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下列各项中,前者与后者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了殖民掠夺
B.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C.《独立宣言》发表——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法国封建制度腐朽没落——法国大革命爆发
2、武则天即位称帝时,将国号由“唐”改为“周”,这表明改朝换代的工作完成。然而人们还是认为她是唐朝皇帝,这主要是因为
A.武则天改国号不得人心 B.武则天统治的时间很短
C.人们十分怀念唐朝 D.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3、二战期间,有国际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该宣言发表自(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4、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5、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以下关于中共一大,说法错误的是()
A. 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会议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C. 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6、杰出的艺术作品反映时代发展面貌,下列作者和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A.达·芬奇——《蒙娜丽莎》
B.但丁——《神曲》
C.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D.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7、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杨锐
8、在《汉谟拉比法典》中,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所有权的条款是( )
A.杀死奴隶无须偿命
B.可以买卖奴隶,可用奴隶来抵债
C.侵犯他人居处的人应该处死并掩埋
D.如果奴隶对主人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
9、辽、宋、夏、金时期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 )
A.始终和平相处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长期战乱不休
10、阿拉伯帝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对阿拉伯数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B. 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加以改进并传播
C. 阿拉伯人在创制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发明的
D. 古罗马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的
1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12、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占代人类活动遗存的实物资料,如工具、用品等。根据下列图片提示,找出其中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期的文物图片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3、下边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民族交融 B.古代宗教传播
C.古代商业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14、如果给“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A. 率领印度起义军抗击英军
B. 率领起义军打击西班牙军队
C. 参加庆祝纳米比亚独立的活动
D.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15、下表为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郡国级政区数量统计表,表中郡国级政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 时间 | 都国级政区数量(个) |
汉景帝 | 公元前144年 | 68 |
汉武帝 | 公元前106年 | 108 |
A.察举制的推行
B.休养生息的实施
C.盐铁专卖的实行
D.“推恩令”的实施
16、在欧洲殖民扩张的竞争过程中,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法国
17、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文中提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的精辟论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1921年7月 B.1922年7月 C.1923年6月 D.1924年1月
18、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 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造成上述政策出合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实施 B.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肯定 D.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19、下面两幅图从侧面反映出宋代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是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民族大交融
C.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
D.政权并立导致陆路不畅
20、1649年1月30日伦敦,临刑前的国王查理没有反抗,他将自己的长发拢进睡帽,对刽子手说,他要默祷,祈祷完毕,他会将两手伸出,就可以用斧了。这反映的事件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日本明治维新
2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____________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___________
22、春秋后期的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致在同一时期的古希腊,__________(人物)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23、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
24、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
25、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6、中国历史人文荟萃,群星璀璨。
(1)改堵为疏,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2)“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人称“史圣”,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的是 。
(3)为报先主知遇之恩,鞠躬尽瘁而后己的是 。
(4)东床坦腹养鹅自赏,《兰亭序》后世永流芳的是 。
27、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
(1)源自古巴比伦王国,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
(2)源自法国,宣告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原则的文献是___________。
(3)源自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的文献是___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帮助的国家。而___________采取敌视态度,纠集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干涉中国内政。
29、1900年,英、法、美、日、俄等八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____;元朝时,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__。
31、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主要讲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即中国现代史。我们可以把中国现代史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时期,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基本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
(2)全面建设时期,即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虽然出现了失误和挫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三大改造的完成,那么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文化大革命时期,即从1966年中共中央发表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经济、文化、民主与法制都遭到极大的破坏,主要社会特征是什么?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从1976年“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实行了怎样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抓阶级斗争还是抓经济建设?
(5)请你用两句话谈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2、法国大革命,请回答
(1)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2)它的经过请整理成历史年表(六件事例)
(3)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33、中国共产党已有96年的奋斗历程,她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并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请回答:
(1)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请列举一例中国共产党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并说明其影响。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哪里?
(3)中国共产党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作了多方面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34、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站,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站”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材料三为加强各地交通往来,秦朝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又派人开凿大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为了抵御匈奴,秦朝修筑长城,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3)材料三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_____改为_______②______改为_____
材料四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4)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