说:“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这是因为( )
①中学时代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③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机会,新的目标要求激发我们的潜能
④中学时代必然会让我们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中的形象,塑造一个新的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
A.①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①民主管理②民主选举③协商民主
C.①当代中国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③时代精神
D.①中华文化②中华传统美德③尊老爱幼
17、202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促发展,合作共赢向未来
B.对外开放为中心,人民生活真美好
C.综合国力大提升,全面实现现代化
D.强国之路真正好,发达国家实现了
18、下列情境中,关于友谊的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 情境 | 解读 |
① | 放学后,好友让我陪他去网吧玩游戏 |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不能讲“哥们儿”义气 |
② | 上初中后,原来的朋友都不和我联系了 |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坦然接受友谊的淡出 |
③ | 我发现好友闷闷不乐,问他原因 | 友谊需要彼此尊重,应把握好分寸 |
④ | 好友教我弹吉他,我教他打篮球 | 真正的友谊只能是平等、双向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网络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学习、娱乐开辟了多元渠道,同时也开辟了网上交友的新空间。网上交友,需要学会( )
A.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B.学会保密、伪装自己
C.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D.以诚相待、毫不隐瞒
20、为广泛普及禁毒知识,传递禁毒理念,营造科学文明、平安和谐的无毒社会氛围。2023年,成都市广泛开展各类禁毒宣传主题活动。先后进校园、进社区,让市民认识毒品危害,远离毒品伤害,为守护身体健康提供帮助。面对毒品形态的伪装与侵害,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
①提高警惕,拒绝陌生人的零食与饮料
②养护精神,让真、善、美充实心灵
③打击毒品犯罪,整治治安环境
④远离涉毒朋友,拒绝不良诱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某大学四名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学生受欺负”的帖子,后被大量转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机关查实该帖子纯属谣言,依法作出对四名学生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决定。
小方说,四名大学生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处罚。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2、 罚站不敢罚久,批评不敢说重,学生犯错“不敢管”……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教师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的情节采用“书面检讨”“暂停课外活动”“隔离反省”等惩戒手段。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也为教师行为列出了“禁止清单”。该征求意见稿发出后,立刻引起热议。
有同学认为:“现代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应惩戒犯错学生。”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23、小丽说:“人大代表享有各项权利,不用承担义务。”
小军说:“任何公民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24、我们该如何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
25、某班围绕“青春”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话题一 青春成长】
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1)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什么?
(2)进入青春期后,我们能感受到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这些哪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话题二 青春有格】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3)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什么意识不断发展?
(4)“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话题三 青春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一代青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 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5)“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什么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6)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青春的创造意味着什么?
26、新学期开学不久,昭通市水富县的一位母亲给《昭通晚报》打来电话,忧心忡忡地说,她在洗衣服时发现女儿口袋里有一张纸条,很明显是一个男孩写的,表达了对女儿的爱慕之情。这位母亲心急火燎,却不知该怎样对女儿进行引导。她希望记者帮忙出主意,记者之后随机采访了10名11岁至17岁的学生,请他们谈谈对“小纸条”的看法。其中6人认为很正常;2人排斥,认为与学生身份不符;2人表示如果收到会不知所措。
(1)你对男女生之间传小纸条的行为是如何认识的?(3分)
(2)请你为青春期的男女同学交往提几点建议。(3分)
27、法治之道。
材料一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_________________有机统一。
材料二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和政府打交道。习近平多次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2)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答出两点即可)
2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