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体现政府的宗旨是( )
A.公共执法
B.市场监管
C.为人民服务
D.管理人民
2、九年级,我们站在一个“交汇点”上,相聚与别离、升学与就业、学校与社会、过去与未来……现在,我们面临着重要的选择。在这个“交汇点”上,面对“选择”,我们应( )
A.一切听取老师安排,按照家长意愿做好抉择
B.把考取重点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奋斗目标
C.系好人生的最后一粒扣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决定目标和方向
3、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这些名言警句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
A.人生道路总是不平坦的,生活难免有挫折
B.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C.失利和失败更有利于促使一个人走向成功
D.挫折往往成为意志坚强的人成功的垫脚石
5、以下是七年级小明同学在学习中感受到的苦与乐,其中感受到学习中有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3年4月29日播出的《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的“空中旅程”从澎湖列岛开始,随后飞越至360多年前郑成功登陆并收复台湾的地方——台南鹿耳门溪……最后停留在金门岛上。金门岛虽小,但它的视野开阔。它可以久久凝视眼前的大陆,回眸看见浅浅的海峡,还时常远眺宝岛台湾。它的眼神里有光,因为举目皆是同一个中国!该纪录片( )
①缅怀了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
②展示了中国完全统一的美好现实
③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④昭示了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对两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德建设需要法治的滋养
B.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C.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D.强化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
8、2023年10月26日,驾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聚首,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经典场面。中国航天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由1400多家单位、10万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航天团队的无私奉献。他们汇聚在“爱国”的旗帜下追逐梦想、攻坚克难。这说明( )
①只要有共同目标,就能获得成功②要牺牲个人利益,实现国家利益
③要树立报国理想,承担历史使命④要注重团结协作,凝聚奋斗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稍不留神,你的行为都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以下行为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
①小李拒绝了网友拜托他拍摄保密文件的请求
②小强对某网站销售间谍器材的行为进行举报
③小张把出国旅游带回来的外来物种随意丢弃
④小东在军事基地、港口拍照片准备发朋友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清代乾隆年间,在北京、扬州等地建有七处藏书楼,用来收藏《四库全书》,此举成为中国藏书史上的丰碑。2023年4月,因毁于战火的扬州藏书楼文汇阁复建完成并对外开放,时隔169年,“书阁合一”胜景再现。古阁重现有利于( )
A.弘扬时代精神
B.满足物质需求
C.赓续传统文脉
D.交流互鉴文明
11、以下行为符合文明有礼要求的是( )
①衣着整洁,注重礼仪②谈吐有节,守时守约
③自以为是,孤芳自赏④道貌岸然,口是心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显著。某村晒出“三本账”。
增产账 | 增效账 | 增收账 | |||
投入 | 全部由政府出资,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 过去 | 依靠手工劳动,技术熟练的农民每人每天可以插2亩秧苗。 | 过去 | 粮食生产占用大量劳动力;靠天吃饭,产量没保障,收入上不去。 |
产出 | 旱涝保收,确保丰产。每亩水稻可增产约60公斤。 | 现在 | 用大型机械作业,一台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60亩。 | 现在 | 机械化节约了人工,利用稻田养蟹养鸭,发展多种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5万元。 |
“三本账”折射出( )
A.政府应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B.农业追求高速度,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促高产
C.该村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D.我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3、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活动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契合的是( )
①开展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②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③推行节能减排,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
④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出“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是( )
①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事业,为人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②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保护环境,使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充实
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面临一些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项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告诉我们(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③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④各民族在交往中形成“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有些父母尽管因外出工作不能与子女在一起,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在子女的生活中消失。通过视频和电话聊天等方式,父母依然可以与孩子交流、沟通,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对此,你不认可的说法是(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同
B.亲情只有用心感悟时才会存在,否则是不存在的
C.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我们需用真情才能读懂它
D.父母为我们生活操劳,我们要认真感受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17、一位生命哲学家说:“善是促进和保存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对这些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自觉地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②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敬畏生命,就是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望山庄”原是密云的一处老旧民宅,在村委会的招商中,一位民宿投资人看中了它周围山清水秀的地理位置,经过外观风貌、人居环境、内外道路、水系景观等改造,变身成为一座崭新的中式民宿,成为久居闹市的人前来度假的“香饽饽”。老旧民宅变中式民宿( )
①能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经济结构 ④体现我国经济由高质量转向高速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规定的是( )
A.我国的经济制度
B.我国的根本制度
C.我国的政治制度
D.我国的国家性质
20、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反映的内容提醒我们( )
①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③捍卫国家尊严,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④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只重视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判断说理
(1)近年来,一些国人在出国旅游中出现了一些像破坏文物古迹,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行为。
判断:
理由:
(2)秩序对于我们的生活,就如同空气对于小草、水对于鱼儿,不可缺少。
判断:
理由:
22、2019“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新增题型,判断说理
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 换届选举了,爸爸对妈妈说:“谁当选和咱们都没关系,我就不去了,你去顺便代我把票投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杭州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马思齐,发现了《西游记》里的一个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很多菜相似,便在作文中写道,“我真想穿越到明朝,去劝说吴承恩,让他多请教有这类专业知识的人”。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七年级学生小峰脾气特别暴躁,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某个人或某件东西来出气。为此他得罪了不少同学。小峰的言行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
小文:情绪只是我个人的心情,不需要调节。
小明:情绪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要合理调控。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24、针对当今部分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象,某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感恩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内容:
(1)我的主题:请你为这次“感恩教育”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我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
(3)我的行动:请你将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填写完整:
(4)我的感言:回忆成长路上,父母、老师、朋友等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填写下面的感谢卡。
我感谢 (不可涉及具体人名),因为她(他)
25、青春是人生:最华美的篇章,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青春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青春成长]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能感受到自身发生的变化,请你谈谈你发生了哪些变化。
[活动二青春有格]
小明利用周末时间去敬老院石望孤寡老人。很多同学对他的行为不是特别理解,觉得他是在浪费时间。而小明却说他是在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2)你支持小明的行为吗?你对“止于至善”是如何理解的?
26、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片一,简要分析“改革开放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2)根据图片二的提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任选一个要求,写出你具体做法。
27、教材第117页“探究与分享”
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我想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我想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我要找机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
28、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通过这句名言,你是怎样看待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