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喊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改句:我每时每刻都听见她呼喊我的名字,每时每刻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原句:我这熊熊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能迸射出光明了。
改句:我这熊熊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C.原句: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
改句:对父亲来说,台阶要么是他的物质期待,要么是他的精神追求。
D.原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改句:她能够做成功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因此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今齐地方千里/今南方已定
C.临表涕零/把酒临风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问今是何世
3、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A. 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 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 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 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韩愈的《马说》和周敦颐的《爱莲说》。
B. 陆蠡的《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借窗前的一株坚持寻找阳光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C. 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高尔基的《海燕》和鲁迅的《雪》这些散文诗,既有散文的灵便和自由,又有诗歌的特质和神韵,本质上还属于诗歌。
D.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如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都是通过细节来刻画的,并以此表现作品主题。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张良
①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①。愿沛公且留壁②,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③。”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④。”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②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⑤。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③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①贾竖:对商人的鄙称。②壁:军营。③啖:利诱,引诱。④解:同“懈”,懈怠。⑤缟素:比喻清白俭朴。资:凭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秦将果畔(______________)
(2)乃具以语沛公(______________)
【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人先行/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 不如因其解击之/余因得遍观群书
C. 沛公乃还军霸上/乃重修岳阳楼
D.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固以怪之矣
【3】【3】用“/”为下面文字断句(划两处)。
项 伯 乃 夜 驰 入 沛 公 军 私 见 张 良 欲 与 俱 去。
【4】【4】翻译句子。
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5】【5】概括张良的人物形象。
6、(古诗阅读)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题诗一般意旨隐晦,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B. 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借春蚕、蜡炬这两个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执著精神既表明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又表明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
C.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D. 尾联中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2】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秒在首联”,你能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么?
7、下面这则表扬稿,在表达和格式上共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将其修改在题后横线上。
表扬信
红旗中学领导:
去年8月以来,我县进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关键期。贵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简灵、胡小东同学一直坚持在绿都小区清理杂草、垃圾等。他们在小区入口处挂了一个标语,号召小区住户人人都做创卫者。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效果没有意料中的好,小广告还是随处可见,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所有的居民意识不到创城的责任。于是他们定期在小区内举行“创城人人有责”宣传活动,用贴近生活的事实和生动的图片向大家说明爱护环境的必要性。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小区居民不但养成了及时清理自家门前卫生的作风,而且走在大街上也能随手拾起垃圾。
希望贵校对简灵、胡小东同学爱护环境的事迹给予表扬。
此致敬礼!
绿都小区管委会
2019年5月30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
(1)知否,知否?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王维《观猎》)
(4)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9、阅读《啄木鸟真的是益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啄木鸟真的是益鸟
周大庆
①啄木鸟一直被人们誉为“森林医生”,是益鸟。但近日,一篇宣称啄木鸟的“啄木”行为破坏树木、加速树木死亡的自媒体文章广泛传播,称啄木鸟绝非“益鸟”。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②其实,鸟本无好坏之分。无论是啄木鸟,还是其他鸟,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往往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将鸟划分为“益鸟”或“害鸟”。然而,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正是多样的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③啄木鸟确实偏好在“生病”的树上觅食,科学工作者野外观察发现,啄木鸟的啄洞虽然会为某些病菌、害虫的滋生提供入口,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导致树木死亡。即使啄洞会导致少量树木死亡,对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而言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森林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树木有生有死,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才会健康运转。
④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啄木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繁殖。同时,还为次级洞巢鸟(指没有啄洞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的鸟类)提供“住所”。例如猫头鹰和大山雀,它们很多时候就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那么次级洞巢鸟也很可能消失。不仅如此,啄木鸟的啄洞还能为花鼠、貂等哺乳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场所。可以说,啄木鸟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基石”物种。
⑤此外,啄木鸟“森林医生”的称号可名不虚传。山东省泰安林科所(今山东省泰山林科院)在1000多亩杨树林中连续了年开展实验,研究发现啄木鸟对天牛、柳瘿虫、黄刺蛾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中,仅光肩星天牛就由原来100株树80个幼虫降低至0.8个幼虫。
⑥可见,啄木鸟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总体上利远远大于弊,真的是“益鸟”,值得大家携手保护。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啄木鸟是益鸟的说明内容,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中加点词“一般”表示通常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段中说啄木鸟是“基石”物种,原因是啄木鸟捕食害虫,在保护森林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啄木鸟是益鸟的原因,也对文章开头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2】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1】选文中描写奥楚蔑洛夫时而脱大衣,时而又穿上大衣,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2】奥楚蔑洛夫前五次断案都是以狗是否归属将军为判定依据,如果文章就此结束,而不写狗是将军哥哥的这一部分,在表达中心上会有什么不同?
【3】文中独语词“哦”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什么心理?
【4】文中反复描写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对赫留金态度的变化,刻画出其怎样的典型性格?
11、阅读《那棵老柿树》。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
【2】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
【3】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
【4】品味语言。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孤独” )
【5】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
12、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财富……
请以“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