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侧是1928年红军战士用土制画笔,蘸上锅底灰调制的颜料绘制的壁画。作品反映了(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和飞机能够试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
A.内燃机的创制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蒸汽机的不断改进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看如图,它是古埃及的,它是古埃及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
A.金字塔
B.阿龙神庙
C.卡尔纳克神庙
D.泰姬陵
4、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因 | 果 |
A | 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 | 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
B |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C | 法兰克王国改革 | 加速了欧洲封建国家的分裂 |
D |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 | 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
A.A B.B C.C D.D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面“新航路开辟路线”图,航海家达伽马的航海路线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图这则新闻最有可能发表于( )
A.“双十协定”签署后
B.蒋介石发动内战前
C.国共第二次合作前
D.党中央转战陕北后
7、它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它在如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A.A
B.B
C.C
D.D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这表明当时
A.全党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B.“左”倾错误思想束缚了国家发展
C.国家已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D.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已深入贯彻
9、“丞相”曾是我国古代一个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官职。丞相制度被废除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0、“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张作霖开始盘踞东北 B.张学良东北易帜 C.甲午战争 D.九一八事变
11、“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反革命集团大肆迫害干部、群众,在全国制造混乱,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事件是
A.“九一三事件” B.“一月风暴”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四五运动”
12、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蒋介石 D. 邓小平
13、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是
A.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 达·芬奇——《向日葵》
C. 达尔文——《物种起源》
D.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4、“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句话中反应的事件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约略时光到卯初,劈柴生火费工夫。老妻被面披貂褂,丑婢墙头取数珠。马走如牛车似碾,主人似鼠仆如猪。蓦然溜到军机处,悄问中堂到也无?”这首诗中“军机处”设立于( )
A. 顺治时期 B. 康熙时期 C. 雍正时期 D. 乾隆时
16、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民兵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7、下图是东晋~ 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出现巨大变化。这与当时推行、实施哪一制度有着密切相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18、公元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这一年应处于( )
A. 公元12世纪前期 B. 公元12世纪后期
C. 公元13世纪前期 D. 公元13世纪后期
19、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D.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20、梁启超先生曾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是
A. 错综复杂 B. 杂居交汇
C. 多元一体 D. 扩张征服
21、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战国思想家是________。
(2)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________。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
(4)她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________。
22、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l 300多名举人发起的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3、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结合下列名言名句写出对应的名人。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或轻于鸿毛。”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____。
24、秦朝定都(_____);西汉定都(_____)。
25、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6、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返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____
27、大化改新时间:从______年开始。
28、西行天竺,游学那烂陀寺的高僧是________。
29、西晋建立:公元266年,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____,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30、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五四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请简要叙述三大历史性事件?为什么说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三大里程碑?
(2)雷锋、袁隆平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准备怎样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32、简答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33、近代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战争中,哪次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2)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3)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你有何想法?
34、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 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 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 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远航的目的、最远到达的地方。
材料二:下图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及诗句写出图中人物抗击侵略的主要史实。
材料三:(清朝)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