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季节,河边的桃树破天荒地开出了几朵粉红色的小花。
B.李亮总喜欢乱花钱,今天又向妈妈要钱,结果碰钉子了。
C.妈妈不同意小明买新球鞋,爸爸帮忙敲边鼓,妈妈最终答应了。
D.每次抗洪救灾,解放军总是打头阵。
2、选词填空。
勇猛 勇敢 勇气
①、小明是个( )的孩子。
②、小猫是那么( ),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③、我们要有( )承认自己的错误。
3、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自从买了一本《少儿百科全书》以后,弟弟整天___________,我们总能看到他读书的身影。
A.铁杵成针
B.程门立雪
C.手不释卷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B. 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C. 北极星像盏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D. 读书,使人聪明智慧,使人目光远大,使人心胸开间。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汲取(jí) 呵呵(hē) 照相(xiānɡ)
B.嗅到(xiù) 拯救(zhěnɡ) 嘶哑(sī)
C.庞大(pánɡ) 挓挲(shà) 无可奈何(nài)
6、下列选项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舀水(yǎo) 大坝(bèi) 名誉(yù) 攀登(pān)
B.剥削(bō) 倘若(tǎng) 窥伺(kuī) 崭新(zǎn)
C.徜徉(cháng) 韵味(yùn) 屏气(píng) 折花(zhé)
D.譬如(pì) 繁衍(yǎn) 开辟(pì) 叫嚣(xiāo)
7、下面不是蔬菜的一项是( )。
A.大米
B.韭菜
C.辣椒
D.芹菜
8、我能把词语写完整。
风( )浪( ) ( )天( )地
( )( )鼎沸 昂首( )( )
( )( )不安 山( )地( )
崇( )峻( ) ( )( )而去
屏息( )( )
9、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写的。
【2】把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_ 耘田:__________
【4】本诗前两句写出了夏收前后农村的繁忙景象和农民的辛苦。后两句中表现了儿童的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朦胧的雾灵山》,完成练习。
朦胧的雾灵山
在河北省兴隆县境内,巍巍耸立着京东第一峰——雾灵山。
雾灵山是一处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她以天然不饰的自然景观和其特有的世外野趣,给人以神秘和朦胧的美感。
雾灵山凝翠叠绿,是个绿色的世界。浅绿、深绿、墨绿,随山势的增高,一层层加重,一层层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树种之多。这里有油松、落叶松、云杉、山杨、椴(duàn)树、桦树……其中,云杉是珍贵的树种,材质非常好。
雾灵山还有许多珍禽异兽、名贵中药材。在这里,有人目睹过狍子和羚羊,也有人亲手采过人参和灵芝。
在雾灵山深处,还藏着许多溶洞。有的长满石笋、石柱,还有的如石碗、石棚。有的洞深不可测,真面目到现在还无人知晓。
雾灵山期待着人们去探索,她将把神秘、朦胧、质朴的美,无私地奉献给人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鲜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
深不可测: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宝贵——(_____) 贡献——(_____) 模糊——(_____)
【3】仔细阅读短文并填空。
(1)短文中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着“_________”这句话写的;第4自然段是围绕着“_______”这句话写的;第5自然段是围绕着“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2)作者描写雾灵山,抓住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她三种不同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雾灵山有珍禽异兽,短文中提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有珍贵的中药材,短文中写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
【4】雾灵山为什么被称为“世外桃源”?
