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北张家口中考历史真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2、我国工业经济形式在1978年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77.60%,集体工业占22.40%,到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为28.50%,集体工业上升为38.30%,同时,城乡个体工业及其他类型的工业分别占18.90%和14.30%。出现以上变化是由于(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全面推行对外开放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 3、著名戏剧家田汉再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着一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七七事变

  •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周王统治 B.保证国家兵员 C.分割诸侯权利 D.保证国家收入

  • 5、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于2023年3月27日回大陆祭祖,10天之行中,不断强调“九二共识”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

    D.和平共处

  • 6、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后,全国兴起“三国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B.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

    C.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D.孙权称王,建吴定都建业

  • 7、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

    A.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   B. 学会煮盐

    C. 创造文字,制作音律   D. 制作陶器,通商交换

     

  • 8、希腊古代文化丰富多彩。要了解早期希腊社会,应查阅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 9、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下列主张能为教育公平提供借鉴的是(       

    A.顺其自然

    B.学而时习之

    C.有教无类

    D.不耻下问

  • 10、“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为早日实现日本参谋本部的这一计划,日军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自治运动

    D.七七事变

  • 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成就层出不穷,涌现出一大批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下列科学家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袁隆平——杂交水稻

    B.钱学森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邓稼先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屠呦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12、1902年,中国居民李某有四个儿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老大在天津的外国人的工厂里做工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清政府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居住在英国统治的香港岛

  • 13、蒋介石屠杀过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却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是

    A.对蒋介石宽容些

    B.改善国共双方的对立关系

    C.粉碎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

    D.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共同抗日

  • 14、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奖励耕战

    B.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依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 16、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 17、下图为《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秦、楚、韩、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赵、楚

    D.燕、齐、楚、秦

  • 18、有学者指出某人才选拔制度的好处是:国家通过考试选用有为的青年,不管其出身如何,只看其专研学问的结果,驱使他们奋进。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19、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戚继光抗倭

    D. 三元里人民抗英

  • 20、某同学参加班级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其中一题要求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找出不属于洋务军事工业的一项内容,他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局

    C. 福州船政局

    D. 轮船招商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法兰克王国的开国君主

    (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事件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

    (4)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颁布“解放”法令的皇帝

  • 22、观察如图两幅图片。

    (1)请在图一相应位置写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事件发生的地点

    (2)对比图一、图二,指出一战前后欧洲政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 2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

    (2)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是________

  • 25、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___________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

  • 26、1840年( )发动侵华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 27、【对外开放兴办特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被誉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______

  • 28、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________,创办于________年。

  • 29、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 30、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点在哪个城市?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3)哪一伟人和事能够让“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4)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5)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100年,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 3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使命?她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2)标志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是什么?它促成了当时哪一重大事件的胜利?

    (3)请你用中国近代一个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4)试举一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事例。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请你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农作物】

    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图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摘编于部编《中国历史》

    清朝前期,……在庄家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暮等……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大发展。

    ——部编《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玉米、甘薯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这些农作物有哪些共同优势?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材料二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前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2)根据材料写出文帝、景帝是怎样发展农业的?写出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措施。图中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宋代读语

    (3)材料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产生该变化的原因。(至少回答一点)

    【中国古代农业著作】

    材料四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4)分别写出图一、图二著作的作者。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

    【发展农业的思考】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