_________________
11、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写出两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的漂亮,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具体地说。
【3】“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
12、阅读。
幼年苏东坡
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们也叫他苏东坡。汉族,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散文家 书画家 词人 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②幼年时,苏东坡在读书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兴趣。他家的后院里,种了几棵大树,经常有鸟儿在树枝间鸣叫。他母亲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因此之故,数年之后,鸟雀知道在庭园里不会受到(伤害 损害),就纷纷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有的鸟在庭园的树枝上做的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每天下学之后,东坡就回家往鸟巢里窥探,耐心( )等待鸟宝宝出世。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 )小鸟,一连数日到他家的庭园去,苏东坡对这只小鸟记( )特别清楚。
③东坡和堂兄妹等常在母亲身边玩耍。他和弟弟苏辙也常到村中去赶集,或是在菜园中掘土。一天,孩子们掘出来一块美丽的石板,既晶莹光泽,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他们敲击之下,还发出清脆的金属之声。他们想用做砚台,一定非常合适。因为砚台必须用一种有气孔的特别石头,要善于吸收潮气,并且善于保存潮气。纸笔墨砚被古人称为文房四宝,是文人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因为文人一天大半的生活都与之有(亲切 密切)关系。父亲给孩子的砚台,孩子必须精心(保留 保存),直到长大成人。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地”“得”。
【3】给①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苏东坡家的庭园里有许多鸟雀,主要是因为( )(填序号)。
A.庭园里的树很高,小孩子们捉不到鸟雀。
B.他母亲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
C.苏东坡和家中的使女都很喜欢鸟雀。
D.苏东坡和家中的使女对这些鸟雀不感兴趣。
【5】苏东坡的家乡是( )(填序号)。
A.广东惠州
B.黄州赤壁
C.四川眉山
D.浙江杭州
【6】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填序号)。
A.笔
B.墨
C.书
D.砚
【7】选作砚台的石头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相关的句子。
【8】苏东坡本名_____________,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诗作《______________》,在这一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
13、课外阅读。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划上线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
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 一 ( 张 )嘴
一 ( ) 帽子 一 ( ) 石像 一 ( ) 眼睛 一 ( ) 海岛
一 ( ) 花纹 一 ( ) 礁石 一 ( ) 石墙 一 ( ) 火山
【4】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石像几个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慧生救旱盗仙水
①很久很久以前,云南的大理突然大旱,人们无法生活,只得四处流浪。
②有一个名叫慧生的小伙子,想去找水,消除早灾。可是,他走遍了十九峰,历尽千辛万苦,也没找到一滴水。他仍不死心,继续找啊找。
③一天,慧生遇到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告诉他:“如想找水,只有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慧生看看天,问:“可是怎么才能上天呢?”白胡子老人不答话,只脱下一件破衣,扔在地上,一晃眼就不见了。慧生正在疑惑,忽然一阵寒风袭来,他全身冷得发抖,忙拾起老人的破衣披在身上。说也奇怪,慧生穿上破衣,全身又热得受不住。他发现破衣口袋里还有一把破羽扇,便取出打开,猛扇起来。忽然,他像长上翅膀的鸟一样,径自向天上飞去。
④不一会儿,慧生来到南天门。可那些天兵天将没有阻拦他,好像没有看见他。原来,那件破衣是件能隐身的宝衣。
⑤慧生好生喜欢,直往王母娘娘的瑶池奔去,找到了王母娘娘的仙水瓶,慧生打开瓶盖,往凡间倒去。小小的瓶子不知装着多少水,总是倒不完,一直倒了十四天,雨水汇成了洱海,并永世不竭。
⑥王母娘娘知道了慧生盗仙水的事,命天兵天将把他囚禁起来,罚他永远坐牢。
⑦大理的百姓们靠着洱海水又过上了五谷丰登的好日子,大家为了纪念慧生的功绩,就把他奉为保护神。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慧生在找水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请大胆地想象一下,慧生都经历了怎样的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胡子老人给慧生的破衣的奇特之处不包括( )
A.能发热 B.口袋里的羽扇能助人飞上天
C.能长出翅膀 D.能隐身
【4】关于这个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胡子老人可能是一位被慧生的精神所感动的神仙。
B.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C.大理的百姓奉慧生为保护神的原因是慧生为他们开凿了洱海。
【5】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故事中的慧生,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地 ( )的色彩
( )的照片 ( )的地球
16、修改病句。
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_______________
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
3.河水倒映在里,显得更白了。
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诗人苏轼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尽快地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同学们,这个学期你一定学到了一些新的技能,增长了很多本领吧!请选择一项你最引以为豪的写下来,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或体会。要求语句通顺,叙述完整,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